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肖惠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8,27(2)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一绝,在叙事上独具特色。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莫泊桑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他笔下的叙述者"我"并非都是全知全能,大部分叙述者权利有限。更为独特的是,他在这类作品中首创的叙述分层的手法,使得人物成一种对话关系。他对叙述者权利的限制使得作品意义留有空白。叙述语调的中立要求读者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这极大增强了短篇小说的可读性,也使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张桂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Z1)
浅谈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爱国主义张桂琴莫泊桑(1850—1893),这位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著名作家,在今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知了。他的一系列反映普法战争中人民的英雄业绩的名篇佳作,在人类文学宝库中闪烁着不灭的光华。普法战争发生在1870... 相似文献
4.
邓楠常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本文认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主要表现为:在楔入观察的影响下,形成以“人物——叙述者”为中心的多层次多变化的独特方式。这一方式又变化为四种形式:(1)“人物——叙述者——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叙述者不是焦点人物,主角另有其人;(2)“人物——叙述者—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叙述者是焦点人物,是小说的主角;(3)“人物——叙述者——我”叙述“我”所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我”不是焦点人物,主角另有其人;(4)“人物——叙述者——我”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是事件的参预者,叙述者,暗含的作者,还是焦点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邓楠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3)
本文论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女性群像系列──平民妇女,分析了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中的平民女性形象,概括了她们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从一个侧面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叶圣陶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 ,他在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下 ,确立了“爱”与“美”的理想和以“个性解放”为思想主导的人生观。因而在他的作品中 ,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揭露成为最为重要的内容。茅盾曾经指出 :“冷静地谛视人生 ,客观的地 ,写实的地 ,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 ,是叶绍钧。”还说“要是有人问道 :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 ,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 ?我的回答是叶绍钧”1 !叶圣陶自己也说 :“我当教师 ,接触一些教育界的情形 ,我就写那些 ,中国革命逐渐发展 ,我粗浅的见到… 相似文献
7.
徐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从一八八○年到一八九○年的十年间,创作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品,先后发表了三百五十多部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一卷诗集,还有几篇杂著。他的主要成就是中、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被同时代的法国批评家朱尔·勒梅特尔称为“在一个并非完美无缺的流派中,几乎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作家。”莫泊桑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蒋明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3)
叶紫(1912—1939)是三十年代“左联”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有成就的青年作家。叶紫从事文学活动时间不长。从一九三三年处女作《丰收》问世,到一九三九年病逝;短短六年时间,他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留下了一批以土地革命时期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火一样炽热的感情、朴实犀利的笔锋,真实地描绘了一九二七年前后中国农村阶级压迫的血腥事实,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愤怒和反 相似文献
9.
郑怡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4)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成功刻画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 ,她写小女孩的清纯、少女之初的美丽、上层社会少女的矫饰、下层社会少女的不幸 ,老处女们凄凉、已婚上层妇女的隐痛、老妇人的孤独等等 ,充分展示了各种各样女性的悲哀 ,谱写了一曲女性生命的“长长的挽歌” 相似文献
10.
赵先寿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5)
本文分析了叶圣陶短篇小说中不同类型教师的形象,并从叶圣陶的创作主张、生活经历、思想发展轨迹、社会环境诸方面探讨了他创作教师题材小说,塑造教师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娄秀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2):71-73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生活、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 ,对老舍的研究多以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为主。而在老舍短篇小说中也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小市民形象 ,他们构成了老舍作品中“市民阶层”独特的人物画廊 ,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杜光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Z1)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于一八五○年八月五日生于法国诺曼尔第一个破落的富绅之家。母亲很有文学教养,父亲是经纪人,舅父是当时有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幼年的莫泊桑就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十三岁便能写诗,进入卢昴中学后开始编写剧本。他热爱海滨农村,喜欢与农夫、猎人交往,听他们讲故事,说笑话,并参与他们的活动。这段乡村生活,对莫泊桑以后的文学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青天赐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Z1):272-273
莫泊桑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他所塑造的人物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按角色分为身处底层的爱国者形象,被损害者的形象,具有资产阶级不良品质的形象,贵族阶级幻灭者的形象,具有优秀品质的劳动人民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杨爱琴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关注下层女性的命运,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我试图对这些女性进行整理研究的时候,一个不幸的女性群体出现在脑海里,她们是《月牙儿》中的“我”、《微神》中的“她”、《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老张的哲学》中的谭玉娥,《新时代的旧悲剧》中的小凤……。这些具有独特艺术光彩和多重色调的艺术形象,在老舍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在中国文学史的同类形象中引人瞩目。我在这里试图对这些妓女形象进行梳理,以把握其特有的认识价值和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6.
刘登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6)
陈白露与娜娜,悲剧命运、精神追求、生存意识相似,所负荷的社会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相近。她们一是怨妇,一是戾妇,一是被动型人格,一是主动型人格,分别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19世纪法国文坛妓女形象群体的突出代表,典型地体现了中法两国的文学传统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爱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1):21-24
文学史中一种文学式样在其发生发展中.必然要与其他姐妹艺术发生相互影响。从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中对戏剧形式在体裁、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上的借用,看戏剧形式对中短篇小说的影响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辰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这三位作家诞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度:俄国、法国、美国。他们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短篇小说家。他们的出身和生活环境又大致相似。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对小人物倾注了满腔同情。他们基本上都采用冷静而客观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们都致力于短篇小说结构艺术、语言艺术的探索。然而,他们毕竟来自不同的国度。国情、人情以及个人经历与涵养的差异,又导致了三位作家不同的,或者说是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即便在大体相似的创作风格中,他们之间也保留着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传奇色彩最早是由郑振铎指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故事情节复杂多变、情节的不同寻常等。究其原因是受到了外国文学尤其是英国作家康拉德以及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小说中的传奇色彩对老舍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的文化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影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6):24-30
中西妓女同样以神巫文化为起源,后逐渐被男性社会剥离了神性外衣,商品化为国家财富的来源。为改变非人的境遇,中西文学中的妓女,走着不同文化的自我救赎道路,展现出不同的伦理追求和审美情趣,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制度化的摧残,暴露出社会伦理制度极具欺骗性的虚伪本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