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杰 《学术交流》2012,(6):178-181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既推动了文学领域思想及形式的变革,也推动了整个社会政治及生活的变革,对俄罗斯影响深远。后现代派作家通过全新的创作手法把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移入俄罗斯社会,打破了多年俄罗斯文坛单一、僵化的思维范式。白银时代文学和前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而怪诞风格、互文戏仿和杂糅等个性十足的艺术特色,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加凸显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伊·谢·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年了,而专家们对伟大作家创作研究的兴趣仍与日俱增。现阶段苏联文学界在屠格涅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居首位的重要成果就是屠格涅夫作品和书信全集,这部有价值的全集是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负责组织编辑的,主编是.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为了编好这部巨著做了大量目录检索和系统分编工作,专门前往巴黎国家图书馆查对现存的屠格涅夫手稿和信件,整理出《贵族之家》、《父与子》、《烟》、  相似文献   

3.
后现实主义文学,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当代俄罗斯文坛上发育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她已覆盖自"30后"至"80后"好几代俄罗斯作家,呈现出一拨又一拨且有多种类型的艺术探索,显示出独特的哲学取向与美学追求、艺术定位与诗学特征,已然构成当代俄罗斯文学中一种有气势成气象的文学思潮,而在实现着其对"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双重超越。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范式,它拥有独具的世界观、独特的人生观、独到的意义观。既反思记忆中的历史又直面当下现实的文学叙写,既有所解构也有所建构的艺术写生,在生动地体现其别具一格而新人耳目的探索路向,在深刻地展现其积极介入当下现实生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浅谈屠格涅夫小说的爱情描写邹丽娟彪炳于19世纪俄罗斯文坛星空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对我国众多优秀作家产生深刻影响的俄国作家之一。郁达夫说:"在许多古今大小的外国作家里面,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同他作品...  相似文献   

5.
一切艺术,甚至最现实主义的艺术,都不可能没有象征和象征主义形象性的构成。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一向以丰富的现实主义为人称道,实际上却具有极深的象征和象征主义内涵。在表达自己对一系列重大哲学、历史问题的思考时,诗人借助的是对一个普通人不幸遭遇的直白、平实而又生动具体的抒写,同时把极强的象征意义灌注到作品和形象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一个普通的人间悲剧获取了多种象征意义,上升到深邃的哲理高度,同时也为我们审视其他俄罗斯文学作品提供了视角与思维走向。事实上,俄罗斯文学拥有悠久的象征主义文学传统,在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形成之前,许多俄罗斯文学家已创作出艺术构思独特且具有相当深厚的象征主义意蕴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研究俄罗斯文学时应当注意的  相似文献   

6.
19世纪40年代,自然派登上俄国文学舞台,一批年轻作家在果戈理和别林斯基美学纲领的指导下共同抨击着当时黑暗的俄国社会.自然派的创作延续并发展了源自18世纪的俄国启蒙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巩固了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地位,使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俄国文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英国当代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戴维·洛奇的新作<作者,作者>在创作风格上与以往有了较大的变化,有机地糅合了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作者,作者>时空线索清晰,故事情节常连贯,同时融入了自省的元小说特点,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情节的形式更新.该小说对人物的刻画鲜明而真实,在主题方面强调真实和意义,虽然加入了戏仿和体裁兼容等后现代主义手法,但总体上是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洛奇创作<作者,作者>意在说明小说既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要体现出当代小说创作的新技巧,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并不排斥,可以有机地结合,创造出新的小说道路.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作为英国小说的优秀传统,20世纪以前基本上主导着英国小说创作主流。18世纪的笛福、菲尔丁和19世纪的狄更斯、萨克雷等都以他们不朽现实主义杰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仍有萧伯纳、哈代、高尔斯华馁和贝内特等文学大家的作品继续为现实主义的宝库增添瑰宝,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在西方的迅速蔓延,一时创作界趋之若鹜。在现代主义铺天盖地的声势中,现实主义小说很快便隐退成了非主流文学。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开始严肃地思索生存的意义,并且用批…  相似文献   

9.
“五四”前后,随着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各种文学流派纷至沓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回响。其中尤以现实主义流派为甚,并很快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流。鲁迅,则是这股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最杰出代表。因此,进一步探讨鲁迅那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内容和特点,便不仅有助于理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而且也将有助于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现象。一、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0.
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忠实地继承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等前辈的现实主义传统,密切关注俄国当代的一切社会现象和俄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以他那艺术的和政治的嗅觉敏锐地感觉到俄国社会生活脉搏的跳动,并善于“立刻反映刚刚在优秀人物的意识中产生的任何一种高尚思想和正直感情”①,“在自己的作品里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来”②。在《前夜》发表之后,屠格涅夫虽然退出了《现代人》,断绝了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友谊。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直在认真地思考着塑造当代正面人物形象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11.
一伊阿努斯文化古罗马神话中有—个双面神伊阿努斯,他以前后的两副面孔。终结了过去而又启示了未来,成为划分两段漫长时限的界标。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伊阿努斯精神的时候,我们就站在了历史的分界限上,乔伊斯作为“标志着人类意识新阶段的伟大诗人”,他宣告了19世纪末日的到来和20世纪欧洲意识流小说文学的诞生,从而成为欧洲现代文学史上划分两个时代的里程碑和艺术中的“伊阿努斯之神”。乔伊斯植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土壤,早年深受易卜生和契诃夫等现实主义大师的影响,后来经过刻意开拓创新,汲取了当时的心理学、美学和哲学的思想成果,在英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基础上,完成了他由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创作风格的过渡。他通过《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这样一个创作系列形成了由写实小说家向意识流小说家转变的创作轨迹。并以辉煌的创作成就和登峰造极的意义,划分和联系了英国传统文学和意识流文学这两个创作时代。正如庞德和艾略特认为的那样,《尤利西斯》是《荒  相似文献   

