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元好问诗学体系初探辛刚国元好问最负盛名的诗学代表作当推其《论诗三十首》。然而,这组论诗诗毕竟是他28岁时所作,还不足以显示其整体的诗学风貌。在此后近四十年的岁月里,元好问还有大量的论诗诗文问世,本文拟在其《论诗三十首》的基础上,结合其诗作、书信、序跋...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木秉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点与得失,还从整体上表明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一种唐诗发展史的意义。这些对唐代诗歌的评价,充分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独到眼光,以及博识、智慧的评价风格。  相似文献   

4.
忧患造就诗人─—论元好问诗歌创作高峰在河南陈书龙元好问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鲜卑族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文学创作涉足诗、词、文、散曲和小说各个领域,以诗的成就为最高。元好问的诗作.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而深刻...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金、元之际的重要文艺理论,很有研究价值。但元好问的文艺思想,并非全是个人独创,而是和师友的教育影响分不开的。例如下面这一首: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诗中前二句,是秦观(少游)作的,《山石》是韩愈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元好问称赞韩愈的《山石》而对秦观不满。这一观点,出于元好问的老师王中立。元好问在《中州集》卷九的《王中立传》裡,说过下面一段话: 余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 蔷薇卧晓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校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 工夫,何至学妇人。”  相似文献   

6.
元好问碑铭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无论是结构布局、描摹人物,还是记叙事件都有突出造诣。其结构布局严谨而又多姿,元好问既遵循传统笔法,又能打破常规、依人据事而灵活调整达到最佳效果。描摹人物上,元好问采用人物对话、互见和品评议论的方式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记叙事件上,元好问以其平实的叙事态度间杂以传奇的叙事手法、高明的选材方法把碑铭文写得真实具体、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7.
<正> 金元之际我国北方最杰出的诗人元好问,曾经在南阳度过了六个年头,给我们留下了诗词近百首。这是他生活和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三月,蒙古军屠忻县城,死者十余万,元好问的哥哥元好古也被杀害。元好问和母亲一起流亡到河南福昌三乡镇(今河南宜阳三乡镇)。宣宗兴定二年(1218),元好问从三乡移家登封,并在昆阳(今河南叶县)置买了庄田。他在这里前后住了9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由当时文坛名流赵秉文、雷希颜等推荐,应试宏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一生至少写了近百篇碑志文字,其中有90篇保存着铭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量。尤其是这些铭诗的写作突破了碑志文字尚实和尚简的局限,感情真挚,笔法灵活,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记人均各得其宜,且各体兼备,填补了他诗歌创作体裁样式方面的空白。本文即从碑志文字的源流发展中,论述了元好问碑志铭诗的文学成就,弥补了元好问诗歌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 由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姚奠中教授主持的《元好问全集》搜集整理工作于去年完成,在纪念元好问诞辰八百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字裕之,号遗山。是我国金元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也是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金元以来,历代评论家对元好问都有很高评价。有的全面评论,有的分体作评。前者有郝经所写“墓志”、《金史·文苑》本传,徐世隆所作“集序”,《四库全书·遗  相似文献   

10.
金代鲜卑族诗人元好问,生活在金元之际,他的诗歌深沉悲壮,深刻反映了那个“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箕山》)的历史年代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在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下我国各族人民的苦难生活;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总结的。元好问有一首诗很少有人论及,近代各家文学史著作在评介元好问作品时也未予以注意。其实这首诗无论就其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还是就其艺术形象的独创性来讲,都是颇为少见的。这便是《蟾池》诗: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诗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好问(1190—1275),金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他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杰出的一位大诗人。在文学批评方面,当时南方有严羽,是以佛学论诗出名的诗论家,著有《沧浪诗话》;在北方有元好问,主要是以儒学论诗的杰出诗论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论诗》三十首。  相似文献   

13.
绝句发源于金代,现存两首作品: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和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王诗约写于泰和五年(1205),评论元好问成名作《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是16岁的新人元好问的新作催生了词学批评的新样式;元诗写作时间不详,表现出对山谷艳词的理解和宽容。论词绝句的兴起,与金末词学创作和讨论、论诗绝句写作活跃相关。王、元之后,长期无人继写论词绝句。造成论词绝句写作的中断,实与元代诗学、词学衰落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早进行散曲创作的作家之一,又首开元散曲自度曲以及隐逸情调的风气。元散曲这一新兴诗体,在他的手中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完成了由词向曲的演化而基本定型;元散曲叹世归隐主旋律的形成,也深受他的影响。元好问对元散曲以及整个元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先导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是元好问诗歌研究史上重要的一家,对元好问诗歌的评论涉及诸多方面。他阐述元好问诗歌与陈与义的诗学渊源,发前人所未发;分析元好问论诗绝句精辟而深刻;并从学术史角度勾勒出元好问诗歌的接受轨迹,为元好问诗歌研究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的元好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好问的诗、词、文及文学理论等,都代表了金元文学的最高成就,为研究者所注目。20世纪以来,元好问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研究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二、50至70年代;三、80年代至今。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美学思想简论邹吉忠一、生平、著述及思想特征元好问是金元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史学家。就美学思想而言,早年所著《论诗绝句》(三十首)和晚年所写的一些序文,发表了他对诗的见解,并以自己的创作,开创了完全不同于南宋江西诗派的诗风和诗歌艺术美学理论,对后...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已有定论,作为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史学巨擘,足迹半中国,交游遍天下。而距元氏家乡不远的雁门关外的浑源,也是人杰地灵,既有恒山、龙山胜景,又有雷、刘文学家族之盛,元好问与浑源雷渊、魏璠、刘氏父子素有交往,并两次亲临浑源,流连于山川之间,放歌吟咏,存诗之富,胜于他乡。通过对元氏在浑源行迹的考证、著述的解读、交游的梳理,借以订正讹误,希望对元好问和浑源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119~1257)是我国历史上鲜卑族的一 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在宋、金时期崛起北国,雄视天 下,对于中国文学多元一体、北雄南秀历史格局的形 成与发展增加了合力,实无愧于同两宋大家苏轼、黄 庭坚、辛弃疾、陆游比肩而立,并驾剂驱。但是长期 以来,文学史家虽然对其建树多有涉猎,评价却明显 偏低。为了走出在正统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误区,用多 民族的文学观指导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国元好 问学会特意筹组编定《纪念元好问800诞辰文集》 (刘泽、孙安邦选编),近期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 版。从选收的20余篇有学术论文看,《文集》解放思 想,大胆开拓,以多视角、多向度、多方法的研究实 践,就元好问的综合评价、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等方 面作了积极探索,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继 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候,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尽量不收关于《楚辞》的作品。但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楚辞》的意象分析,以及金代人对屈原和楚辞的评价,《中州集》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