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源于毛泽东思想并为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理论则又是对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肯定和继承,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的求是思想又主要表现在主体功能论上。“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求是思想的主体功能论的最通俗的表述。这里大有学问。因此,我这篇拙文,就从“猫论”说起。一、“猫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对事物主体功能的要求“猫论”是邓小平同志在6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1961年,经过大跃进的折腾,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管理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内涵。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其一,人民群众是管理的主体;其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主体论的管理模式;其三,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是主体论的管理模式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管理理论及领导艺术是中国本土产生的现代管理思想的杰出典范.在现代管理遭遇伦理危机及人性化诘难的背景下,深入考察邓小平管理思想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意蕴,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扬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精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邓小平的人本管理思想蕴含着“人性解放”的后现代思想;邓小平的服务型领导观则契合了后现代“主体离心化”的要求;邓小平对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则体现了神圣观念在管理中的后现代“返魅”.  相似文献   

5.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这一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强化了这一思想 ,他充分尊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体 ,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安定团结的主体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首先从科学界定“人民”的内涵和外延开始 ,对“人民”做出了科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毛泽东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恩想渊源,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把握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历史地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外交”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内容和特征的总括。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贯穿始终的主题。从“发展”这一本质内容出发,分析邓小平关于发展方法、发展目标及发展主体培养等思想,是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的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思想。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运大论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精辟见解。这些思想是:1.邓小平提出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标准应是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判断的主体是各国党和人民。2.邓小平提出“一风吹”“一切向前看”作为处理与兄弟党和国家关系的原则,对各国党认识上的分歧提出“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3.“邓小平提出搞好自己国家的发展,是对国际共运、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对我国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方针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建国前张闻天就提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和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发展的思想,当时毛泽东、刘少奇肯定并接受了这一思想。建国后毛泽东在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主张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运用于实践,一度使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思想,“十四大”正式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不搞争论”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 ,但对这一思想也不可持教条主义的理解。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思想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它主要指 :要试验的东西“不搞争论” ;被确定了的政治路线“不搞争论” ;国与国、党与党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搞争论” ;解决国际争端“不搞争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在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支撑点,概括为“三个面向”论、“两个尊重”论、“教育方向”论、“四有”论。此四论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如果说“实事求事”是邓小平的思想的精髓,那么,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思想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试验思想中的思维方法李业杰,赵斌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实际上是一次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试验,试验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从思维方法角度研究邓小平的试验思想,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5.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李光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  相似文献   

16.
李永超 《南都学坛》2000,20(1):58-60
邓小平改革风险观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萌芽、提出,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断深入而丰富、完善,是邓小平自身丰富经历、优良理论素养的凝聚、结晶。纵观邓小平改革风险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其一,增强主体能动性是形成的哲学基础;其二,冲破思想禁区是形成的思想根源;其三,倡导改革开放试验是形成的实践依据;其四具备优秀的个人品格是形成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倡导者、支持者和领导者。他在总结中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农”思想。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关于农业发展的主体、关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于农业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本框架。我们应以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指导,努力探寻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新思路,即加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思想徐久刚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贯串全书的主线之一。学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紧紧把握这一主线,了解和掌握邓小平关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却大量论述了与知识经济相符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理论核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主攻方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政策导向,“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是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在《邓小平文选》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当前特别需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他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观。“三个面向”不是相互割裂的三个东西,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其基础、前提和核心。“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精髓。高等学校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有着更为直接、更为紧迫的意义。落实的关键是:高等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高等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糊涂观念;高等教育落实“三个面向”,需要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