12.
杨雷 《学术交流》2008,(5):170-172
反乌托邦文学作为文学园地的一支奇葩,一直游离在批判现实主义的边缘.其体裁有几大典型特征,即作品主人公的亲历性,人的异化及双重人格,作品的时间纬度和空间维度,反讽和悖论的运用等.俄罗斯当代作家尤·科兹洛夫用其倾心力作<夜猎>多层次、多视角地图解了反乌托邦文学的上述特征,勾画了未来世界的全景图.他带我们摒弃了乌托邦虚幻的理想王国,指引我们披荆斩棘穿越反乌托邦的黑客帝国,顽强地奔向人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杰出的讽刺作家。在他的创作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广大人民的苦难、希望和反抗,揭露了美国皇族的拜金主义,种族企视,虚伪的民主自由和伪善的道德。他是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进步文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本文拟就马克·吐温及其创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4.
论现实主义作为一个体系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古今中外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有关实际,特别是我国新时期文学的某些作品,认为判断具体作品是否是现实主义的,不能根据单项尺度,而要综合多项因素。这是因为现实主义是一个由多项相关性与互为制约的因素所构成的创作体系。作者认为,构成现实主义创作体系的主要因素:(1)现实主义的艺术认识论——强调文学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忧患意识、艺术功利性、艺术客观性和时代的普遍意义等;(2)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包括理性意识、情感流向、心理沉浮和意志等;(3)现实主义题材选择——强调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等;(4)现实主义的物化方式——以“再现性形式”为主,又吸收“表现性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确认现实主义仍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主潮基础上,认为现实主义理想形态,由其创作原则所规定,即是通过直面、揭示、批判、肯否特定现实对象的自身过程中来间接地传达创作主体的理想,在描述现实的本身中来超越现实而传递主体的情思。在当代现实主义作品中出现了两种理想形态:一是非现实主义的虚幻的理想形态,其理想呈现出脱离文本内容、组织的逻辑进程而割裂性的存在,表现着逃避现实矛盾而遁入心灵慰藉的倾向,是传统的“大团圆”理想模式的呈现;二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想走向,它能够充分地强化现实主义的精神实质,能够清醒地认识现实,把握生活,在批判了现实的缺憾中使主体的理想得以升华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战迪 《学习与探索》2023,(9):142-148+2
数字时代,众多视听文化文本不约而同地将现实主义取向作为基本的创作架构和风格基调,续写和改写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依循从照相现实主义到感知现实主义、合成现实主义,乃至正在研发和成熟过程中的超级现实主义的变迁路径可以发现,无论具体表达形式如何变奏,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充满韧性和弹性的创作观念拥有着强大的包容性、辐射性和衍生力,因而,我们就有理由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以现实主义的眼光追溯过去,把握当下,构想未来,不断丰富现实主义的时代意涵。  相似文献   

17.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7,(1):174-177
青年女作家池莉之所以引起当代文学评论家的注目,就在于她的小说创作诱发了“新写实主义”的文学潮流。在分析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后,可以发现,池莉的”新写实”小说既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又有别于现实主义创作流派,在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叙述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池莉用平民意识关注现实生活,描写世俗百姓在物欲压抑下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苦闷,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袁红涛 《唐都学刊》2003,19(2):31-34
同是陕西作家奉献给当代文坛的三部现实主义力作 ,从《创业史》到《平凡的世界》 ,到《白鹿原》 ,其艺术风貌却有很大差异。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反映与作家看取现实的角度 ,与作家对政治、人性乃至历史等“现实”形态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密切相关。作家身处的文学时代变化了 ,作家的“现实观”改变了 ,“现实主义”的创作就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同时在经典文本的歧义和缝隙之间也显示了现实主义生生不息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王嘉良 《浙江学刊》2005,3(5):62-68
心理体验现实主义作为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的一种重要形态,是在审视现实主义文学自身缺失的背景中形成.其强调创作主体的作用,重视作家主体的深层心理体验在创作中的运用,深化对现实中的"人"的认知与把握,显示出现实主义的独创性.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形态,汲取其有益经验,对丰富与深化现实主义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学尽管只有二百年左右的发展历史,有过不同特征的不同发展阶段,但美国文学史的新生面,可说是从美西战争开始,而以美国一九一七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这个阶段有相当数量的反帝作品(包括政论文学)出现,进一步确立了批判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九世纪中末叶以来的作家如马克·吐温、艾·贝拉米、赫·加兰、斯·克莱恩、弗·诺里斯,甚至包括早期的亨·詹姆斯等,都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胜利,作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和贡献。至于二十世纪初的作家如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塞、厄普顿·辛克莱的作品,则把美国文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