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民族起源问题和文化發祥问题,最近数十年来在中外史学界一直争论未决。资本阶级的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硬说中国的民族和文化完全来自西方,彷佛在远古,中国大陸只是一个人类学上和文化史上的真空地带,或者原先只住着和中华民族毫不相干和毫无文化的族类。这种认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包装是一个庞杂的体系,涉及诸多层面,其中进步的科技成是其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它的发展与传统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包装造型的演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且风格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从西周到秦汉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问题最多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之不能解决,主要的?结就在於对这时期社会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中国历史学者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郭沫若先生认为春秋以前是奴隶社会,战国时期才进入封建社会;范文澜、翦伯赞先生等认为从西周以来中国就进入封建社会了;侯外?先生认为西周春秋战国都是奴隶社会,秦以后才进入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等级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等级观念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服装成为表现着装者身份等级差别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为在服装色彩、服饰图案以及服饰配件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定制与穿着要求,以不同的官服色彩与装饰图案代表官职品级的等次,以服饰的材质和数量的差异来标示着装者身份的尊卑.服饰中的等级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有效地维护着社会的统治秩序,同时也是促进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中国古代服饰结构日渐合理、款式日趋多样、装饰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交往范畴的内涵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对于什么是交往,学者们没有多大实质分歧,不过在具体认识和表述上还是有些差别的。 1.交往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与他人交换、交流物品、活动、信息、观念、情感等,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 2.《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论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互相交往的人们”、“世界交往”等范畴,说明了从性质上看,交往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阶级、社会集团、国家之间物质、  相似文献   

6.
军队是执行一定阶级意志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份。自从氏族部落解体,人类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出现了国家,也就产生了军队。一部文明史,无不充满了阶级、氏族的对立和斗争,充满了无情的战争和残酷的仇杀,充满了血与火的痛苦呻吟。在这里,“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而为“贪欲和权势欲”所驱使,直接站  相似文献   

7.
经验思维是古代中国思维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态。但是,以往对于经验思维的评价基本上都以西方哲学史的观点作为参照标准。在西方哲学史中,经验思维历来是受到怀疑的,由此也就决定了经验思维的低下。然而,西方哲人之于经验的理解并非是完整的,具体表现为经验的可靠性与合法性。当我们考察古代中国经验思维的时候,应该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评判标准。经验的可靠性问题经验是否可靠,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是否有效,这是一个萦绕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思想家头脑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它的肯定与否定形成了哲学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因此,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新的古城遗址,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研究的兴趣;发表了一些论著,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城市的起源和私有制”、“中国古代城市兴起的地点”两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城市起源和私有制问题 有一种意见,认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私有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和私有制是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是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为对象,研究其产生、发展以及每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之间斗争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吕振羽、侯外庐等学术界前辈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已经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但是由于历史所造成的原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曾经一度中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代山东的对外交往朱亚非山东地区濒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隔海相望,在几千年中外交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探讨古代山东对外交往的历史,对今天山东的改革开放仍不失有借鉴启迪意义。(一)山东沿海居民是最早与外人交往并走出海外的中国人。从近年...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古代管理思想应用体系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结构是融合体而不是混合体,古代管理思想则是这一融合整体中的要素之一,其理论和学说包含在先哲们的不同思想体系之中,而并不独立存在有管理思想这一学派。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一思想蕴藏进行发掘、整理,分析研究,既如“食笋去箨”,取精华而弃糟粕,又要用“沈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工夫,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新  齐涛 《文史哲》2006,(4):57-64
所谓社会史,就是研究特定时期或整个历史时期特定地区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模式,研究上述关系的演进及其所存续的外在环境的交换状态,进而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轨迹。社会史既是专史,又是总体史。就中国古代社会史而言,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以及人与群之间的关系是其研究的三个基点,而且三个基点的展开都是遵循着从下而上和自内而外两个视角进行的。古代社会史研究视野中的人与群体,首先是作为自然人而非政治人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而非制度与政权中的人,其次才是被追加了种种身份与地位。社会史的研究是由民间群体与民间自然人为起点,有着自己明晰的区界与内涵,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0,(5)
以往学界用以表述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概念和范畴,如"五种生产方式"说等,基本都来自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唯独缺少产生于中国自身的理论话语体系,而在理论模式的建构方面尤为贫乏。事实上,全部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运转的,国家权力决定并塑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基本面貌;中国国家的核心权力是土地国家所有权;周至清间社会形态可分为四个递进相续的时期:邑社时代(西周春秋)、官社时代(战国秦)、半官社时代(汉唐间)、国家个体小农时代(宋清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很少有人研究"物",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无人专门作此研究,但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关于物的论述,虽较分散,但内容丰富.天地万物、气化万物、圣人创物、百工开物、物阜民安、君子爱物、格物致知、重己役物是其主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对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物本主义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起源很早,自从文学出现,也就有了关于文学的思考。古人一边从事着文学的创作,一边议论着文学本身,自先秦至近代,中国文学拥有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家作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和大量的理论批评著述,从孔子到金圣叹,从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即是:中国古代文论课程讲的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论说。用现代的人文学科术语将其叫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中国古代,对于文论这一对象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随着文论自身的发展,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明确…  相似文献   

16.
确定中国古代美学、文论范畴,有一种由其史、论合一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根本性的困难。哲学范畴论的一般原理、具体学科的范畴系统完备性原理和该学科的特殊性,都对其范畴的确定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而同时考虑范畴的系统性和历史实然性,逻辑与历史结合,才是确定中国古代美学、文论范畴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再加上中华民族思维和理论表述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文论范畴体系只能是研究者基于自身的深入研究而作出的体系建构,而非有一个客观范畴体系被描摹出来。一般所谓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体系”,其实包含非常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曲折的历程,在这一历史上,从《易》、老到王夫之,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它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着辩证法思想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总结历史的思维经验,是为开拓未来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8.
流民问题对我国古代社会而言,可说是如影相随、伴于始终.虽时有缓解,但从未被彻底解决过,且经常以极为突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日趋尖锐化,最后常以爆炸性的结局(如农民起义等)而告一段落.由于事关重大,故历来研究者不少.但我认为,一些流行且似已成定论的观点却并不正确,这就阻碍了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影响到了相关的其他领域.为此,笔者不揣浅陋,特撰此文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古代人口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古代人口的增减,对当时社会的兴衰关系极大。本文以充分的资料论述了中国古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动的规律,并指出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失度,就会延缓或阻碍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谈起意境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中涉及到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到现在,在文艺批评和欣赏中也仍然是经常谈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