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大瑤山瑤族自治县是一个著名的山高坡陡,地广人稀,山多田少的山区.发展我县山区生产,是彻底改变山区面貌、改善山区人民生活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县各民族人民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自治县的农业、林业、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在一九六二年获得增产以后,一九六三年又战胜了八十年来的特大旱灾,取得比上一年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元政府十分重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设治与控制,委派大批流官前来会同少数民族首领共同管理.女真人乌古孙泽、回回人伯笃鲁丁先后于世祖、顺帝时期入仕广西,力而行之,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各具代表性的历史贡献.他们的政治活动与观念行为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客观上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仍不可低估.事实表明,广西民族历史的发展,是各兄弟民族携手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壮族在线是一个向广西各族人民乃至全国各兄弟民族普及、推广壮学知识,展示壮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以及进行族际文化交流、学术探讨的网络平台.本文拟就如何利用新的平台,新的科技,新的方法,更好地展示和弘扬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广西以及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团结互信、互利,维护和构建党中央提出的"多元一体"中华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广西民族"四个模范"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政策,造成广西的民族隔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开创广西民族研究新局面, 1999年 12月 28日至 29日,广西民族研究学会第四届、广西壮学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广西各民族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区直和全区部分地、市、县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1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共90余篇。 本次大会对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和广西壮学学会进行换届选举,通过了《广西民族研究学会章程》和《广西壮学学会章程》。同时以“广西各民族与二十一世纪”为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通过学术交流,达到了把广西从事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团…  相似文献   

6.
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壮族内部之间以及与汉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民族关系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上各民族的团结传统是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的团结乃至四个模范的形成,就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即相互影响、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在相互兼容中促进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从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方面揭示了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试谈壮文与壮族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人口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第六十位,在国内各民族中居第二位,93%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广西八十三个县(市)中,壮族人口在三万人以上的县(市) 有五十五个,其中占全县人口总数60%以上的有八个县,占70%以上的有十个县,占80%以上的有十八个县,加上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在一起的,约占全区总面积87%的地域。这些地区是我区矿产、水电、蔗糖、林业、畜牧业和土特产品资源较丰富之地,它们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形况如何,对广西四化建设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自古以来,广西各民族为增进民族团结和睦、保卫边疆、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堪称全国的模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对广西7县市的调查事实为依据,运用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方法和计算机统计技术,分析了广西各民族的民族交往态度,以及制约他们民族意识和交往态度的有关因素。研究指出:①广西各民族仍然存在明显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并不表现为狭隘的排他意识或戒备心理;②广西各民族之间存在普遍的信任感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愿望。互相之间持较高的宽容和理解态度;汉族和壮族的宽容与理解程度尤其明显。他们在若干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趋同倾向;③汉族在广西各民族人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④共同利益和共同地缘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超越民族情感,成为支配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基本准则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总结近1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广西民族团结"四个模范"的原因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民族研究工作的新任务、新思路和新方法,开拓广西民族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完成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由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会员代表大会暨"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南宁召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23日,是广西民族研究所原所长、《广西民族研究》原主编、广西壮学学会原会长覃乃昌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由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壮学学会、广西民族研究学会联合举行的纪念覃乃昌同志座谈会在南宁隆重举行。自治区民委和各高等院校、研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商周秦汉时期,居住在今江、浙、闽、粵、赣、桂、台等属于东越、南越、西瓯、骆越地区的百越民族各部落,随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运输也逐渐得到了开拓。一古代东南越地交通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可以分为陆路与水路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陆路交通的开拓与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这些地区的越人及其先民就与外界有了一定的交通往来。商周时期,浙江、广西等地的部份越人业已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携土特产品进贡于中原王朝。《商书》及《竹书纪年》等古籍对此都曾有过零星记载。但截至春秋战国以前,当时东南越各地交通状况总的说来还是比较闭塞  相似文献   

15.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毛公宁∥西北民族研究.-2006,⑵.-5~12说民族整合/严庆∥广西民族研究.-2006,⑵.-28~34于阶级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思考/陈玉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⑸.-13~18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及其贡献:以中国民族国家与美国民族-国家的比较为例/周传斌∥广西民族研究.-2006,⑵.-13~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杨荆楚∥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⑵.-1~8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付春∥广西民族研究.-2006,⑵.-21~27家伦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以民族、民族性、民族国家为中心/冯夏根∥贵…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历程,其价值不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优越的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制度,也在欠发达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道路,促进了民族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广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中部大瑶山周边地区的榕垌村,是一个以梁氏壮族为主体的小型自然村落.它融合了壮、汉、瑶等多个民族七大支系的外来民族成分,构成了一个复杂多元的民族文化整体关系.他们在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形态和各族群社会关系上,表现出诸多微妙复杂的文化心理差异.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推考这种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心理差异的历史成因,并证明以榕垌壮族为典型的广西大瑶山周边地区散居的壮族,很可能源于明代广西西部"俍兵",与当地瑶、汉民族一样,并非土著,他们几乎同期到达,激烈的生存竞争,三百余年来,构成了一个矛盾深远而又互相依凭融合的复杂微妙的多元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廖杨教授新著<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的多维透视--以广西为考察中心>于2009年3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1万字,是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选择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按照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演进的顺序,从历史与现状、地方与国家、区域与全球、边缘与中心、民族与宗教以及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来透视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梳理了不同时期广西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历史变迁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并依托问卷数据对民族、宗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晚清民国时期,随着种蔗制糖业的发展,广西城镇蔗糖运销网络已经形成.总的流通趋向是以梧州为集散中心,然后再运销广州、香港和上海等地.同时,广西各地也存在区域性的并同周边省份进行贸易的蔗糖运销小市场.各区域小市场与蔗糖运销网络相连,加强了广西与周边省区市场网络及国际市场的经济联系,有利于甘蔗糖业的发展和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20.
广西壮汉民族长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奠定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壮汉民族文化融合的现状,并从壮汉民族文化融合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方面阐述了广西壮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生.同时,还分析了壮汉民族文化融合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