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对坚持“以德治校”,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在阐述高校辅导员师德的特殊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师德建设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建设的现状等角度明确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师德观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师德观的主要特征是“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中国古代师德观对当前师德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师德建设应该吸取中国古代师德观的有益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高校师德要求之间具有内生外化的关系。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校师德的要求是铸就“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大学精神的重塑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强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生共长,大学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精神源泉,高校师德建设又能促进大学精神的凝聚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破解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难题与困局,亟需对师德建设进行根本性反思,对师德建设“建什么”“怎么建”等基点问题做以重新审视。首先,新时代师德建设“建什么”应突出强调“教师德性”这一取向选择,它既具有合逻辑的理论合法性,又契合事物发展内外因关系规律,亦有利于打破当前师德建设过于侧重规范制定的不平衡局面;其次,新时代师德建设“建什么”的内容框定应坚持教师理想信念、伦理操守、个人修养三位一体;最后,“主体建构”是新时代师德建设“怎么建”的适切路径,具体而言可从唤醒教师的主体建构意识、提升教师的主体建构能力、供给教师的主体建构资源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德建设内容丰富,实现教书育人和“以德治国”的目标迫切呼唤着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评价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事关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为探明近十年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现状、前沿演进以及研究启示,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主题为“高等教育评价”的期刊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知识图谱形式展示近十年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等。阐释了立德树人,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破五唯”与“双一流”建设双向同步推进;用好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评价技术;推动思政课评估及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启示。面向新时代,未来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工作方向可循,但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明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着重分析了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八荣八耻”对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坚持“八荣八耻”强化师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基和执教之本 ,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师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师德建设要提升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 ;要把握底线 ,坚持依法执教。师德建设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处理好知识与道德、基础与超越、奉献与发展、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把握师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工程应以"培育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根本宗旨。目前高校在师德建设的制度和相关举措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业绩评价、轻师德评价的状况;高校对师德的建设尚停留在理论研究,缺乏对师德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又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制约。建立和完善符合校情的师德考核制度、评价标准、奖惩制度等制度体系,是高校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当今“教师”这一古老道德主体面临着一些困境:“师德”内涵难以科学定位;教师人格的双重性与“伪道德”现象泛滥;师德建设的功利性和过强理性.针对这些困境,“教师”这一道德主体的可能抉择是:摒弃笼统模糊的“熔炉说”师德内涵,明确师德的科学定位;摒弃师德属“圣人道德”之观念,还教师是好公民与普通人性;师德的考核可适当量化与模糊化,进行更人性的公正评估.  相似文献   

12.
从“以人为本”精神对师德建设的作用入手,提出“以人为本”精神的确立有利于厘清师德内涵的误区,有利于克服原师德建设理论的弊端,有助于重新找回师德建设中人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师德建设在理念、方法、途径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构建新型教师评价体系以改变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适应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的新型教师评价体系具有发展性、民主性和多元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强调高校应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 ,高校教师要自觉地投身于师德建设当中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15.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诚实敬业 ,教书育人”是师德的灵魂。本文从诚实、敬业、教书、育人四个方面 ,阐述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体系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理顺军民融合研究脉络,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18年CNKI数据库中513篇学术论文为对象,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梳理军民融合研究的时间、期刊、作者和机构等情况,利用关键词共现、热点词突现与主题词聚类等方法揭示军民融合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从2011年后成为研究热点,2015—2018年是该领域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研究重点主要涉及协同创新、经济效率、技术转移等方面;与国防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军民融合的中坚力量;传统军工大省及政治中心是军民融合研究的主要集聚地。军民融合领域的主要聚类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航天”“协同创新”“经济效率”和“国防科技”;各聚类的研究方法仍以经验判断或宏观对策为主。从关键词突现分析来看,“军民结合”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而“产业集群”的突现持续时间最短,其研究趋势基本遵循着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7.
教师思想动态调研是深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重要途径,以思想动态调研为方法论,对高校教师群体进行分类研究,才能精准研判教师的思想动态,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通过阐明教师思想动态调研的应循原则,科学把握教师思想动态调研方法,就某高校教师群体开展大样本的群体性调研,深刻剖析高校教师不同群体的态度观念、行为特征和价值诉求,审视师德师风建设场域下高校教师思想动态现状.提出以政治引领为根基,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体系;以重点群体为锚点,分众化布局师德建设的侧重点;以人本理念增动力,强化培养和发展的有机衔接;以助长效应促实效,激发教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群体性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师德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师德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注重政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明确其基本要求,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座谈、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我院的师德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针对我院师德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落实不够等问题,针对师德现状,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德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评价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也是道德条文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的转换机制。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师德评价现状不尽如人意。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应坚持“包容性与独立性”、“继承与创新”、“他评与自评”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目的也应以教师发展为旨归。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评价重在:完善师德评价标准体系,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师德评价约束机制,引入发展性师德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