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已于4月8日在南京成立。出席会议的第一批会员共32人。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会,建立了组织机构。同时也交流了学术论文20多篇。会议首先由南京大学经济系王心恒同志报告了这次会议的筹备经过。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是从去年5月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筹备会议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教学会议的推动和影响下开始酝酿。由南京大学经济系、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南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毕生精力写成的划时代巨著,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打碎旧世界和建立共户主义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需要我们好好掌握和运用,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蕴藏了无数瑰宝和各种学科的丰富知识,有待我们大力开掘。广泛开展对《资本论》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前年底发表的成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倡议书中的一段话。它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研究《资本论》、运用《资本论》的重要意义。 现在,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已正式成立了。它在推动全国《资本论》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深入开展《资本论》的学术研究方面,必将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前,即在1919年,李大钊同志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首次在我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此后有一些人将《资本论》的某些篇章在我国翻译出版。至于《资本论》全书,则是在1939年秋经郭大力、王亚南两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将其翻译后由“读书生活书店”出版。《资本论》在我国的翻译出版,使我国人民获得了全面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机会,同时,对我国经济科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资本论》不仅能在经济理论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兴起、建成的客观历史进程;同时还能指导我们在思想上、学风上和生活上进行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列宁指出:《资本论》、是“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一种(而且是最复杂的一种)社会形态的模范”。它不仅是“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献”,而且把“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显然,在人类思想史逶迤延伸的山脉中,《资本论》是无可比肩而立的群山之巅。《资本论》问世之后,介绍这部科学巨著的各种读物,诸如《通俗资本论》、《资本论概要》、《资本论浅说》、《资本论大纲》等等,也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南京举行了第四次讨论会。出席会议的共有六十多人,这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传达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的精神;二是就《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展开学术讨论;三是进行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杜闻贞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指出了中心议题和三  相似文献   

6.
自马克思《资本论》问世之后,《资本论》的方法就为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诚实的学者所赞扬和研究,并且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但是,围绕着《资本论》的方法问题,存在着尖锐的斗争。一些不了解马克思理论的人,对它有过误解;而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者总想通过曲解、否定马克思的科学方法,从而否定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得出的科学结论。资产阶级的这种攻击毫不奇怪,问题是有的自称要发展《资本论》的同志,竟然提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取的方法基本上是‘静态分析’,因而不免有局限性”的错误观念,对此需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这部巨著,艰深难学。本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资本论》的结构做了深入浅出、具体详明的介绍,把《资本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说明方法与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把各卷的不同重点与全书总体联系起来加以阐述,遇有争论、疑难之处,则表达了作者独立的见解,对学习《资本论》的方法,也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很值得学习与研究《资本论》的同志一读。原文较长,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著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历来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资本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探讨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是,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应当是在认真学习领会《资本论》精神的基础下,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探讨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得出新结论;而不能是在新的情况出现后,没有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就去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结论。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的必要,是来自客观条件的新发展、新变化,来自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而不能通过寻找《资本论》的“局限性”,发现它的“缺点”,并断言这里“未必能够成立”、那里又“不免”有误,来证明《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当然,《资本论》中的个别具体结论,由于客观经  相似文献   

9.
熊映梧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的论文。读后使人感到,文章虽在有的地方是“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但文章的第二部分却在许多地方误解了《资本论》。熊文共三大部分,以下按次谈谈我的观感。  相似文献   

10.
三月九日至十二日,宁夏第一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暨宁夏《资本论》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银川举行。这次大会,是宁夏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上,与会代表听取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全国《资本论》学术讨论会精神的传达;以会员提交大会的十六篇论文为重点,围绕《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讨论,交流了学  相似文献   

11.
<正> 胡乔木同志在其重要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中,区分了马克思在他创立马克思主义以前和以后使用异化概念的两种很不相同的情况,说明了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只是“把异化作为表述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某些特定现象(包括某些规律性现象)的概念”。这个论述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使用异化概念的情况完全符合。一、《资本论》中的“异化”是表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定现象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使用过异化概念,但只要仔细推敲就不难看出,它们都是用在  相似文献   

12.
1866年 1月 马克思从一月一日到月底埋头于《资本论》誊写和文字上润饰工作,并开始准备《资本论》的付印工作。 1月底—3月初 马克思由于紧张写作《资本论》而患重病。随着健康的恢复,他又继续第一卷的手稿工作,从历史角度对工作日一章进行了加工。 2月13日左右 马克思依照恩格斯的建议,决定首先发表《资本论》第一卷。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这并不是因为他把生产力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必须结合着生产力进行。他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必需的限度内,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但是,“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  相似文献   

14.
读了高凤歧同志《论(资本论)中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文(见《河北学刊》1983年第一期),颇受启发,但对文中提出“做为《资本论》起点的商品,只能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的见解,不能苟同。由于弄清楚作为《资本论》理论起点的商品性质这个问题,不但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对《资本论》理论体系的理解。因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高凤歧和其他同志讨论,请教。 我认为作为《资本论》理论起点的商品(即第一卷第一篇所研究的商品),其性质不能是资本主义的商品,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到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商品是具有特殊经济规定性的商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多次指出资本主义商品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商品,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是资本的产品。这种商品,《资本论》简称之为商品资本或“商品产品”,用符号 W’表示。作为资本主义商品,从逻辑上或历史上讲,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马克思说:“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世界上出现了不少的《资本论》入门书。这些著作也还是较精深的专著,难以为没有相当的预备知识的读者所理解。日本的剧作家、评论家阪本胜根据《资本论》第一卷改编的剧本《资本论·戏剧》以舞台剧的样式,用细致的、直观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把《资本论》中艰深的理论加以艺术加工,将抽象的《资本论》变为形象的,“活生生的、行为化的《资本论》”,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方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人们就很关注《资本论》中所应用的方法,短短几年,就已发表了“各种互相矛盾的评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评析。一百多年来,关于《资本论》方法的争论一直绵延不绝,我国学术界也存在多种歧见。下面笔者扼要介绍国内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论的若干观点,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方家。究竟什么是《资本论》的方法?我国学术界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中山大学的刘景象教授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出:“如果…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概括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其中包括不少有关生产力的精辟论述。本文想对《资本论》中有关生产力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生产力是《资本论》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有的同志说,马克思这里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指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看这种解释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第一,把这段话里的“生产方式”说成是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的总和),就会使这句话变得文理不通、不合逻辑。且马克思紧接着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资本论〉导读》(以下简称《导读》)是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殿荒博士在多年本科生和研究生《资本论》课程教学与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包括《资本论》解说和《资本论》研究两大部分。《资本论》解说部分对《资本论》第1、2、3卷的有关背景、结构与体系、基本内容顺次解说,分为12讲;《资本论》研究部分分析了《资本论》体系中最疑难、最重点的几个问题,分为8讲。该书具有作为一部好书的基本优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言简意赅,解说全面,重点突出等等。第一,解说部分简明扼要,忠实于原著,有利于有效学习和准确…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志认为“异化”不仅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概念,而且在其成熟的科学著作《资本论》中亦未放弃这个思想,并且马克思按照劳动异化这一条思路,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了《资本论》。因此,异化在《资本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基本经济范畴。为了辨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将《资本论》中使用“异化”概念的地方一一列出,加以分析,然后再得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争已有几十年了。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句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8页)1982年第7期《江汉论坛》刊载了许精德同志的文章《对<资本论>中一句译文的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对这句话又提出新的见解,认为这句话中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应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