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色列自建国后没收了贝都因人在以色列南部内盖夫地区的大量土地,将这些土地犹太化,内盖夫地区的土地权争议与族群矛盾由此催生。与此同时,促进和保障原住民权利的国际组织机构相继出现;多元文化主义加剧了以色列的社会分裂;以色列知识精英不断批判犹太复国主义的霸权政治;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公民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引起关注。在此背景下,以色列贝都因人提出他们作为内盖夫原住民的话语,要求以色列政府承认他们在内盖夫的土地权。政府对此做出相关举措,解决贝都因人的土地权诉求。政府对待贝都因原住民的态度是以色列处理境内族群矛盾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壮族传统节日自成系列,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稻作文化色彩.壮族称过节为“吃节”.因而,节日是壮家人畅饮的盛宴、祭祀的盛典、娱乐的平台、交友的良机,凝聚着壮民族深厚的情结,承载着壮家人对人寿年丰、平安生活的追求与期待,储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铭刻着壮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具有调节身心、振奋精神、促进团结、增强信心、丰富文化生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加强对其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贯穿了民族精英意识,民族政治精英决定文化重构的方向;民族知识精英为文化重构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造势,民族文化精英为民族文化重构提供载体。经济利益和民族共同情感是当前推动民族精英意识转化为群体认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侗族文化圣地”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目标,生活理想和原始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极具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概念,它是侗族人民保护原生态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侗族人民创造和美化幸福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德夯苗寨传统文化发生了重构,在内容上表现出消亡、失真、扭曲、增植和引入等几方面。在此影响下,苗寨文化主体的文化意识也发生了变迁,认同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和发展意识等在逐步增强,而文化分界意识则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中,"洋节"越来越热,民族传统节日则逐渐被淡化,通过梳理民族传统节日的变化,以关注仪式在节日传播中的重要性;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变迁,而与文化相关的节日变化则明显滞后,滞后的直接表现即仪式的逐渐淡化和完全消失;只有重新梳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建构新的节日仪式,才能完成节日传播中的文化重构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意象是民族文化特有的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身份的表征.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过程中,民族文化意象的重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整体传播,同时也影响现阶段的民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基于此,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意象重构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明确其意象重构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祝方林 《民族学刊》2014,5(3):76-77
在学界,讨论价值重构的很多,但是讨论重构价值的少。谭晓静博士的《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1]就探讨了黄道婆文化的重构价值。在这部书中,谭博士系统阐释了黄道婆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再到文化名人,最终成为被争夺的文化资源的原因及过程;描述和分析了的黄道婆文化记忆在上海的保存形式、传递方式、建构结构以及不同人对黄道婆文化记忆的解读;从史志失载、口头叙事断裂、标志性建筑消失三个方面分析了黄道婆文化在海南失忆的原因、失去记忆的内容以及对海南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黄道婆文化记忆重构的现实价值;创造性地提出,应构建一种文化系统内的文化共生互补模式,合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实现各发展主题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9.
重构双语教学模式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民族多元文化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民族性"双关文化理论和民族情感,对它的解读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路:冯友兰的"以理论事"路径,通过"性、习、情"的判别明晰"民族性";张岱年的"中国哲学"路径,以传统"体、用"范畴阐释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庞朴的"文化寻源"路径,借用西方文化学的"发生、阶段、模式"说,从理论上厘清"民族性".学理探究与现实关怀紧密关联,三种不同的解读理路目的一致,即为了"民族自主"的情感重构.  相似文献   

11.
12.
<正>"萨"又叫"萨岁",即始祖母,她是侗族宗教信仰中至高无上的神。她的作用就是对内掌管生死祸福,消除灾难,对外驱妖逐邪,保境安民。侗族由于对"萨"的尊崇、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形成人们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善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文化经历了解构、重构的历程,端午文化也未幸免。在其解构、重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主题的“端午文化空间”。本文在绘出近代以前端午文化系统的基础上,剖析了近代端午文化解构的全过程,厘清端午文化空间“爱国主义”主题形成的历史过程,最后得出近代以来端午文化空间重构的“爱国主义”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从2006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话语体系,作为其底层支撑物的口头文化改变了自身的民间性,成为与官方文化系统互构共生的部分,但这不能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属性,即人的存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前提,非遗项目的确认是由民众所决定的,是遗产的传承人或传承社区说了算。很多地域如山西安泽,从政府主导出发,学者或文化精英参与,从文化基址到仪式,重新构建一套新的地域文化符号或标志。文化基址或许会成为某一地域新的文化景观或文化标志物,但缺失信仰核心的仪式之重构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5.
移民群体从原本的社会结构中脱嵌出来,在短期内难以融入移居社会,进而成为社会夹缝中的边缘群体.面对边缘化的生存情境,不同的移民群体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20世纪90年代,云南山区的苗族群众进入广东阳江代耕.在边缘化的生存情境中,他们并没有走上同化的道路,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代耕社区,并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亲属网络建构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旅藏游记文本为基点,以各文本均强调的“入藏路线”为引子,在19世纪中后期中法关系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19世纪法国对藏族地区想象性的殖民意图。在较少的关于法国同中国藏族地区交往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必然性、多元性、个体自愿性、长期性等特点的分析,论证并指出:西部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重构是必然趋势,并且这个重构是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以个体自愿的原则为基础,让各种文化的主人从多元的社会文化取向中自主选择取舍,以达到“中和位育”的最终结果,在西部民族地区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混一的文化环境。与此同时,笔者对学术界中值得商榷的提法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文化利益、文化价值、文化资源、文化传统是否安全。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布朗族传统文化正面临非遗不断消亡、文化空间不断变异、文化主权日益弱化、文化传承青黄不接的局面。具体体现在生计方式的嬗变、衣食住行的变迁、宗教信仰的演变、传统婚俗的变迁、手工技艺的失传等方面。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生境是影响布朗族文化演变的主要因素,适应生境是布朗族重拾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郗春嫒 《民族论坛》2013,(8X):47-51
"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文化利益、文化价值、文化资源、文化传统是否安全。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布朗族传统文化正面临非遗不断消亡、文化空间不断变异、文化主权日益弱化、文化传承青黄不接的局面。具体体现在生计方式的嬗变、衣食住行的变迁、宗教信仰的演变、传统婚俗的变迁、手工技艺的失传等方面。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生境是影响布朗族文化演变的主要因素,适应生境是布朗族重拾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