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就含有一个内部级的多导数RK-—方法提出了B—稳定性和局部代数稳定性概念并讨论了这两类稳定性间的关多,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准则。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宇航精密仪表及零件用LY12铝合金的尺寸稳定性,分析了影响尺寸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尺寸稳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线性Volterra积分微分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中最为感兴趣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建立了简洁、实用的指数稳定性充分准則。  相似文献   

4.
应用Grillakis提出的轨道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广义组合KDV方程ut aupux bu2pux δuxxx=0(a,b,δ,p=C,p>0)的轨道稳定性.利用轨道稳定性理论和谱分析得到了一类特殊形式孤波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导弹试验车的稳定性设计为例,考虑悬架变形和质心偏移的影响,利用车辆在平路转弯和横坡直线行驶两种工况下的侧翻临界状态力学模型,建立了车辆稳定性精确计算方法,对车辆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并对发射车纵向稳定性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6.
运用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对车辆进行主动前轮转角控制,针对车辆稳定性设计了LQR控制器,采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在双移线工况下验证了控制器的可行性。通过大量仿真与系统分析,得到LQR参数与车辆稳定性的定性关系。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同时考虑车辆稳定性与操纵灵活性的协同控制器,采用同样的仿真方法,验证了协同控制器的优越性。结果表明,LQR控制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LQR控制器参数与车辆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协同控制器在LQR控制器的基础上可以起到折衷车辆稳定性与操纵灵活性的作用,为车辆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具有常数移民的SEIR流行病模型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借助于基于时间平均性质的全局稳定性判定的新方法,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条件,改进了以往文献中关于全局稳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参数变易法和不等式的技巧来研究非线性无界时滞控制系统的绝对稳定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获得了简洁、实用的稳定性的充分准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扰动Liapunov泛函的概念,借助于这种泛函研究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得到了渐近性,渐近稳定性和一致渐近稳定性的简便且广泛的判别定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动力系统的线性稳定性分析理论,讨论了有心力场中质点轨道的稳定性问题.对于形式为f=-K~2r~n的引力场,得到稳定性条件为n>-3.  相似文献   

11.
对如何建立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CCHP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首先构建设计框架,再将指标整理并按属性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最后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据此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固定指标体系和灵活性指标框组成,可用于不同场合的CCHP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经济制度就是内在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激励水平和交易成本的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这个规则体系的变化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有两个:经济制度都存在内在缺陷、由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收益流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可分为资本集中化制度变迁与资本分散化制度变迁两个阶段。资本集中化制度变迁后,经济活动以非物质激励为主,交易成本表现为计划成本。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当这种激励资源耗竭时、当计划失灵时,这种制度就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导致资本分散化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3.
清末币制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在银贵钱贱、币制混乱的情况下,清政府逐渐创立起一种新的币制,即银元制度。这实质上是中国在币制上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的“什伍”之制上承秦、汉。作为封建政权基层管理的最末梢组织和对民众实行连保、连坐的法律控制方式,由于当时的动乱背景,“什伍”之制为当时的许多封建政权所实行。本文在分析此时“什伍”之制尤其是“什伍连坐”的种种表现后认为,此时作为封建政权控制乡村社会重要手段的“什伍连坐”不仅有沿袭,而且也有修正,同时也有顺应当时乡民聚居形态变化的一面。这种和户籍管理紧紧相扣的制度是我们认识封建政权控制乡村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端于清末法制改革中筹备设立行政诉讼审判机构的过程。通过制定《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和拟定设立行政审判院,清政府遵循了一条以主要参照日本等大陆法系二元司法体制为模式,以制定行政诉讼审判机构组织法为着手点的制度创设路径。尽管这些尝试终因清朝灭亡而未能实现,却对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58年的"大跃进"催生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建立伊始,就普遍推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但实施不久便因面临困难而进行调整,并在曲折坚持中走向终结。这一分配制度的形成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和对经济形势估计盲目乐观的结果。它的实施不仅未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在传统国家体制向近代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就联邦制是否适合中国曾引发了一场颇有影响的争论。当时大多数报刊杂志纷纷撰文支持联邦论。而梁启超主编的《大中华杂志》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联邦制不利于国家统一,不适合中国国情,民选省长也是弊大于利;同时,它也反对“废省集权”的主张,主张实行一种既非联邦制,亦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官当制度经历一个逐步成型、发展成熟、突然消失的过程。它是古代官僚等级特权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唐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立法追求理想的制度之美,官当制度日益定型;宋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立法执法追求宽和,官当制度发展成熟;南宋时期,法律规范的修订已经透露出统治者对官当制度的不满;元朝以后,官当制度突然消失,但以官抵罪的情况仍盛行不衰。官当制度的发展演变,是以优待士大夫为前提、逐步加重惩治犯罪官员的过程,它使官员能够利用职务抵消法律惩罚,造成官员与平民、官员与官员之间不平等。官当制度走向终结,使周密细致的法律被摒弃,扩大统治者任意执法的空间,这是古代法律制度的倒退,也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强化过程中符合逻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合同法》制定之时有意识地引入英美预期违约制度,但引入之后其便与履行抗辩权制度纠缠不清,引发法律解释适用之难题。大陆法系的拒绝履行制度和履行抗辩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相对应,二者之间存在着实质的一致,因而完全可以将现行相关规定纳入大陆法系相应制度之中。鉴于我国系大陆法系的法律模式,宜将《合同法》第108条、94条第2款定位于大陆法系的拒绝履行制度,使其与第68、69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一起,共同应对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所欲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虑了一类二维平面上的间断动力系统的周期性。由于迭代函数的不连续性,这给我们考虑其动力学性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幸的是我们采用符号动力系统的相关理论,能简化我们的运算与讨论,得到的主要结果是该系统的周期点个数的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