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上市公司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股份公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上市,成为上市公司。而能否正确处理好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对于股份公司能否上市及上市后经营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法律对上市公司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进行规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保障上市公司的合法利益,更在于还可以公平地维护全体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和境外股东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关联交易中,关联人往往会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或重要影响力,从事损害公司、公司的中小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活动,因此,国外很重视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我国现行《公司法》有关关联交易的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集中表现在控股股东通过与公司发生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法中解决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法律对策可以一分为二,我们分别将其称之为"规制型策略"与"治理型策略".我国目前规制控制股东交易的公司法规范在这两方面尚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将从立法论与解释论两个角度分析、检讨公司法规范对控制股东交易的规制与救济.  相似文献   

4.
田春雷  耿程 《理论界》2009,(4):87-88
重大关联交易牵扯各方的重大利益,各国一般都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特殊规制。明确重大关联交易的法律认定标准是法律进行具体规制的必要前提。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法律认定标准进行梳理后,针对关联交易现象,应适当降低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采用交易额与百分比的选择性标准,而不是采取交易额与百分比并用性标准。  相似文献   

5.
李莉 《东岳论丛》2012,(3):164-168
非公司关联交易是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关联交易的治理是各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律体系的不完备性为证券市场中政府监管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近年来,我国证监会、财政部等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政策法规。其所涵盖的监管措施主要集中于:名称界定、价格规制、数量规制、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违规措施等几大方面。将关联交易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同第一大股东关联交易发生额与监管程度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资金借出及净借出的数额与监管程度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在监管环境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关联交易依然是上市公司及其控制股东偏好的交易方式,关联交易监管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的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许多规范文件对关联交易进行限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动因仍十分充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数额和件数一直居高不下。关联交易的危害性已经大于有利的一面。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必须对上市关联交易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明确关联人和关联行为的界定、确定关联人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7.
董安生  何以 《理论界》2012,(10):59-62
英美法公司法中的实质公平原则在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救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公平关联交易的赔偿问题,从实质公平原则的角度出发,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例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制以第三人替代规则、专业人员审计评估规则、商业判断规则作为行之有效的判断标准。对实质公平原则的法律适用应以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细化,以指导公司实务与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碳交易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仅《京都议定书》第12条所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适用于我国的碳交易机制.我国目前规范碳交易市场的仅有少量的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地方规范性文件,尚无真正意义上规范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高层次的法律.作为一种新型交易形式,我国目前对碳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的研究并不深入.依实践之需,我国现行碳交易法规政策应当改变以政策为主的规范形式,确定碳排放交易法律规制基本框架;以强制性立法的方式将自愿交易纳入规制对象,并完善配套相关政策、法制,切实促进碳交易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帆 《兰州学刊》2004,(5):169-171,123
本文以三则案例展开,阐述了跨国公司并购或控股形成关联企业的经济学理论,比较了各国对关联企业控股股东的法律规制,并详细介绍了三种保护从属公司及少数股东的法律制度,最后对我国立法作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红 《天府新论》2004,(Z2):191-192
法律对关联交易问题进行规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上市公司的合法利益,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公平的维护全体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和境外股东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演进的产物,公司控制权已经逐渐类型化为绝对控制权、相对控制权和实质上的控制权这三种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权利.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平衡控制股东与非控制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控制权私人利益受到了更多关注.控制权私人利益是控制性股东通过行使控制权而获得的中小股东不能分享的私人的利益,对控制权溢价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控制权私人利益的客观存在和经济价值.控制权私人利益包括非正当性利益和部分正当所得,其中非正当性利益主要通过关联交易、自我交易、内幕交易、溢价出售等方式实现.对控制权私人利益的法律规制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谢欣  王向阳 《理论界》2010,(9):68-69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法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影响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建议规定有关侵权人的连带责任、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进一步完善证券法,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非公平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之际,内幕交易也正以超乎寻常的频率发生.积年经验给我们的认知是,内幕交易常常伴随着股东非法牟利、债权人利益及小股东利益受损.在对内幕交易本质探究的过程中虽存在着数个试图为内幕交易"正名"之声,然而内幕交易下债权人及相关利益者利益受损的事实残酷地验证了内幕交易的"罪证".内幕交易所可能产生的收益不成比例的远远高于其产生的成本,债权人极少有在公司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下能够切实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面对监管机制与违法者之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不间断博弈过程中,手段翻新、招式多样的内幕交易行为迫使相对进步缓慢的法律监管亟需积极应对,以规制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利益的驱动产生了关联交易,关联人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回报,通过多种模式在关联公司间进行利益移转,在关联人与股东、债权人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法律需衡平关联交易的各方利益,关注利益冲突的模式、利益转移的形态和利益衡平的规则,通过法人格否认制度、衡平居次制度和规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我交易的措施,来校正失衡的利益公平。  相似文献   

15.
法律对关联交易问题进行规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障上市公司的合法利益 ,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公平的维护全体股东 ,尤其是小股东和境外股东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6.
冀运福 《河北学刊》2007,27(1):206-209
公司治理是公司与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契约、文化的制度性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配置公司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矫正或弥补现代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人经营风险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对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威胁,使公司本身的自由与保障公司关系人的利益之间协调发展。公司治理是公司自治和法律规制的统一。基于权力制衡、公法私法化、减少组织成本,促进长期交易、弥补市场不足、调整利益冲突,促进经济主体之间合作等方面的需要,法律有介入公司治理的必要。但法律在介入公司治理时必须为公司自治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合同、章程、市场、文化等非正式性制度的作用,以弥补法律的局限,使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7.
非公平关联交易是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关联交易的治理是各国资本市场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主要有会计管制和证券监管。财政部、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是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的关联交易规制与监督机构。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政策建议:协同改进对关联交易的会计管制和证券监管;强化各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降低监管成本,提高违规成本;发挥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8.
现货中远期交易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催生了现货中远期网络交易平台交易,当前“类期货”交易乱象迫切需要加强法律规制。传统现货中远期交易并不具有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属性,现货中远期网络交易平台交易一般表现为“互联网+交易”的模式,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基于现实需求亦可创造出介于传统中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之间的具有一定价格发现功能且具有金融衍生品属性的新型现货中远期网络交易平台交易机制。前者可通过继续完善《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和出台《电子商务法》来予以法律规制,后者则需要在期货法做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由现货中远期电子交易条例或期货法实施条例去做具体规制。  相似文献   

19.
大型零售店“进场费”与“优势地位滥用”规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进场费”问题是交易中“优势地位滥用”的一个典型事例,是买方垄断势力破坏竞 争秩序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因而是竞争政策规制的对象。买方垄断所造成的低效率,对消费者转嫁 的费用负担,至少是双层或者双层以上的。企业在交易中优势地位的形成,是由“供求关系倾斜” 导致的。对交易中“优势地位滥用”的规制,在日本、德国、法国的竞争法中都有规定。我国竞争 政策及其立法明显滞后,公共政策的介入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便很容易导致政府的失灵。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国有产权交易的规范化.贵州省国有产权交易规制存在产权评估制度不完善、交易机构设置不合理、交易形式过于绝对化等问题.在完善法律规制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整立法导向的明晰、国资委职权的界定、交易信息的披露、交易规程的细化、统一市场的建构等方面问题,以保障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