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宋、元、明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宋、元、明墓葬中的尸体防腐技术》一文中,笔者曾经论述,宋、元、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尸体防腐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作为该文的下篇,本文拟探讨这一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概括起来讲,宋、元、明时期墓葬尸体防腐技术的巨大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它是在当时新产生的“宋明理学”的直接影响下,经过一些著名理学家的提倡,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
墓葬中出土铁牛、铁猪在五代、宋、金、元墓葬中较为常见,其上限则不甚明确;而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开展,逐渐在一些唐代墓葬中也发现随葬有铁牛、铁猪,这无疑为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丧葬习俗的情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本将以唐基中出土的铁牛、铁猪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在宋元时期的流行情况,据此进一步探讨铁牛、铁猪在墓葬中的演变及其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出羡道与“天圆地方”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殷商时期四出羡道大墓的墓葬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与"天圆地方"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考古的发掘实物资料、古代典籍扼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当时外国使节、商人、僧侣等纷至沓来。留居泉州的外来穆斯林人数众多,这从近些年来挖掘出土的众多穆斯林墓葬可得到证实。这些穆斯林除了经商,还积极投身当地的城市建设、战舰修造等。大食商人蒲啰辛的事迹说明乳香是当时中国进口的重要商品;尸罗围修建清真寺的事迹反映了泉州与古代伊朗有伊斯兰教上的联系;蒲寿晟撰写的众多诗歌反映了宋、元时期留居中国的穆斯林努力学习中国文化,还隐约折射出其人和其家族拥有的庞大海上势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大量调查材料 ,论述了白族宗教三字名产生的原因和文化内涵 ,从姓名学上揭示了宋、元、明时期白族对佛教的信仰和当时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关于“渤海以旧国、中京、东京为王都时期的儒学”问题,是当前史学界研究渤海史和延边古代史中的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汉朝至清朝的漫长历史中,对立统一思想在形而上学的桎梏下,艰难地逐步发展,经历了一个越来越明晰、全面、准确的发展过程。研究这个过程,对我们正确地评价,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很有意义。汉至清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汉、唐和宋、元、明、清两个时期。汉唐时期尽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盛行,但辩证法思想仍在艰难、顽强地发展,表明了其不可窒息,势必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墓葬无疑是最常见的遗迹。我国历年积累下来的考古资料中,也以墓葬资料最为丰富。无论从那一个角度说,考古研究中任何对墓葬材料的忽视都是不应该的。文明起源的研究当  相似文献   

9.
道教考古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北京地区道教的考古资料已有了一定积累,从唐代直至元、明、清,有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了建筑构件、随葬陶器等,还有一批墓志、碑刻等珍贵的文字材料.这些考古发现是了解、研究北京地区道教人物、事迹、宫观等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内容的重要实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当前对于这些考古资料,尚未能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北京地区考古中发现的道教材料加以梳理,并略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党项与西夏的史料就是党项与西夏国发生、发展、消亡过程中的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和口碑资料。具体地说就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汉文党项与西夏史料、西夏文文献和考古发现,亦即唐、五代、宋、辽、金士大夫和西夏人书写的党项和西夏史料,是党项和西夏存续期间同时代的人的历史见证,是故其史料性质对于研究党项与西夏而言是第一手资料。而明清时期的汉文西夏专史,从文献整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对研究党项与西夏的历史只有学术上的研究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原始史料征引。  相似文献   

11.
石匣子、洞天堡、周家院子墓地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县城的长江边上。2006年度在该地区考古发掘出战国、西汉、六朝时期墓葬11座,共出土不同时期珍贵文物63件。尤其是发掘出的楚墓,为研究战国时期楚国向西扩展疆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渤海以旧国、中京、东京为王都时期的佛教”问题,是当前史学界正在探讨渤海史和延边古代史中的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机构。山西省平定地区有着近八百年的书院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本文以平定地区书院的教学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定地区书院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以及祭祀仪式方面的特点,并对书院在管理经费,管理组织和藏书管理方面的特色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证据制度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重视口供,中国古代社会也重视证人证言等其他种类的证据。中国古代社会证人证言方面的规范内容较为全面,西周、秦、汉时期的证人证言规范,唐、宋时期的证人证言规范,明、清时期的证人证言规范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古镜情缘     
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一般都是玻璃造的,但在人类使用玻璃镜之前,镜子是用铜造的,准确地说,是青铜镜。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仙人台周代国贵族墓地是1995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发现并发掘的,曾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一处面积只有1000平方米的小台地,墓葬只有6座,但是墓地未被盗掘,墓葬规格高,出土文物十分丰厚,而且其中相当部分为同时期全国所罕见,发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一发现纠正、补充了文献记载中的某些错误和不足,改变了一些传统观点,为周代考古特别是山东周代考古建立了一个年代学标尺,对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二生肖俑作为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随葬品,在南方墓葬中体现出独特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对南方地区 墓葬中出土十二生肖俑的相关考古资料进行梳理和比较,并对十二生肖俑的产生、演变及原因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所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遗迹不多,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也比较薄弱,未形成综合系统性的研究,以致在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偏颇。基于此种情况,从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概况入手,对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以及宗教遗迹进行简要梳理,并且将遗址遗迹的形制特征和出土器物情况做出总结,希望能够为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古代外交礼制是宾礼的一部分,先秦时期,和近代意义上的外交礼类似的是古代宾礼中的聘问之礼。汉唐以后,外蕃来朝之礼(即后世的外交之礼)成为宾礼一直保留的内容。唐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外蕃来聘问的详细仪节大体沿用唐制。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外交要至清中晚期才开始,此时,随着中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外交礼仪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开始被动地与国际外交礼仪接轨。  相似文献   

20.
仙人台周代邿国贵族墓地是1995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发现并发掘的,曾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一处面积只有1000平方米的小台地,墓葬只有6座,但是墓地未被盗掘,墓葬规格高,出土文物十分丰厚,而且其中相当部分为同时期全国所罕见,发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一发现纠正、补充了文献记载中的某些错误和不足,改变了一些传统观点,为周代考古特别是山东周代考古建立了一个年代学标尺,对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