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中国经济的纲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从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出发,既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提高增长的质量,中国经济要选择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展战略;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承继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学习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增长,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依靠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气候变暖的压力、能源枯竭的压力、国际社会压力、战略选择四个方面的挑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选择低碳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确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形式,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炼和升华。它是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助于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它强调必要经济增长速度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公平与效率的“质”的统一、人民群众享有权利的实质性增长、社会建设的多维度展开、和平与发展、参与与共享的国际诉求。“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它正在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生成和逻辑展开,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国情、世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特征与时代主题的反映,又是解决时代主题的重要思路,它准确地切中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发展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就业途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发展经济理论 ,分析了中国国情 ,提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发挥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与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相辅相成。中国应制定混合经济发展战略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社会结构不仅是分析和理解众多社会现象的出发点,也是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传统视角之一。将社会结构分析重新纳入到破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中心范畴,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要求。同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深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其有利于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物质财富.但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结构不合理、个人发展机会不平等、教育职能的缺失等都对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将不利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及稳定.提倡共享发展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不仅利于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稳固社会的和谐,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物质基础.在共享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来说,保持较高的GDP增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持续有所下滑,而现行理论却未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以致于影响到目前及今后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中国GDP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其实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进程规律的必然反映.因此我们应顺应其规律要求,转变发展思路,坚持内需、外需结合拓展,并通过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方式提升GDP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下降,在收入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中,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的这一关系几乎普遍成立。通过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证明了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及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由于就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这一关系是成立的。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会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例外的情况。在对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关系认识的基础上,说明了中国东部地区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可能是由于其进入了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造成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应采取相同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9.
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美丽中国战略是中国响应国际社会呼吁的主动行动,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抉择,是满足中国人民生态需要的重大决策。实施美丽中国战略应当遵循以下路径:一是建立促进生态文明的体制与机制;二是完善绿色经济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三是广泛开拓生态环境项目融资渠道,大力提高生态环境项目投资效率;四是完善有关法律,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管、执法及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美丽中国战略是中国响应国际社会呼吁的主动行动,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抉择,是满足中国人民生态需要的重大决策。实施美丽中国战略应当遵循以下路径:一是建立促进生态文明的体制与机制;二是完善绿色经济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三是广泛开拓生态环境项目融资渠道,大力提高生态环境项目投资效率;四是完善有关法律,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管、执法及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1.
试析布莱尔工党政府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遭受“伊拉克门”事件的重创,布莱尔领导的工党集团仍顺利赢得2005年英国大选,实现了历史性的三连任。工党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其有效地调整了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工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改革支撑了英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增强了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大体上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策是基本成功的,显示出新工党统治集团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促进陕西省"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陕西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内陆省份的特性及近年来较高的投资率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必要性;而陕西省的人口及资源状况、当前的消费率及增长空间等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可能性。陕西经济的发展,要以缩小城乡差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作保证,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对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选取我国1990—2010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这两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对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选取我国1990--2010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这两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7年间的数据,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失调发展转变为低度协调,由颉颃阶段向良性耦合转变。具体来看,社会保险综合评价指标值从2006年的0.101提高到2017年的0.728,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值从2006年的0.074增加到2017年的0.257,尤其是2010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能转换,更为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增长趋势在第二阶段显著高于第一阶段。以上发现为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保险体系并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也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人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一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制度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积极效用,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城镇化发展、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互动机理。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城镇化发展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在城镇化发展程度较好、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经济政策、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招商引资提供支持,为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是 ,让平等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 ,通过信息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践表明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认真研究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加快信息化建设 ,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现状、产生原因、社会后果的分析,指出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尤其中国的通货膨胀除社会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原因外,同中国投资建设大、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特殊社会问题有关。作者认为,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点在于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保持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尽管引爆的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而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据中国实践恰当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