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好的树     
惟俨禅师是唐代的著名高僧。一个春天的早上,惟俨禅师听到两个弟子正在院子里讨论树叶,-一个弟子认为常青的树更好,因为四季常青更有生命力;另一个弟子则认为会落叶的树更好,因为每年都会长出新叶子。  相似文献   

2.
    
张振旭 《可乐》2011,(2):19-19
一位大师生了重病,多方医治,病情不见起色。大师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从众多弟子中挑选出三个人,打算让其中一人接替自己的位子。大师对他们说:"孩子们,我现在要你们去攀登一座大山。这座大山非同寻常,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最难逾越的地方,然后回来告诉我你们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3.
不淋一人     
有一天,禅师把他的3个弟子叫到身边,然后写了一句诗: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然后他对弟子说:“为什么‘不淋一人’呢?”第一个弟子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肯定是因为那个淋雨的人穿着雨衣。”另外一个弟子说:“他说得不对,答案不可能那么简单。我想那肯定是一场局部阵雨,所以两个人都走在雨地里,才会有一个人淋不到雨。”  相似文献   

4.
一子贡是孔子称赞的弟子一般人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名七十七人,并说“受业身通者七十七,皆异能之士也。”司马迁认为孔子弟子中有奇才异能之士七十七人。这七十七人中谁是最杰出的拔尖人物呢?孔子最称赞颜回,但颜回死的早,没有什么成就。孔子死后,子夏教于西河,传授孔子学术,魏文候还以师事之,并咨问国政。《论语》一书中也说孔子弟子中“文学”方面(即学术方面)首推子游、子夏。可是《论语》中孔子对子夏的教导,有两处值得注意:一处是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  相似文献   

5.
锦句     
《人生与伴侣》2014,(10):54-54
★“我爱你”是三个字,三个字组成最复杂的一句话。 有些人藏在心里,有些人脱口而出。也许有人曾静静地看着你:可不可以等等我,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说服自己,等我爬上悬崖,等我缝好胸腔来看你: 可是全世界没有人在等,是这样的,一等,雨水将落满单行道,找不到正确的路标。一等,生命将写满错别字,看不到华美的封面。 全世界都不知道谁在等谁.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7,(9)
两辆汽车并排停着,引擎已被发动,吉姆和布兹各自钻进一辆车。关上车门,将油门一踩到底,两辆车风驰电掣般地冲向悬崖。眼看到了悬崖边,幽深的峡谷已出现在两人眼前,最后抉择的时间到了——他们必须在车子坠入深渊前跳出驾驶室。  相似文献   

7.
穆子 《中华魂》2014,(3):29-29
正"我最喜欢听真话,可现在很难听到真话了",常听到有领导这样说。这既是一种表白,也是一种抱怨。听不到真话,怨谁呢?话说袁世凯得势后,一心想复辟帝制。攀附阿谀之人络绎不绝,迎合奉承之人门庭若市,上下左右都顺杆儿爬,听到的遍地都是拥戴之声。连举旗造反的云南,也发来  相似文献   

8.
用人与用力     
孔子的学生鲁国人宓子贱曾经担任单父的地方官。据说他走出官署都不多,整天弹琴,显得非常悠闲。尽管如此,这里却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古人赞之为鸣琴而治。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巫马期接替了宓子  相似文献   

9.
《左传》的作者是谁,自汉司马迁始,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但至今尚未得出满意的结论。这里就历代争议的情况先作个简单的介绍。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主张左丘明传《春秋》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按:  相似文献   

