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作》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而传统程式化写作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在教学改革中,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写作心理的内在机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文章试图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品质,现场表演文学创作,"讲"、"写"结合,开展社会调研以及开放多元的作业批改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通过一些关键性资料的把握,以"乱"为切入点,探讨《关雎》的内在之旨。通过对"乱"的解析、对"乱"在理解《关雎》中的地位,提出一种现代性的解释。一方面文章以早期文论为主要依据,发现"乱"为《关雎》是"四始"之首的原因;另一方面,文章又从"乱"在解析《关雎》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要从一种高度来理解《关雎》。对《关雎》的现代性解读:即《关雎》的现代性在于它的艺术美与民族语境。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感知和语言表达陌生化。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陌生化特色。《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文章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其在语言组合和意义表达层面的陌生化,研究《边城》中语言作用于视觉、声音和情感所造成的阅读的难度和时延性,以此探究沈从文"陌生化"写作所带来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李达的"两论""解说"则是得到毛泽东本人赞赏的重要著作。毛泽东对"解说"的修改和李达的再修改反映了他们之间平等切磋学术的科学态度。李达的"两论""解说"既是"我注六经",也是"六经注我",不仅详尽地逐段解说了"两论",而且发挥了"两论"的若干重要观点,为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在新中国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一般要经过四个环节:积、想、写、改。其中改是提高。自改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自己文章的基础上,及时修改文中的错别字及病句,对照题目围绕训练重点边读边想,修改文章,使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合理谋篇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改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之中,要写成一篇好文章,从“打腹稿”起直到最终完成都带有修改的意思在里边,“文章不厌百回改”,也是写好作文的传统经验。不少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改出来的。所以,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语句.高年级学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人交换修改……”  相似文献   

6.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在"三百千"中,唯独《百家姓》的写作时间和著者不明。本文在宋朝王明清、明朝李诩、清朝王相等人详考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考证、推理,指出:《百家姓》的编著者,似是"老儒"钱俨;《百家姓》的编著时间,似是开宝四年(971)至太平兴国二年(977)之间。  相似文献   

7.
刘鹏 《成才与就业》2013,(24):59-59
中小学的"语文",过去又称"国语"或"国文"。顾名思义,语文是一个人应该学习与掌握的基本知识类别,"国"字更表明此乃一国之公民精神、人品素质、人才能力的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中略有"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一场场轩然大波的原因所在。近日,《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编写的《一个人的教材》完成最后一稿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叙写了相当多的梦象,颇值得探究。这些梦象凸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天"、"地、"、"人"之间神秘关系的重视,其与客观现实时而紧密结合,体现出对天命神圣的崇敬;时而严重背离,体现出对"德"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唐山风 《中华魂》2012,(17):24-25
国内的很多知名企业,都开始重视员工的幸福感。捷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徒伟中说:"生产力不是逼出来的,只能从员工心中生发出来。他们开心,生产力才会提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说:"幸福感也是生产力,是企业拥有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软实力。"(5月11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最近搞了一份调查,发现80%的劳务工都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满意,只有20%的人感到很幸福。其中一个年轻的农民工说,  相似文献   

10.
《集韵》《类篇》中收有一些"一曰"义,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假借、引申、通假是"一曰"义的最重要来源。《集韵》《类篇》中的"一曰"义反映出宋代人已经意识到语义的系统性,用"一曰"的形式区分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和假借义等。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第四学段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两论》研究中的若干史实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的讲课时间与写作时间是不同的,《实践论》的讲演时间可能在1937年7月初,写作整理完稿时间则在7月,而《矛盾论》的讲演应在“七·七事变”之前,文稿写作整理的完稿时间则在1937年8月7日;《两论》初稿是根据讲课记录稿和讲课提纲整理而成的;解放前,《两论》未有修改痕迹;3本前苏联教科书则是毛当年的主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在批评家们渐失正义之心的当下,重申柏拉图的意义不言自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对"模仿"的专注探讨,以一种悖论式的"反智"立场,深度解构了写作中的"非正义"姿态。由此,我们有必要回应柏拉图的正义诉求,在批评界呼唤某种"批评正义"的建构。这里的正义,指代的是批评写作中理应持有的理性态度与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曾以《异秉》为题写过两篇小说,第二篇《异秉》并非是对第一篇的修改或完善,而是彻底重写。文章对不同时期的《异秉》的两个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在内容、叙事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后期写作的《异秉》艺术成就相对较高,这与汪曾祺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以及其文学写作经验的逐渐丰富有着极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作者、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发现其文学价值。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逸孟子》中的文段与《孟子》一书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逸孟子》的文本进行概述,并肯定了《孟母传》一章的文学价值。通过对《逸孟子》与《孟子外书》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逸孟子》在孟子逸文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字润之(一作润芝),早年他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常缀作笔名,如《湘江评论》上的多篇文章就以"泽东"为笔名。"二十八画生"(因繁体"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1915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征友启事》首先署用,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互酬诗作及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皆署此名。  相似文献   

17.
季余 《中华魂》2010,(1):27-27
最近在《作家文摘》上看到长平先生一篇题为《白毛女嫁黄世仁的禁忌》的文章。文章写得虽然曲曲折折,很不明快,但仔细一琢磨,意思还是清楚的。即是说,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一种"禁忌",这种"禁忌"应该打破。就是说,白毛女可以而且应该嫁给黄世仁。如果这是长平先生个人私下的看法,那是他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在认定《文心雕龙》的性质为何,也即《文心雕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方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传统说法,该说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关于“文学”的书,是一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专著。这一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近些年来也有少部分人对此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该书所论并不局限于文学作品,其中不少篇幅谈的是学术文章与应用文的写作,故而提出另一种说法:《文心雕龙》是一部讨论文章学理论的著作。对后者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在刘勰所处的时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对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所谓的文学作品和一般应用性文章的分野…  相似文献   

19.
尹洙的《五代春秋》是宋代史学模仿《春秋》书法的代表。一方面,《五代春秋》在书法形式上效仿《春秋》义例,主要包括以王纪年、一字寓褒贬、常事不书、讳书和书义理之实五种;另一方面,《五代春秋》在思想上继承了《春秋》大义,主要包括"正名"、"正统"、"尊王"和"攘夷"四点。  相似文献   

20.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