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为止,人类在话语分析方面,基本都处于语言本身的研究层面,对语言结构与系统的研究比较匮乏,这使得话语分析研究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而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话语多模态理论被提出,这为解决话语分析研究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以英语多模态理论为内容,对其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近年来语篇分析的热点。对“山西8分钟”英文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宣传片中的图像、文字和声音所表达意义来阐述宣传片中多种模态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构建起英语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框架,旨在提升英语宣传片的制作质量,助力英语宣传片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促进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输出。  相似文献   

3.
以英国首相2017—2019年对华新春贺词的演讲视频为语料,采用张德禄“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ELAN5.2软件对所选预料进行切分转写,对特蕾莎·梅的新春贺词演讲视频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需要以不同阶段的交际目的,选择不同的模态组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递进发展。要想实现演讲者话语的完整意义所体现出来各模态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或者强化。  相似文献   

4.
数字教材是教育信息化革命的产物,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多媒体数字教材《人文英语》为语料,运用社会符号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围绕多模态语篇作者的符号实践、外语教学语境中的社会实践两个维度,从概念意义建构、人际意义建构、模态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并提出研究对我国EFL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在广告英语中,映像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音系、排版、字体等多模态手段中,是人们有意识使用的一种手段。搜集大量21世纪以来的品牌广告语料,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广告中映像象似原则及其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映像象似性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恰当运用,并证明认知语言学的相似性与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新领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跨文化叙事转换、跨文化模态转换、跨文化多模态语篇设计、语篇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等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过程,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基础和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理论,以《武陵魂.梯玛神歌》演播为例,就如何运用其提升演播效果,实现自然景观与土家民族文化样态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该模式在再现与传承弘扬土家民族文化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湖北全球推介会宣传片》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对其解说词翻译进行分析,研究译者如何借助宣传片里的各种模态优化翻译效果。研究发现,译者充分考虑了视觉、听觉等符号对译文的影响,尽可能走近目的语读者,努力使译文匹配电影镜头,通过多模态话语的共同作用,优化宣传片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模态隐喻及其特征,选取动态化妆品广告作为语料,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多模态隐喻,旨在揭示动态化妆品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特点以及其容易引人注意,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的原因,同时也为人们更加深入确切地解读动态化妆品广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的宣传海报包括图像、颜色和文字等多种社会符号,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在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基础上,对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在宣传海报这类多模态语篇中,图像、色彩、文字等各种模态可以协同作用建构图像意义,帮助设计者科学地选择各种模态,准确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吸引观众视线,给予观众视觉享受,加深观众对海报的认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为一些英语动词短语的基本含义和语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识领域和分析途径。这对于很多英语学习和研究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义研究思路和思维拓展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阐释了英语小品词back的认知语义特征(其中包括空间概念意义及隐喻概念意义),以及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小品词back对其所在的短语动词的意义具有两种趋向性影响效应,即向后和返回趋向效应。语料数据收集调查也显示这两种趋向性影响绝大部分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穆斯林的葬礼》汉英平行语料库与BNC小说库,综合运用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模式,对《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的范化特征进行综合考察后发现:英译本与BNC小说库进行语内对比时,在罕用词、名词化词缀、被动句式、关系从句和连接词等特征的运用上都呈现出比目的语原创文本更加标准而规范的倾向,体现范化特征;英译本与源语文本进行语际对比时,在处理原文中超量使用的感叹号时采取了规范化的处理,同时通过大量省译的方式以便更适合目的语的规范,也体现了范化特征。《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明显的范化特征出于三方面的需要:减少意识形态和宗教冲突、提高目的语读者阅读体验、实现国家机构外宣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江苏“随园菜”与北京“谭家菜”、山东“孔府菜”并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其中的“随园菜”得名于江苏历史名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袁枚的饮食文化著作《随园食单》。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随园食单》中菜品名称的音节数目、组成结构、命名特点等,以挖掘江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氏尚白斋所刻《考槃余事》四卷,署名明代文学家屠隆,后世学者多认同为屠氏著作而加以引证研究,然书中条目所论对象大多已经重见于前人之作。诸多证据表明,该书作者并非屠隆:其一,是书广泛截取旧作,巧加连缀,造为新编,乃有意作伪;其二,《考槃余事》行文风格与屠隆之文绝然不类;其三,屠隆缺少收藏赏鉴之条件与趣尚。藉此,可判定《考槃余事》应是伪托无疑,后之研究屠隆作品艺术以及思想观念,当谨言慎行而不可笃定为权威凭据。  相似文献   

15.
阿来的边地少数民族作品《尘埃落定》向读者展现了解放前川西地区藏族人民独有的社会生活文化,经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后在国外受许多读者的追捧与好评。生态翻译学强调“适者生存”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小说所展现的生态意识不谋而合。采用定性研究,通过生态翻译学主张的三维转换理论研究葛浩文对《尘埃落定》的翻译,探索英译本的成功因素。研究发现,葛浩文在翻译《尘埃落定》时选择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流畅且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也让目标语读者在其翻译中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后其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论语》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论语》译本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苏格兰汉学家理雅各在1893年翻译出版的《中国经典》中第一卷的《论语》,另一个争议大但有影响力的是中国清末民初辜鸿铭的《论语》的英译本。应用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研究两者在文化词语上不同的策略选择,以揭示中国古代文献的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外来人名的汉译国内虽有《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可以参考,但对既定文本中出现的不少人名却依然无能为力。在讨论人名翻译的对等原则和罗曼语系人名汉译的特点基础上,以《公共外交》中繁杂的外来人名汉译为例,提出网络检索、官网核查、邮件交流三种策略来解决文本中生僻人名的翻译问题,认为译者在汉译外来人名时,必须要在参考权威辞典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多方求证,力图做到人名汉译的对等与可信,以期为新时代的外译汉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相近说”更多强调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在“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的相近之处,而忽视了马克思批判魁奈而形成的理论观点;“超越说”更多强调两位学者在学术立场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差异。两种观点都没有全面反映《资本论》和《经济表》在资本循环理论上的异同。文章分别从“主要观点”和“方法论”层面对两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展开比较后发现,《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呈现出“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学术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后发现,之所以在方法论相异的情况下《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仍然存在诸多相近之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问题时都经历“经济关系”分析的环节。然而,由于马克思和魁奈对“劳动一般”和“自然秩序”的理解不同,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存在根本性差异。虽然多次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表示认同,马克思也意识到其自身理论观点与《经济表》存在不同,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9.
武侠小说是华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庸的作品因其历史性、文学性、故事性成为了武侠小说中的经典,而译介武侠小说是向海外读者推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以青年译者郝玉青翻译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叙事学翻译理论,从视角建构和标示式建构两方面对译作展开研究,指出译作与原作在叙事视角、人物姓名、章节名、文本素材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对译文读者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系”是转型社会中企业获取资源、实现发展的重要纽带,基于“关系”而形成的企业关系导向战略对中小企业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基于比较文化的视角,从“关系”的产生条件、文化根基、特殊属性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关系”的本质,并重新定义了“关系”,进一步探索了“关系”运用于企业战略层面的关系导向战略的形成,并深入分析关系导向对中小企业绩效提升、资源获取、信任构建、机会主义防范、开放式创新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