10.
"君子"概念起源较早,经过孔子的阐发,基本定型为对有道德修养之人的称谓,成为儒家理想人格。《吕氏春秋》广泛采撷了诸子各家思想的精华,是先秦时期最后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对君主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全书通过称引《诗经》中"君子"的作为,为统治者树立了榜样;沿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描写方式,使"君子"的内涵更加明晰;引述孔门弟子及其他君子的事迹,完善了对君子理想人格的构建。《吕氏春秋》延续了历史上"君子"的含义,"君子"在书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君主;二是指有位又有德者;三是指有道德修为之人。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在刻画原初状态中的立约人时,给出了两种形象:其一为理性之人的形象,其二为明理之人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是截然不同的。明理之人具有公平感,关心自己的行为能否面向他人得到证成,希望以人们无法合理拒斥或可以合理期待人们都会同意的原则来证成自己的行为,理性之人却不具备公平感,欠缺相应的欲望和动机。面对这种内在的不一致,罗尔斯需要做出选择。他会选择以理性之人来界定立约人,抹除与这一界定不相容的有关论述,因为这种选择不会使其正义理论经受颠覆性的改变。可这种选择未必是合理的。以明理之人还是理性之人来界定立约人关涉契约理论的合适出发点,关涉确定道德原则的恰当视角,影响重大。至少可以说,明理之人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值得罗尔斯严肃对待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韩愈二题     
论文涉及到有关韩愈的两个问题。一是考证《与张徐州荐薛公达书》的作者。从薛公达的事迹、言行文风和此文的风格来看,此文应为韩愈作。二是对李翱是否是“韩门弟子”作辨析。从韩、李二人的平等关系、李翱对韩愈的称呼等方面来看,李翱不应为“韩门弟子”。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7):57
一天,妈妈给女儿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母亲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决定谁和我结婚,你爸爸和我的一个情人决斗。"女儿羡慕的说:"真是太浪漫了,爸爸一定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吧。"母亲说:"不,你爸爸输了,因为他们俩人约定谁输了谁娶我。"不是亲生的悬崖上一只小老鼠挥舞着短短的前爪,一次又一次跳下去,努力学习飞翔。旁边母蝙蝠看着它摔的头破血流,忧心忡忡的对公蝙蝠说:它爹,咱要不  相似文献   

14.
“财政悬崖”(“Fiscal cliff”),一个金融术语,它雄踞美国《时代》周刊2012年十大流行词榜首.它进入世界大众视野也一年有余,期间它是各大媒体的焦点.对于其来源,其实可以追溯到120年前的《芝加哥论坛报》,是伯南克首创,媒体以讹传讹,尽信不如不信.它意义重大,相关定义大同小异.“财政悬崖”流行后,衍生出“货币政策悬崖”等“悬崖”.作为一个术语、一个典故,它有远大前程还是逐渐消失在地平线?  相似文献   

15.
在西非国家马里,尼日尔河的河湾处,居住着一个名叫多贡的黑人土著民族。但凡来此游览的游人,大概都是为了两点:一是峭壁,二是多贡人的面具舞。前不久,我怀着对多贡族的好奇,乘小型飞机在空中摇摇晃晃地飞行了40分钟,接着又经历了两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后,终于来到多贡族人居住的邦贾加拉悬崖。在这悬崖峭壁间,布满了多贡族的尖顶泥屋,层层叠叠,如蜂窝一般。悬崖上几乎没有路,只能手脚并用踩着石  相似文献   

16.
池田大作“地球市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智慧之人”、“勇敢之人”、“慈悲之人”。“地球市民”的教育,一是要有“相信人的潜在的可能性”的慈爱,二是要督促“自己自觉无可替换的使命感”,三是要以身试教。  相似文献   

17.
谁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或者说,谁对作品意义拥有"精神产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并深入地认识文学的本质特征.以下,我们拟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若不给自已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力发挥的藩篱。有个企业的老板对他的三个部下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沟通。他带着自己的爱犬“贝贝”和他的三个部下甲、乙、丙来到一座高山的悬崖边上。悬崖边的对面是另一座山的山顶,这山与山之间隔着相当  相似文献   

19.
师道的重量     
<正>蒋天枢(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受托之人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天台宗高僧受登住杭州天溪大觉寺三十七年,世称"天溪和尚"。天溪受登及其弟子在明末清初天台宗的弘传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受登非智旭嫡传弟子,而是桐溪雪松正性的弟子。受登被看作智旭的弟子,源于灵耀的含混表述。智旭有弟子性旦。性旦早逝,无弟子可传,于是将衣钵托天溪代传,天溪受登后将性旦的衣钵传给自己的徒弟等庵代继。等庵长期住于智觉教寺。受登现存《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药师三昧行法》一卷四种。受登弟子众多,最重要的法嗣是灵乘、灵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