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所谓民主政治,是指“由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或称“人民大众的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由于阶级性质不同,民主政治的性质也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由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下面以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依据,就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条件、特点和趋势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就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仅是指政体,而且首先是指国体,即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平常我们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民主权利等,都是从民主的上述含义派生出来的。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就无所谓民主。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才出现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过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和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民主,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  相似文献   

3.
<正> 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着手。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和发展 世界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民主,都只有当它成为国家制度后才能真正实现。一切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最终都表现为变革旧的国家制度并建立新的国家制度的斗争。要变革制度.要求改造社会的阶级和集团就先要提出自己的民主要求,然后组织群众,开展斗争,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并借助新政权,把自己的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把自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 ,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的兴起和发展 ,不仅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而且创新了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思想 ,其实践意义和理论启示、理论借鉴、理论幅射作用不可估量。一、实行村民自治 ,扩大基层民主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民主政治 ,即承认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组织国家权力的政治 ,换句话说 ,也就是管理国家的权力由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享有的一种政治制度。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工人阶级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不能一概否认民主在剥削制度下的存在性,恰恰是由于民主在一定范围内专属于统治阶级,因此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作为基本要义的民主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替而改变和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也是近代在追求理想社会制度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民主问题是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得很乱的一个问题,有认真澄清的必要. (一)民主的含义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指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政治权力;其次,又是一种社会形式,指维护和调节居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集团内部平等关系的管理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着重揭示和阐述的是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阶级实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则  相似文献   

7.
马列主义认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说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是同工人阶级势不两立的敌对阶级,因而社会主义的法是不能反映其意志的。但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其特殊性,它是人民的一部分。那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之前这一时期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否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意志呢?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它的根本内容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共同对生产资料享有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这种民主与历史上归少数剥削阶级所享有的民主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其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革命改造,以达到消灭阶级、实现人类最后解放的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国家的实质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 ,对内民主、对被统治者实行专政 ,以建立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秩序。民主既是调整内部利益关系的工具 ,也是一种国家统治的形式。但是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 ,对于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作用 ,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存在偏差 ,在实践上出现忽视民主、集权专断 ,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 ,如何认识民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并在实践中贯彻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段话清楚地表明,民主、法制与政治体制之间具有紧密内在联系。只有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才有可能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才有可能把政治体制改革搞好。 (一) 民主的含义 民主的本来意义是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意志,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体现。这就是民主制,它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通过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亦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美国实行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下面试对这两种不同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古代中国的超强制政治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五 《江汉论坛》2004,4(1):19-23
国家的政治统治,无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然而中国从奴隶制诞生,至中国封建社会瓦解,其国家政治实践,根本就没有提供出“民主”和“专政”的观念。中国这一特殊的东方政治共同体,其内在的政治统治方式和运行机制,在国家制度的民主建设上,在法制的实践历史上,都与中国超强制政治统治连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法的基本作用,概括地讲,就是建立、保护、巩固、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这个作用,通过对敌对阶级的专政和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来实现。也就是说,反映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法,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阶级专政的锐利武器而存在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法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是相互联系的。如果统治阶级只有对敌对阶级的专政,而没有对内部的民主,就不能及时、正确地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矛盾,其统治地位就得不到巩固,专政就得不到保障,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得到保护、巩  相似文献   

14.
陈政绍 《南方论刊》2014,(10):35-37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只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国家政权是由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组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法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凡重大问题的决策,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相似文献   

15.
于大水 《齐鲁学刊》2001,49(5):103-106
纵观人类法治发展的历史,法治的现代化过程也是政治的民主化过程。现代法治的本质是政治民主,民主政治是现代法治的政法基础。法治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的民主化水平。我国的法治现代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民主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于“三权分立”,但还不完善。关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研究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什么?理论界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我们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这个概念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所谓国家制度,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国体(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政体(政治制度)。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曾尖锐地批判了那些不懂得“民主也是国家”的糊涂人,并明确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讲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在社会关系方面获得彻底解放,为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创造了前提条件,把民主的发展推进到了崭新的阶段,不仅在质态上区别于以往各种历史类型的民主,而且在历史进程中高于以往一切历史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文化还不发达,人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发挥仍有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素质的限制,政治上的民主也还谈不上成熟。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民主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民主政治的建设有个历史过程。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法,是反映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由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的更替,法经历了从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的法到社会主义的法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要制定系统、完整的行政法规,使行政管理真正成为法律管理,真正做到在行政管理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下面仅就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应该加强那些方面的行政立法问题,进行探讨。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从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来看。行政管理同其它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行政管理是一种国家管理。在现代国家里,这种管理又必然是法律管理。因为,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统治阶级为了完成阶级专政和管理国家的使命,必须使自己的意志通过法律形式表现为国家意志,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从而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效力。行政管理法规是国家关于社会管理意志的表现形式,它同样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必须为一切行政管理活动所遵行。因此,行政管理必然是一种法律管理。这种法律的管理将保护统治阶级社会管理意志的实现,保证国家行政管  相似文献   

20.
一、民主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这个制度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地表现为人民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民主的最初含义就是“多数人的权利”、“多数人的统治”。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做统治者、少数人为被统治者,或者由多数人管理少数人,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便演变成为按多数人意志决策、办事。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与作为管理体制的民主的悖论:作为国家制度,人民是统治者;作为管理体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是被管理者。并且,政治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决策,事实上都是由少数人作出的。即使是我国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