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与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聚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如何使中国产业向低碳化转型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及产业界热烈探讨的问题。从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的角度,解析中国产业面临的高碳困境,并在对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61-65
目前,我国CO2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产业结构属于典型的高碳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减排就成为低碳发展的首选途径。虽然低耗能行业的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得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后起发展城市的碳排放现状还是令人担忧。以南昌为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四大工业产业,同属于高碳排放总量和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是碳减排的重点治理行业,应通过产业结构低碳化政策、能源结构优化政策以及低碳技术创新政策等,来推动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3.
提高广西产业竞争力,需要同步推进产业“负成本”低碳化转型.因此,有必要在原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构建促进广西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的政策框架.广西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政策框架的核心是低碳技术能力提高,低碳技术的开发和能力建设需要跨部门或跨行业的相互合作,同时需要制定针对创新和技术变革的产业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4.
大庆产业转型模式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大庆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要想避免“油竭城衰”的命运,就必须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对大庆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探讨大庆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海学刊》2012,(1):234-237
侯国林侯国林,1975年生,江苏如皋人,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苏南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的系统模式与绩效评价"(11CGL054)。气候变化是21世纪重大的政治、外交与环境发展问题,推动全球经济社会"低碳化"转型,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人类活动中,旅游部门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为5%~14%。当前,我国旅游业经营方式粗放,一些地方旅游业发展呈现奢侈化趋势,因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动力不足、技术制约和融资瓶颈等问题,必须转变思路,拓宽视野.文章认为,应该加强对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组织和规划,提高转型的成功率和增强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协同;把握好产业转型方向和模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生态化转型补偿机制,深化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实现基础.  相似文献   

7.
郭晓萧  李平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3(11):130-138
低碳化创新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方面,更是践行"双碳"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为系统把握国内低碳化创新研究动态演进趋势,本文对1999-2019年CNKI低碳化创新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论有:一是国内低碳化创新研究总体呈倒"V"曲线发展态势,经历了"低位徘徊—快速增长—快速下降一相对平稳"阶段;二是研究群体呈"大分散、小聚集"态势,与此同时,研究未显现出关键作者突变,表明作者研究合作空间还较大;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内低碳化创新研究中有规模优势,部分"双一流"高校也较活跃,而从突变情况看,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当前低碳化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论文主要来源于科技管理、生态经济、环境保护类期刊,且上述机构和期刊多分布在东部,而从资助经费看,国字号项目主导性较强;四是低碳化创新有着明显交叉学科特征,且主要围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等"双碳"目标的内容展开;五是,国内低碳化创新研究突变主题包括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广西制造业升级转型面临资源能源约束更加明显、技术进步滞后、产业链“低端锁定”等困难与“瓶颈”,对此,可以加速重型化和高加工度化、技术进步与产业链攀升为突破口,实行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同时并举;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实现“低碳制造”和制造“低碳产品”.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是提升国际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安排.新常态下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仍存在困境.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积极进行产业生态化转型,需要企业、产业和政府等层面,从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激励机制、合理构建产业结构、鼓励生态化技术创新和科学设立监督机制等方面努力,建立全方位的生态化产业体系,重塑广东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欠发达城市,工业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工业碳排放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纵向、分行业、横向三个层面对南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估算与分析,提出了南昌市实现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通过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带动工业结构低碳转型;通过低碳产业价值链延长、空间链拓展促进工业低碳可持续发展;通过跨国、跨领域、跨产业的合作推动工业低碳发展品质提升;通过多元化、阶段性产业政策加快工业低碳发展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