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新文化主流派,同属掌握了现代知识话语权力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论争基本奠定了新文化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场景,构成了五四文化思想系统最重要的对立互补两极.其最主要分歧在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渐进的文化改造策略.论争双方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和精神,支持着五四文化生态圈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
世纪回眸:论五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作为学术文化的历史合理性已浮出历史表面。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 ,针对新文化主流派的主张与号召 ,文化保守主义者高扬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理论观点 ,其代表为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 ,玄学派和学衡派 ,展示浓重的文化焦虑与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在中西文化关系上 ,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中西互补论、新旧调和论、文化发展交替论三种观点。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淘洗筛选 ,整理刷新 ,以适应时代需要的主张。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 ,亦有偏颇谬误之处 ,应一分为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在中西文化关系上,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中西互补论、新旧调和论、文化发展交替论三种观点。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淘洗筛选,整理剧新,以适应时代需析主张。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亦有偏颇谬误之处,应一分为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胡先骕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同时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也名留青史。由于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文化激进者手中,所以言说胡先骕思想反动者长时间否定他的成绩和功劳。近来已经有人为其正名,对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也有所涉及。本文从胡先骕的传统教育背景、新人文主义、文化论战、政治态度等方面入手,对他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进行溯源。对近代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当代学人对历史人物树立"了解之同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湖畔派”爱情诗曾经引起过激烈的论战。受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限制,当时的诗歌阐释者主要看到了其与西方诗歌的密切联系,而忽略了其与古典诗歌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另外,更多关注诗歌的“道德”价值和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叛逆,这也是“五四”先驱者爱情诗阐释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7.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和建构现代民族文化身份是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纠缠始终的两大问题.五四时期,在世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作为对激进主义知识分子现代性单雏体认方式的否定性回应,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质疑进化论以暴露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局限性的同时,亦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了对文化现代性的理论设想.在这一意义上,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中庸平和的主张背后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现代精神,它理应和激进主义合力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末回眸之际,文化保守主义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关于传统丈化,关于人文精神,关于学人风骨……,这是一般值得表述的历史,却也是一段不易表述的历史。文章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人生终极选择为切入点,探讨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保守”内蕴。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现代"激进主义"的反思,林毓生区分了"五四思想""五四精神"与"五四目标":所谓"五四思想",指全盘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所谓"五四精神",指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所谓"五四目标",指以"自由""民主""法治""科学"为内容的"国家强盛"。同时,对于当时学界爆发的"科玄论战",林毓生认为,无论是"科学派"还是"玄学派",他们实际上均以"科学主义"为"缺省配置",故都无法实现各自的预期目标。基于上述反思,林毓生主张超越"五四思想"和"科玄论战",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重组与改造传统文化,在保持文化认同的前提下,使其实现现代化。此乃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胡适与梁漱溟之间的东西文化论战是中国学界1923年人生观论战的先声或预演。1921年10月,梁漱溟将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稿汇编出版,因该书浓厚的文化保守主义色彩与新文化路向相悖,且对胡适的学识和著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故引起胡适等新文化派的深切关注和热忱回应,并引发了一场措辞激烈的东西文化论战。胡适与梁漱溟之间的东西文化论战历时半年,前后共有两次公开的思想交锋,折射出西化自由主义者与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东西文化的不同立场。胡、梁二人的东西文化论战虽没有过多论及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但其论战的大背景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到底是西方化还是本土化,抑或是东西文化融合的抉择困局。胡适与梁漱溟对东西文化的认知虽各有侧重,但二人均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再生,其态度是积极的、认识是宝贵的,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共同推动文化现代性建设的历史进程里,吴宓从自己的固有文化视域出发,以《学衡》这一明确反对新文化运动偏激取向的刊物为依托全面展开了对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的深入思索。这种整合中西传统文化精华建立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现代性发展思路体现出了比新文化阵营更为健全的文化心态和比一般文化保守主义者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对其展开重新分析和评价将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思想界"东方文化救世论"的流行,是促使醒狮派成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要原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是刺激醒狮派成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直接原因。在醒狮派看来,"传统"并不是一个绝对同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化论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不可理解的。醒狮派虽然接受西方现代性,但这种接受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融合。醒狮派指出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内在缺陷,并据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意义做出了合理的阐释,西化论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被动承受是不能赞同的。总的来说,醒狮派对西方现代性持一种欲迎还拒的复杂心态。这种复杂心态是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所普遍具有的。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等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延续之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整理旧文化思路是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与新文化的时代氛围密切相连.主要表现为,他们用"周于用世"、印证参稽西方学说的准绳来对旧文化进行取舍,用"六经注我"的风格来创造性地诠释旧文化.其中"印证参稽西方学说"和"创造性诠释"又可细分为多种形式.他们整理旧文化的思路和方法蕴涵着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苦心,虽有时对上述方法运用不当,但对后来的新儒家有一定启发性,而且对当今文化转型中如何处理旧文化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清中叶开始,中国社会和文化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多种文化互相激荡,新的文化逐渐生成。当时的东西方文化之争作为特有的文化历史现象,昭示着中国历史巨变所蕴涵的现代意义,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场论争是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前提下讨论东方文化能否继续存在。当然,这样的一场争论,其政治意义超过了文化意义,所谓的文化中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近现代文化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形成的 ,西方强势文化的撞击 ,使中国的封建文化体系逐渐解体 ;封建官僚集团里改良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逐渐确立了“中体西用”的近代文化思想 ,在改良派受到压制的时候 ,以孙中山为旗帜的在野知识分子的革命派就发展起来了 ,民主、共和的文化思想 ,是中国划时代的文化思想。五四产生了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 ,现代文化就从五四开始。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又分化出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列主义的革命文化 ,以胡适为首的学院派文化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派文化 ,这三派文化都源于科学和民主的现代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电视报道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行为 ,理应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文化的张扬与重塑是电视报道的神圣职责。强化报道文化品格的途径是求真与思辩。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为重要的文化建设主战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湖南嘉禾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提出了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保护传承民俗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跨国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一定时期的文化主潮流向是由强势文化地区流向弱势文化地区。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潮流向是从西方流向中国。但是,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单向流动,在西学东渐大潮下,中国文化也向西方逆向传播。同时,在对待西学和对待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上,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概念,文化现代化作为它的内在动力要素,对传统民族文化既有冲击和对抗的一面,又有对其进行文化创新和整合、构建新型民族文化体系的一面;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客观条件,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对重塑这种新型民族文化体系的途径、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普遍意义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