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和光复会总的看是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1907年的浙皖起义,是光复会组织发动的,同盟会同样给以支援和配合。有的同志把浙皖起义说成是光复会“别树一帜”的表现,甚至引用《徐锡麟供》中“我与孙文宗旨不同,他亦不配使我行刺”这句话,以证明徐锡麟和孙中山处于对立状态。我认为这个论断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先谈这次起义中同盟会和光复会在浙江方面的合作。浙江是光复会的主要基地,它以大通学堂为领导机关和联络枢纽,在浙江各地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组织系统。同盟会成立后,不少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他们先后回浙江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同盟会员蒋尊簋回浙任第二标标统,开办弁目学堂,吸收该校学生方建章、王纶、张绍良、周承稷、裘绍等入同盟会,在浙江开始建立同盟会组织。同年春,秋瑾以同盟会浙江主盟人的身分回浙活动。她在主持大通学堂之后,更积极发展同盟会员。大通学堂学生朱赞卿加入同盟会时,介绍人姚勇忱(大通学堂教习)对他说:“绍兴方面是黄(怡)校长主盟,浙江方面是秋(瑾)董事主持。”可见,浙皖起义  相似文献   

2.
光复会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团体之一。它以浙江为主,在江、浙、皖等省组织和领导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民间会党以及清朝新军中一部分转向革命的官兵,前仆后继,奋战八年,会众十几万人,牺牲和就义的骨干几千人,是同盟会在长江下游几省的主要同盟军。曾给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以极为沉重的打击,终于配合同盟会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满清政府,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辛亥革命过程中,对光复会采取团结、争取和教育的方针,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可是陈其美在光复上海和辛亥功成以后,对光复会则采取排挤、打击乃至摧残的态度。他指使蒋介石和王祝卿暗杀光复会的领袖陶成章,又派人行刺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蒋介石当时是陈其美的忠实部下,与陈一鼻孔出气;他自己当权以后,一贯执行“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政府”的方针,千方百计排斥和消灭异己,光复会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胡国枢 《浙江学刊》2000,(3):134-135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陈英士出任上海沪军都督府都督。对此,当时的政界与后来的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体。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对陈英士评价上带全局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两种不全面的看法一种把上海光复只归功于同盟会,完全否定光复会及其他社团的积极作用;另一种是否认陈英士领导的中部同盟会的重要功绩。进而从对武昌起义成功后的全国形势与上海光复前后的政治军事情况的论述中,说明由同盟会领导上海都督府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论光复会     
光复会是我国二十世纪初一个极其活跃的革命团体。同盟会建立后,光复会的领导人大多加入了同盟会,但光复会的组织并未因此取消,仍在继续活动。它对推进辛亥革命、结束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帝制,有过自己的独立贡献。民国诞生,光复会的领导陶成章被刺身亡,光复会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受到压抑与排挤,不久也就消声匿迹,连光复会的会员也不敢承认自己有过这一段光荣历史。再加上以后掌权的国民党是从同盟会演化而来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光复会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前一年,即一九○四年在上海成立的革命团体,它与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一样,曾为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光复会的会员大都出身于浙江。创建时以蔡元培为会长,一九○九年再建时由章炳麟任会长。在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中,有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张恭、龚宝铨等人,但也有人认为,鲁迅(周树人)也是会员。虽然同盟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以来,流行着“光复会并入同盟会”之说。如:龚翼星的《光复军志》(1913年)中说:“同盟会起于日本东京,光复会与合为一。”上海师大政治教育系著的《中国哲学史纲要》(1979年)中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1905年合并成一个统一的组织——‘中国同盟会’。”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有出入,因而提出疑问,请教于同志们。第一,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相似文献   

