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探讨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国际上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对人权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承认人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强调人权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应当成为世界各国制定人权政策的重...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与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政治文明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政治文明总是有国别的。但是,政治文明却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但并非追求同而无异的政治模式。和而不同,和而以进,才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与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政治文明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政治文明总是有国别的。但是,政治文明却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但并非追求同而无异的政治模式。和而不同,和而以进,才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涵及适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作者指出,在人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上,既要讲普遍性,更要讲特殊性,即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同时批判了少数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表现出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5.
从大爱精神的普遍性来说,大爱精神是整个人类的"类特征",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大爱精神。从大爱精神的特殊性来说,大爱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又是一个有条件的、相对的历史过程,阶级社会的大爱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都是普遍的大爱精神的特殊形式,有着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①矛盾的普遍性亦即矛盾的共性。“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  相似文献   

7.
论青海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的特殊性汪增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有机整体,要科学地揭示这个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制定能够反映社会有机体的范畴,这个范畴就是“社会形态”。当前,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普世文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世文化是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普世文化不仅指人类具有“共同的语言”,可以达成的文化共识,而且是指人类共同遵守的文化价值规范。它的生成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利益,也面临共同的挑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处理好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土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提倡文化的普遍价值同时,不排斥和否定民族文化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9.
首先引出马克思的实践观,既而介绍了蒋孔阳先生对实践观的发展,说明自然美产生于人与自然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过程中,并试图由此解释自然美的个体差异性,从人的社会性解释自然美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重要范畴。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个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使用的一些哲学教材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尚存在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是相同的哲学范畴吗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用最简单的命题来表述,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在自然界、社会或人类思维中,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离不开理论问题的探讨,历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与史学理论的创新突破密不可分.其中,社会形态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综合性和本质性的重大历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理论上的普遍性和实践上的特殊性之间存在着张力。这主要体现为:儒家道德本体的普遍性与对此本体体认的特殊性之间构成张力;儒家道德规范(礼)起源和本质的普遍性与制礼、践礼的特殊性之间构成张力;儒家道德情感的普遍性与血缘亲情的特殊性之间也构成张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教学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直接决定着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和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普遍性主要在教学对象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类型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特殊性则在着眼于衔接和过渡的前提下,成为合理科学的设置课程的先决条件,并在此规范下要求课堂讲授必须最大程度地"迁就"学生,从而让理论的课堂焕发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15.
论述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认为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永不褪色的旗帜,全球化进程需要文化自觉,树立开放、健康的文化心态,不盲目趋同,不保守狭隘,自觉思考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付之实践,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哲学教科书中,有一种传统的说法:“社会形态,就是经济基础和土层建筑的统一”。这种说法把生产力排除在社会形态之外,是片面的。应该概述为:“社会形态是生产力、经济基础、土层建筑的有机统一”。其理由是:1 生产力是社会形态赖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画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司法理念的构建必须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具体包括:司法定位的社会性和权利性,司法立场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司法过程的程序性和经济性,司法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司法理念的构建必须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具体包括:司法定位的社会性和权利性,司法立场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司法过程的程序性和经济性,司法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问题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融通,找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路径,在实践基础上打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思入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通道,从改革开放的当代视野出发重演基本原理体系的真实思想,使其本真精神和科学价值全面介于并活跃于当代实践之中;还必须确立一种中国化、大众化的根本立场并向着未来的实践积极筹划,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成为革新时代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策略考虑,在其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中获得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式拓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论断,对于这个论断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来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实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对西方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华民族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当前,崛起的中国和作为整体的西方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相互的认识和了解,为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