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淑云 《民族研究》2007,1(4):91-100
萨满生理和心理问题研究是国外萨满教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主要围绕萨满其人、萨满出神术及"脱魂、附体论"和萨满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梳理国外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外萨满教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开展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各民族,包括东北和西北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自古以来一直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尽管一些民族后来信仰了现代宗教,如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但萨满教的痕迹还在,依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习俗。本文从北方古代民族的萨满教信仰论起,直到现代民族的萨满教传承与遗存,对北方民族与萨满教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源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萨满教,作为比较成型的一种原始宗教,是国内外学者广泛注目的热门课题。在我国,近10年来不少学者将萨满教作为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进行实地考察,著书立说,呈现百花争艳之势。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满族萨满教研究》,是立足于实地考察,勇于理论探索的一部力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的必由之路。与某些同类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今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和新疆塔城地区;达斡尔族的佛教信仰,今人论著很少提及.本文认为,历史上达斡尔族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之所以还崇信佛教(喇嘛教),主要是受邻族科尔沁蒙古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北方诸民族古神话中的萨满教因素的研究和分析,论述了萨满教与古神话形成的关系,进而认为萨满教是北方民族古神话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论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历史变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萨满教信仰都进入了衰落的阶段,但衰落并不意味着很快就要消亡。各民族萨满教在外来宗教的冲击下由盛变衰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生存策略,以改头换面的变异形态残留至今。可以把各族萨满教的历史变容归纳为习合化变容、科学化变容、艺术化变容、民俗化变容等几种。  相似文献   

8.
在北方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万神殿"中,天穹神祗始终占据显赫的地位.可以说,萨满教初兴时期就产生的原始的天穹观念是其宗教思想的基石.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探研,对萨满教的文化特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的某些学者认为"天神作为综合概念的神,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并且具体指出:蒙古族与满族"由于他们早已进入了阶级社会,曾建立过国家,出现了统治一切的帝王,从而他们的萨满教中也就有了天神的信仰,在这些民族中,萨满教许多神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逐渐转到一个天神上来",甚而断言:"清初满族的萨满教已是以天神为主的一神教".显然,这些论断认为"天神"  相似文献   

9.
北方民族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以物候确定年岁、季节的自然物候历, 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由于萨满教仪式常常与经济活动的节律相关, 北方民族萨满祭祀的时间、内容和祭祀重心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活动以及物候历的影响, 反映了原始萨满教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黑龙江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为目标,从产生、构成要素和特征3个方面,对嫩江流域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析,在肯定了自然环境是决定这些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强调了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建筑为载体的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建筑的研究成为居住文化研究的核心。本文把CIS(整体识别系统)概念引入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从理念(MI)、行为(BI)和视觉(VI)3个要素阐述了这些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外延,进而分析了该文化的面貌及特征,通过综合设计,形成少数民族文化整体识别系统,为这些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思想与达斡尔族习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习俗文化背后都有很深的宗教思想影响根基。因为信仰观念一旦形成,便会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当时的传统习惯和观念、道德风尚中,以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给后代民族的习俗文化以重要影响。古老的萨满教便是这样深刻地影响着达斡尔民族的。无处不在的萨满文化萨满教因其巫师“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原始宗教。历史上,包括达斡尔在内的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都信仰萨满教,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对萨满教的信仰甚至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以至于今…  相似文献   

12.
周维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166-167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的一种宗教,在萨满教中有一种人是神的代言人,被称为萨满,而萨满需要借助萨满工具来通神祛病消灾,他们通常会穿特制的萨满服饰进行做法,而萨满神帽正是萨满服饰中举足轻重的一项服饰。  相似文献   

13.
陈渺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5):127-131+155
刘锡津是黑龙江走出的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大多数题材选自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作品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纵观他的创作,从未脱离群众,始终扎根民族土壤,以音符记录人民生活,经典作品时至今日仍保持极高的上演率,为北方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刘锡津创作于80年的月琴协奏曲《北方音乐素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刘锡津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中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出发,探索其音乐作品的价值属性,弘扬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的一种宗教,在萨满教中有一种人是神的代言人,被称为萨满,而萨满需要借助萨满工具来通神祛病消灾,他们通常会穿特制的萨满服饰进行做法,而萨满神帽正是萨满服饰中举足轻重的一项服饰。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是满族等北方民族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在"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引导下,萨满教的祭祀形式多样,各氏族、各姓氏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各族姓最初都是由女萨满来进行人与神的沟通.在满族祭祀中,女性同样是最活跃的分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从十七世纪末叶和清代初年,随着中国萨满信仰习俗被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广袤世界同类民俗事象的关注,并在此后的三个世纪中,学者们对萨满世界的考察和研究就从未停止,而且使萨满文化的研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国际上许多学者对萨满习俗的考察和研究,一般归于对“萨满教”(Shamanism)的研究,中国学术界通常也使用“萨满教”一词,但谁都知道,萨满在中国北方诸民族中的传承由来已久,它从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原始的民间崇拜和信仰的产物,其传承和传播完  相似文献   

17.
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萨满舞蹈展现了北方民族萨满教祭祀的面貌,体现了萨满教的多神崇拜观念。本文论述了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在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信仰世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民俗生活中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改革开放后,各地萨满活动和祭祀仪式明显增多。萨满文化对当代人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表现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但在开发利用萨满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护萨满文化的本真性,注重真实,浓缩精华,强调知识性和观赏性,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正确区分萨满祭祀风俗和封建迷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萨满教对中国古代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之 宫廷祭祀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一世的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高句丽、蒙古、 满洲等民族历史上几乎都曾信仰过萨满教。在蒙古帝国、大元帝国以及清王朝的宫廷祭祀中 都有萨满教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在西伯利亚大地上,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着许多民族,他们中的大多数与中国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这些民族的概况,无疑将对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综合研究是有益处的。 一、西伯利亚北方小民族 从乌拉尔山到太平洋的辽阔地区泛称西伯利亚,整个西伯利亚由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