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挑选幼童出洋留学,"属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开创了中国近代官费留学的先河,影响至为深远.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清留美幼童常有提及,但较为系统研究留美幼童群体问题的专论则是鲜有的.本文试图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以香山籍幼童为研究对象,对晚清留美幼童地域集中性问题以及他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作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2.
晚清留学美国运动是清政府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出于为洋务运动储蓄人才的目的,清廷在客闵、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建议和奏请下自1872年至1875年先后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尽管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幼童留学美国运动最终夭折,但归国后,幼童们凭借着在美国学到各种近代科学知识,很快成为了洋务运动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积极推进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人们对出国留学教育的认识,拉开了改革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大幕.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上留学第一人——容闳向清朝政府提出选派中国幼童到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来报效国家。在极其困难的境况下,容闳的晚清幼童留学计划最终得到了实施。回归留美学子不负众望,在各行各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晚清幼童留学计划是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开端,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史无前例、功不可没的,他们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与“西学东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同治中兴”三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毁誉参半、评判存异的人物之一,著名的革命家章太炎贬其人,以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耍其天姿,亟功名善变人也”。然曾国藩作为中国洋务运动中最关键的地方重臣,其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和推行留学教育方面可谓劳苦功高、硕果累累,开创了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新局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投身洋务运动 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60年代,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而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主体的农民起义方兴未艾,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著名的革新运动,丁日昌作为洋务运动中的先行者、创新者与实干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 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的各个阶段中,丁日昌积极参与其中,是该局的实际创办者之一。其近代海防思想符合国家近代化的要求, 促进了我国近代新式航运业的起步和发展。在教育近代化上,丁日昌大胆对科举制度提出变革,并积极促成了出洋留学计 划。丁日昌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洋务运动中支持创办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组织了大规模的译书活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赞助人”是文学系统之外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赞助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某个社会特定时期翻译的选材和具体操作。从赞助人视角出发,探究晚清时期曾国藩作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赞助者对当时翻译活动的影响,指出其对晚清翻译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本、译者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晚清的留学教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后的留学欧美,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八国侵华战争后的庚款留美。从晚清留学教育倡导者、留学教育归国人员和晚清留学教育学习目的、内容四个维度对留学教育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留学教育倡导者在强烈爱国救亡意识的激发下推行留学教育,目的是救亡图存,学习内容也是围绕爱国救亡展开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救亡图存中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从而厘清了晚清留学教育的主线——爱国救亡。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政治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晚清时主张废科举、办新学、鼓励和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为培养中国近代化人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晚清教育事业,尤其是晚清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1847年中国民间第一批学子留学美国到辛亥革命爆发,晚清知识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留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洋务时期的官派欧美留学教育以及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留学潮。晚清的这两次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京师同文馆既是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产儿,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推动者.同文馆在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的传播,参与对西方的外交考察、驻外使领馆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外交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洋务运动的其他事业的命运一样,同文馆并没有改变晚清外交被宰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州西关,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872年,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同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30人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影响的督抚之一,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曾国藩的科学救国思想是通过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广泛招揽科技人才、积极筹划派遣留学生、组织翻译西方书籍等措施来实现的。曾国藩积极践行"科学救国"思想,倡导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不仅增强了清王朝的军事与财政实力,延长了清王朝寿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方科技,逐渐放弃了走科举仕途的道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这种转变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人,是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爱国者。他自幼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后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毕业以后,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国内。他参加过洋务运动,与洋务派结下了长达20年的深厚的关系。他曾经亲自率领第一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开始  相似文献   

14.
留美幼童是近代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同时,他们也是新的社会生产力要素,其在交通运输、工商企业、邮电事业等经济建设部门所做的努力,不仅推动了近代中国实业的发展,而且还开拓了培养新式人才的途径,从而加速了晚清经济向近代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沪广帮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以往的研究重点考察参与创办洋务企业的情况,而较少讨论他们与首次官派幼童留美之间的关系。发生于1872到1881年间的官派幼童留美,在甲午战争前的中国留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粤人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是旅沪广帮参与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教育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导和实施的留学教育,以军政、船政、制造、矿学、铁路、电讯乃至公法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开创了近代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办学经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先河,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文教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西学东渐进程中,法国大革命史知识逐渐传入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官遣出洋人员、国内洋务派及早期维新人士秉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在主动探索域外世界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对包括法国大革命史在内的西方历史的引介;来华传教士通过参与清政府所办的西学机构、在教会机构中从事文化活动等方式,也译介了诸多法国大革命史著作,成为构成引介法国大革命史的一支重要力量。洋务运动时期法国大革命史的引介是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国人对法国乃至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化,体现了国人渐趋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持续强化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随着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撞开,昏睡千年的老大帝国被迫睁开眼,面对着一个茫无所知的外部世界。中国的有识之土,为了自强图存,很快认识到必须向先进的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于是,以“自强新政”为名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先进的军事。工业、科技、文化。中国的留学事业由此开端。它差不多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宣告失败后唯一存留。延续下来的事业。留学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科技、政治、文化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容闳与留学创议谈及留学运动,不能…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中国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中国掀起了留学之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留学之风盛起后,留学生在海外所办报刊──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在近代史和报刊史中所起的作用。文章通过留学生报刊的兴衰,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七大方面对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观点作了综述: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外交;五、关于青年毛泽东为何“独服曾文正”的问题;六、曾国藩为何不取清帝而代之;七、关于曾国藩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