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东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63-67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规模庞大,寺内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完善,成为格鲁派的势力中心,在藏区有重要的影响。探索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模式,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润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5):90-97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在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位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的特色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普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8-14
藏传佛教在形成后,开始了向外的传播,青海是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域,在元王朝的大力推崇下,藏传佛教在青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地域上,青海藏传佛教的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本文依据统计资料,分析了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的时空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晨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15-117
寺院经济是藏传佛教寺院在藏区发展的产物。历史上,寺院经济曾是藏族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其初期和中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到晚期则逐步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辩经考试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得忠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2):82-84
辩经考试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教学与考核形式。对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辩经考试制度的形成、方式方法等作了梳理,并对其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梁成秀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19-23
藏传佛教寺院大多兼具出版文化功能,它是藏传佛教文化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特殊的形态。文章从藏传佛教寺院的佛典翻译、典籍出版、文化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藏传佛教寺院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张海云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3):36-40
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模式可称为“在寺养老”,其又分为居舍养老和敬老院养老两种形式。通过对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文化的透视,我们认为居舍养老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居家养老,它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之中,是最适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8.
开哇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44-48
本文在对川、甘、青、藏部分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就新时期藏区寺院经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如何“以劳养寺,以寺养寺”,兴办经济实体,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发挥寺院特色经济的优势,促进藏区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才让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3):64-66
近年来,藏传佛教寺院及其僧侣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但在指称这种经济现象时,学术界同仁的用语不尽相同,有的叫"藏区寺院经济",有的叫"藏族寺院经济",有的叫"喇嘛教寺院经济"……概念上明显有欠规范和一致.笔者经过推敲认为称"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最为贴切,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理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44-246
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藏族的现代教育影响深远。尽管寺院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藏族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其独特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对现代的学校教育仍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张琴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
金朝咏寺酬僧诗直接反映了佛禅对文学的渗透溶浸。这部分诗作包括三大类型: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向往净土、崇信佛禅的意识;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对世事的感触和内心情致的抒发;通过酬僧之作表现文人与方外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佛禅的向往。它们所体现的佛禅意蕴的深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佛禅对金诗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外八庙作为我国著名的皇家寺庙群,不仅融汇了多民族建筑艺术之精华,同时也是清朝藏传佛教政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3.
班班多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6-19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虽然都源于印度,但在传播、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文章就前宗派时期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进行了比较,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二者的差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元代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交流与沟通,基本上贯穿于自唐代以来汉藏两地佛教的始终。唐初,即藏传佛教前弘期,汉地佛教传播到了吐蕃,曾一度成为吐蕃佛教的主流。因此,藏传佛教前弘期,主要是汉地佛教影响了藏传佛教。宋元以来,即藏传佛教后弘期,特别是在元代,随着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形成、西藏地方统治者和中央王朝的密切接触,藏传佛教便大量流传到了内地,程度不同地渗透到了汉地佛教的诸多层面,并受到了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亦得到了汉地许多人士的青睐。据此,藏传佛教后弘期,主要是藏传佛教影响了汉地佛教。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华尔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2):67-70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宗教特色。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充满活力,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但在15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藏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对藏族文化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这种文化的优缺点,认为应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王守恩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2):24-28
文章考察了传统风俗与现代化的复杂关系,主要论点是传统风俗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并曾起过积极作用;对于现代化进程,传统风俗既有冲突又有适应,应当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同时,现代化进程引起一些传统风俗的变革,而此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现代化进程.当前我们应当在继承能适应现代化的传统风俗的同时,进一步变革其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以社会风俗的现代化推动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藏传佛教对藏族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藏传佛教中对女性有两种相对的观念,这也在藏民世代的虔诚信仰中逐渐形成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特殊态度和观念,并因此影响着广大藏族女性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8.
“蒙古化”的藏传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腾其其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6-39
16世纪末17世纪初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取代萨满教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已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对蒙古地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沈佐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59-62
介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阐述了佛教的主要思想,佛教与茶叶的关系,以及茶叶对佛事活动和佛教对茶叶栽培、加工、茶叶文化和茶叶传播与交流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