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子 《社区》2010,(15):52-54
不听话表现:丕断要新甄县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吗?他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电话,他抢过话筒就叫:给我买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断地说要买。专家解密: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欲,喜欢新鲜的东西,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种“新”的玩法,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这与父母购置玩具的特性也有关,如漂亮的玩具汽车只能开来开去玩,孩子玩两天就厌了;  相似文献   

2.
杨伸义 《老友》2013,(11):41-41
和老伴是在1959年6月18日结婚的。当时我由于担任了一个重要水利工程的部分设计和全部施r仟务,因此总是早出晚归,顾不了家。这样我俩结婚后,老伴就要支撑这个家。到后来几个孩子相继出生,家务就更重了。她在坐月子时,还要起床做家务,照料孩子。尽管这样,她没有一句怨言。怕我工作累,她还百般照顾我,支持我干工作。  相似文献   

3.
二姐哭哭啼啼地跑回娘家向母亲诉苦,要和二姐夫离婚。她说二姐夫工作不上进,爱乱花钱,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种种罪状听得我替二姐不值:这世上那么多的好男人,怎么偏偏她就遇上一个不好的呢?于是我也忿忿地说:“和他离!以二姐你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比他更好的!”  相似文献   

4.
洋葱里的爱     
兰心 《社区》2014,(29):27-27
小时候,他第一次学做家务,帮妈妈剥洋葱,一边剥,一边就流眼泪。妈妈看见了,教他把洋葱放在水里剥。果然就不流泪了,从此他记住了:洋葱是要放在水里剥的。  相似文献   

5.
张冬梅 《社区》2014,(28):56-56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做了好事,有的家长会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做得很棒,真是个善良无私的好孩子l”而有的家长,则会表现出对孩子的不理解,甚至呵斥孩子:“放着正事不做,操那个闲心干吗?”在这里,两类家长的不同态度,其实是家长贴在孩子心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标签”,而这两种不同的“标签”,自然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来。  相似文献   

6.
谈恋爱时,他和她还贫寒。她去做家教,他不放心,去找她。路上,他买了一盒冰淇淋,是她喜欢的口味。可是,如何把冰淇淋送给她呢?他只知道她做家教的大致位置,不知具体在哪家,也没有别的联系方式,怎么才能找到她?  相似文献   

7.
玩具总动员     
勤有功,戏无益.这话一锤子给玩具定了性. 虽然如此,可哪个孩子不爱玩具?玩具是孩子的教科书,在很多人发黄的记忆中,仍有那些亮闪闪的影子——自己削的竹蜻蜓,自己扎的风筝,木棍加皮筋做的枪,老爸亲手做的木马……在娱乐还不丰富的童年,每一个玩具都很珍贵. 如今当然不一样,且不说超市里顶天立地的玩具货架,且不说小店里满坑满谷的玩具,哪个男孩没有十辆八辆汽车?哪个女孩没有三个五个洋娃娃?目光长远的家长买启蒙玩具,手头阔绰的家长买点读机和平板电脑.不再是一个玩具大家抢,而是大批玩具排着队等你挑呢.  相似文献   

8.
香港:殖民文化悄然退去香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书店。他问:有关于邓小平的书吗?售书人回答:有,但不知道你要哪一种?孩子说:就要有电视系列片《邓小平》解说词的那种。我循声走过去,问这孩子:你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书?孩子说:邓小平的逝世引起很...  相似文献   

9.
李华民 《社区》2010,(24):16-17
如果不得不和孩子分开居住,或许还要很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那么当您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试图去讨孩子欢心的时候,不妨总结一下,您送的礼物孩子喜欢吗?送礼物能让孩子直观地感到您在关心他。有时候,一件合意的小礼物能让孩子铭记一生。  相似文献   