7.
(一) 江浙(包括上海)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的光复,与光复会的革命活动是分不开的。光复会诞生在上海,主要发展于浙江。光复会的战略方针,是首先夺取江浙及安徽,建立以江南重镇南京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彻底打跨清政府。它的活动范围东到日本,南至南洋,西接湖南,北临东北,但其重点在江浙。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光复会与当时其他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一样,均是寄希望于会党和清军投身革命来推翻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因此,运动会党改弦更张、策动清军弃暗投明,自然成为光复会的当务之急。浙江秘密社会本盛,山堂林立,江苏会党也不少。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是运动会党的佼佼者,被目为“会党领袖”。早在一九○三年,他就开始联络会党,曾同魏兰到仁和县(杭州)狱中探望被禁的白布会首领濮振声。次年春,俩人奔走富阳、桐庐、分水等地,“遍谒白布会诸党员”,“历探各种秘密会之内状”。随后,魏兰奔走处州、温州各属,陶成章则到建德、龙游、遂昌、松阳、云和、丽水、青田、温州、兰溪、  相似文献   

8.
重建光复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复会是在辛亥革命中作出过重大贡献、具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和同盟会“合五年而复分”,重建光复会,每为论者所非议。这段历史公案,直到近几年来,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对此做了深入的历史考察,恢复了事件的本来面目,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认识。但是,似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光复会为什么和同盟会从合作到分离? 有的用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作解释,有的用宗旨分歧来说明,有的用两会领导人的不同立场做归结,众说不一。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课题。我认为,当事人的记述,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同盟会总理孙中山说:“按同盟,光复二  相似文献   

9.
张学继 《浙江学刊》2004,(2):113-119
辛亥上海光复及沪军都督的归属问题,历来是历史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个老问题,也可以说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公案.及至今日,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通过考察后认为,在辛亥上海光复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以李燮和为首的光复会军警势力,但沪军都督的位置最后为陈其美所得,则是多种复杂的因素所决定的,陈其美与李燮和相比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作者认为,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出台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是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曾经多次高度评价陈其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明了此中奥秘,就无法真正把握这段复杂的历史是非.  相似文献   

10.
光复会和同盟会都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团体。同盟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以后,光复会的一些领导成员和不少会员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要求革命力量实行联合的推动下,相继加入了同盟会,在孙中山、黄兴的领导下,做了不少工作,彼此的关系是密切的。以后其中的某些重要分子因与孙中山等产生了分歧意见又与同盟会分离,甚至于形成严重的对立,在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前几年间,彼此互相攻击,造成革命力量的分裂。然而,在推翻清朝政府的总日标下,他们在革命行动上仍是互相配合的,特别是在武昌起义前一年间的革命斗争中,彼此关系渐趋于缓和。因而二者又不是简单的分离,其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有许多同志撰文进行论述。为纪念光复会成立八十周年,我们也参加讨论,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1.
秋瑾(1879—1907),原名秋国瑾,字璿卿,别号竞雄,自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家。1904年,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于次年先后加入光复会与同盟会。1906年,她在上海筹资创办了《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成为  相似文献   

12.
马宗汉是光复会的著名人物之一。他乳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余姚浒山马家路(现归慈溪县)人。生于1884年3月30日,1899年就读于余姚达善学堂,1905年秋参加光复会。1907年7月,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马宗汉是徐的得力助手。起义失败后,他被俘不屈,英勇就义。关于马宗汉烈士的事迹,早年陶成章、章炳麟、张相文均做过传记,惜语焉不详,今人姜枝先曾写有“补遗”,然尚未发表。由于马宗汉烈士的资料很少保存下来,最近笔者查阅了余姚县梨洲文献馆收藏的马纯昌“己亥课程”和绍兴市鲁迅纪念馆保存的《马宗汉遗札》,觉得这些遗著为我们了解烈士革命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现择要介绍如下: “己亥课程”  相似文献   

