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均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异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是统计学原理中两个重要的指数。二者虽然理论侧重点不同,但又都属于总指数的范畴,都与综合指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解析二者的异同,旨在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指数。  相似文献   

2.
一、平均性。作为反映总体中个体量变动的总方向和幅度的指标,总指数必须首先是各个个体指数的代表值。因此,统计指数公式必须具有平均的特性,即总指数必须是各个个体指数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推论,对总指数的最低要求是,取值范围不能越出个体指数的变动范围,即总指数的数值不能小于最小的个体指数,也不能大于最大的个体指数。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都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因而都具有平均特性。综合指数可化为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所以综合指数也具有平均特性。  相似文献   

3.
谈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统计指数的基本形式是总指数,包括两种形式,即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综合指数包括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其编制方法主要是: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要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即Kq=sum(q_1P_0)/sum(q_0P),编制质量指标指数要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即:Kp=sum(q_1P_1)/sum(q_1P_0)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总指数又等于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即:sum(q_1P_1)/sum(q_0)  相似文献   

4.
王连  黄皛赟 《统计研究》2009,26(8):71-76
 本文以信用卡信用额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信用卡信用额度变化与其带来的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信用额度改变对其收益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各类客户收益总差异等于人群差异加上信用额度差异”这一公式,并借助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多种非参数方法得出了使银行未来一年收益最大化的信用额度改变范围,同时提出了对信用额度设定的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韩嘉骏 《统计研究》1988,5(6):38-41
一、综合指数是不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对综合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存在着两种见解,一种认为综合指数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一种否定综合物价指数公式,代之以平均数指数公式。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主要有:(1)综合物价指数测定的结果,相对值和绝对值统一,有实际经济意义;(2)综合指数是物价总指数的发端公式,平均指数是其派生公式;(3)综合物价指数,以全面统计资料为基础,保证了编制结果的高质量。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6.
怎样正确理解和运用物价指数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任才方一、什么叫物价指数,中国目前编制了那些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也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商品价格变化和平均升降程度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物价指数一般分为个体指数、类指数、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  相似文献   

7.
金融系统性风险最终表现为宏观经济各个领域的金融压力,测度金融风险、疏解金融压力、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是深化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CRITIC和标准差倒数权重法构建银行、债券、股票、外汇、地产和衍生品六大体系的金融压力子指数,在此基础上合成静态和动态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并比较两指数的差异,最后考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PPI、CPI、PMI的关系。研究表明:1.动态指数测度的结果与现实更吻合,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更密切。2.高压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CPI、PPI、PMI均具有正向冲击,PMI在金融压力冲击下存在"蝶式"效应。3.中国金融压力总指数的权重在不同压力期呈现不同特征,高压期银行和地产体系的权重上升,低压期股票体系和衍生品体系权重上升。因此,决策层在高压期应当重点调控银行和地产体系的压力,防范"灰犀牛"风险;低压期应关注股票和衍生品市场的冲击,防范"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8.
刘扬 《统计研究》1988,5(3):26-29
现行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采用对代表产品的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个体指数在总指数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同,权数就是衡量个体指数在总指数中重要程度大小的尺度。工业品价格指数一般采用销售额作权数,但是对怎样确定指数样本中产品、中类及大类的权数,意见尚有分歧。从各国确定权数的主要方法看有直接权数法,附加权数法、分层分摊权数法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讨论,以探讨确定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权数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投影寻踪的企业信用评估模型.该模型把企业信用评估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投影寻踪技术,通过优化投影指标函数估计灰色关联投影值的最佳投影方向,进而得出样本企业的信用综合得分,根据信用综合得分的散布特征设置两分类判别阚值,从而确定样本企业的信用类别.文章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重大风险事件带来风险资产信用价差的跳跃性波动,基于这种现象,本文用带跳的指数O-U过程来刻画信用价差的动态过程,并得到了信用价差期权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时代,网贷平台每天流动着海量交易数据。为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控制信用风险,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建立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由于网贷数据多为非平衡数据,所以通过多次尝试使用SMOTE算法进行处理,提高了模型评估性能。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更适合用于信用风险评估,其次是CART、ANN、C4.5。用户的婚姻、房/车产(贷)等信息重要程度较低,而公司规模、工作时间等信息,历史借款、信用评分等信用档案信息在信用风险评估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在由简单形式发展到加权形式的过程中,源于L氏指数和P氏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权数)的选择和时间的固定的不同,在其编制和计算中形成了L氏指数法和P氏指数法—由此,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数指数构成了当代编制与计算总指数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于是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时,分别采用P氏指数法和L氏指数法。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数指数在二者的变量(或指数化因素或指数化指标)和同度量因素(权数)、分子分母资料的表现形式、对资料的要求和使用等三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后者是前者的变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专门就相对指标指数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相对指标总指数这一新的指数类,构造了两套指数体系,利用我们熟悉的计划完成相对数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议自然人资质信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与银行卡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据国家统计局权威计报告显示,我国GDP近年来增速在7%以上。但是,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急需扩大内需来为经济发展增强活力。 可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又极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信贷活动(特别是个人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SOM神经网络,分析与评估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空气质量、住房消费和节能降耗对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影响力最大;中国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处在健康和亚健康状态,江苏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值排名第一,处于健康状态;天津经济子系统和海南自然子系统排名第一,健康值都超过0.8,处在很健康的状态;北京社会子系统健康指数排名第一;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总指数最高,社会、经济和自然健康指数排名都是第一,也都超过0.6,处在健康等级.  相似文献   

16.
如今信用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没有收入来源证明和持有动产或不动产的相关证明,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与大学生发生信贷业务。所以大学生对信贷消费的接触很少,相应的了解也只是浮光掠影,特别是对"信用"这个观念的理解是很不够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信用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本文就大学生信贷消费知识这块进行了分析,分别说明了信用卡的优点,信贷消费理念的欠缺,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相关的信贷知识。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违约风险溢价变化依赖于经济波动状态以及市场、宏观经济变量依赖于经济周期时变因素的阶段,基于马尔可夫转换阶段的具体特征,构建马尔可夫违约风险溢价预测转换模型,并以香港恒生指数信用违约互换波动为例,测算因时变系数波动的指数息差、宏观经济变量等概率,通过实证算例剖析股市、宏观经济变量与违约风险溢价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和信用违约风险溢价变化的转换机制,以期实现对违约风险溢价能够进行有效预测,实证仿真结果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物价指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物价指数作些粗浅的说明,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物价指数来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一、什么叫物价指数,我国目前编制了哪些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也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商品价格变化和平均升降程度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物价指数一般分为个体指数、类指数、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种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反映某一类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瑾 《统计研究》2010,27(5):74-80
信息化是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近年来我国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有关资料,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变系数模型等,从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两方面分析了地区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信息化指数绝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信息化指数增长速度势头强劲,均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效应。随着中西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地区信息化差距缩小,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协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在阐述环比指数与定基指数的关系时写道:“在总指数数列中,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的关系是否也像个体指数(动态相对数)那样存在着连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