10.
王瑞红 《21世纪》2010,(4):62-62
一年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所在的公司大幅裁员,而我也不幸在所裁人员之列。被裁下来后,我在人才市场耗了几个月,没有找到一家适合我的公司。见我一次次去面试,一次次败北,老公说我有写稿特长,不如呆在家里做自由撰稿人,一边写稿一边打理家务,这样既可以赚钱,也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去遭受上班之苦,还可以省去他的后顾之忧,帮他稳定大后方,让他专心在职场打拼,反正他的那份收入也足以支撑全家的生活。见老公说的在理,我就打消了再找工作的念头,一心一意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相似文献   

11.
妞妞 《可乐》2011,(1):18-19
有两个字,还不曾认得,就感受过。 小时候,在院子里为争秋千和同龄孩子打架。因为比对方高壮,轻易就把他按到地上打哭了。他爬起来,一边哭着朝家中跑,一边说,你等着,等我让我哥来打扁你。  相似文献   

12.
方平 《老友》2011,(1):32-32
张某和李某都是公司职员,张某的父母早逝,李某是独生女。张、李二人婚后所生的孩子一直放在李某的娘家抚养,直到孩子上中学才接回和张、李二人同住。之后,李某的父亲因病去世,张、李二人将李母接到了自己家。共同生活。平时张、李二人上班,李母在家看家、做家务。十几年来,相安无事。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美国《芝加哥快报》的编辑总监道格拉斯先生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来中国做教育援助自愿者,他说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他与妻子芭芭拉在女儿琼妮4岁时离婚了,孩子由他抚养。琼妮5岁时,一天她把幼稚园里的拼图游戏板偷偷带回家。道格拉斯发现孩子撒谎后,就让她把玩具送回到幼稚园,并当面向老师道歉。回家后,让她选择惩罚内容:一是一个星期内不能吃冰淇凌;二是取消周日下午在中央公园的滑草游戏和野餐;三是在屁股上狠揍两巴掌。  相似文献   

14.
有两个字,还不曾认得,就已经感受过。 那时还是个4岁的小男孩,在院里为争秋千和同龄的孩子打架。因为比对方高壮,很轻易把他按到地上打哭了。等他爬起来,一边哭着朝家中跑一边说,你等着,等我让我哥来打扁你。  相似文献   

15.
阳光 《今日南国》2009,(4):59-59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来跟我告别,说为了给男友庆祝生日,你要提前赶回学校去,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是回了一句.,你从来不记得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呢,你便生了气,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的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地抱怨?况且,亲情怎能拿来与爱情相比呢?  相似文献   

16.
师立梅 《社区》2012,(27):63-63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话一点没错。几个女人待在一起,话题往往唠着唠着就到了老公身上。 袁姐的老公脾气好又会体贴人,是单位里公认的模范丈夫,任谁看来那都是令人无比羡慕的一家子。袁姐说:“你们都说脾气好,没在一起过日子怎么知道脾气好呀2那次我开会,临走之前告诉他中午给孩子做什么饭,谁知他一个面包就把孩子的午饭给打发了。你说哪有这样当爸爸的?”  相似文献   

17.
郝安 《百姓生活》2014,(7):18-18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听到这样的牢骚:要接送孩子上学,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要洗衣做饭,要收拾家务,要忙工作,累得要死,什么时候才能过几天轻松幸福的生活啊?  相似文献   

18.
他在位于包头的内蒙古话剧团担任演员,他的妻子是呼和浩特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 因为夫妻两地分居,妻子肩上背负着上班、干家务、带孩子三座大山。他每次从包头赶回呼和浩特的家,看见妻子左手抱着弦子,右手拿着锅铲炒菜,嘴里还哼着哄孩子的歌谣,  相似文献   

19.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20.
理政 《人生与伴侣》2008,(11):55-57
天下鞋王不服输。少年时代与众不同初显端倪张正辉出生在醴陵市一个贫寒的普通人家。他的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刚生下他的时候,看着这个又瘦又小的小不点,家里人还担心会带不活。没想到,他从小跟着会几手拳脚的父亲锻炼,身体比其他人都要好。7岁的时候,懂事的他就帮着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张正辉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