13.
1986年5月27日至30日,在浙江湖州市举行了国内首次陈英士学术讨论会,有来自九个省(市)的五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现将这次讨论会上对陈英士评价若干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1)陈士英与光复上海陈英士在1911年上海光复战役中的作用问题,一直是对他评价的争论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过去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把上海光复只归功于同盟会,甚至归功于陈英士一个人,完全否定光复会及其他方面所起的作用;另一种看法是否认陈英士领导的中部同盟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系统地掌握各种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考证,对光复会成立的经过以及它与其他革命团体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并订正了以往各种说法的疏误.文章认为,光复会是由蔡元培与龚宝铨等人在1904年农历十月间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新的组织,其主体即为蔡元培当时掌控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校的部分成员.光复会不是在所谓“浙学会”或“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的基础上成立的,与蔡元培此前加入的爱国协会也没有组织上的关联.蔡元培等人之所以要创立光复会,主要是为了整合浙江各地的会党,建立一个以浙籍志士为主体的革命组织.这正是他当初力邀陶成章、徐锡麟等人加入光复会的动机,也是他后来将光复会的成立时间放在他与陶成章、徐锡麟的聚会之后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运动虽气势磅礴,然民众发动并不充分,浙江算是比较先进地区,原因之一是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等重视秘密会党的联络,从而带动了平民百姓,起了唤起民众的作用,使较多的人投身政治运动,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遗泽后世。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一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时,沈瓞民先生发表《记光复会二三事》(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一文,回顾了光复会成立的缘起。他认为光复会肇始于日本东京的“浙学会”,并说鲁迅是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光复会东京分部”成立时入会的。嗣后,有的鲁迅研究者认为“沈说显得合乎情理”,有的同志则以此为据,编撰《年谱》,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我对此说实不敢苟同。一沈先生说:“一九○三年十月,日俄战争即将爆发,我们认为战争势必延长,这是中国革命的好机会。在东京的浙学会的会员,聚集在王嘉祎的寓所密商。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17.
略论陶成章     
陶成章是中国近代著铝的革命家,“光复会”领袖,辛亥革命的开国元勋之一。辛亥功成之后,竟不幸遇害。对他的千秋功罪,过去或因避忌讳,或有某种偏见,论述既寡,亦欠公允。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对他作出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陶成章的革命事略陶成章,字焕卿,浙江会稽人。生于一八七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卒于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四日凌晨,年仅三十五岁。他家世居会稽陶家堰。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入义学,十五岁当塾师。从年轻时起,就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人才。陶成章素有大志,谈革命,重实践,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颇有影响,在联络会党基层群众以图革命进取方面,他是“转运之枢纽”。一九○○年义和团运动时,十八  相似文献   

18.
一、辛亥革命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辛亥武昌起义后,革命的狂飚席卷中华大地,腐朽的清朝统治政权迅速土崩瓦解。武昌起义仅一月余,全国大半行省和第一大都会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此时的清廷仅控制着北方的部分地区,且依赖心怀异志的袁世凯的北洋军队支撑着残局。袁世凯乘清室之危,攫取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他受命去“剿灭”革命党,不过事实上,连清朝皇室和袁世凯本人都十分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当时对清统治者来说,最现实的选择是保住半壁河山,苟延残喘。辛亥革命尽管酝酿多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武昌起义却带有偶然性的色彩。各地的相继响应,情况也颇为复杂,“光复”省份的领导权并非都由革命党人执掌,有的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只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的论者提出,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不久,沪军都督陈其美枪杀镇江军政府总参谋、江浙联军参谋长陶骏保,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团结,实现既定的反清目标所不得已采取的基本正确的行动”。其主要理由是:陶骏保“扣压子弹”,“导致了秣陵关起义的失败”,“排斥联军司令部”,“阴谋争权”。并以此为根据,认为陶骏保犯了“危害革命全局,破坏革命派团结统一的政治性错误”,肯定他是“一匹害群之马”,从而得出了枪杀陶骏保“在方向上正确”的结论。这就抹煞了陶骏保案的真相。因此,有必要进行商榷。 1 论者关于陶骏保“扣压子弹”,导致秣陵关起义失败的观点,源于陈其美枪杀陶骏保“告示”及其与江苏都督程德全致江浙联军各军长官电文。1911年12月13日,即陶骏保被杀的当天,陈其美为防止军民“疑猜”,“致生惊恐”,发布“告示”,说陶在“联军攻宁时”,“私自截留”了从上海运往南京的械弹,以致张勋“未能即除”,革命军遭受重大损失。在致联军各军长官的电文中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今年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革命团体光复会创建八十周年。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浙江辛亥革命研究会发起,邀集八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于十一月十三日到十五日,在杭州举行了纪念光复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三十六篇。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光复会本来应该肯定的东西,遭到了歪曲和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