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德"作为哲学范畴,古往今来,已有不少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目的论和道义论两种论点。休谟关于"道德"的看法,源于对"是"与"应该"命题的区分,也就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决定道德规范时的不同作用,但休谟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探讨"是"的命题与"应该"的命题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思考道德规范何以确立。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的“五常”价值是道德人文观下的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人宇宙境界和社会人生的传统精神.文章论述了道德人文观与“五常”价值的关系,阐明了“五常”价值观的人格塑造意义和社会价值意义,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人文观意在强调人的天地精神,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以“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培育人的社会人格,令人在实现社会人生意义时获得个人的充实与自足.  相似文献   

3.
(《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这在《公羊春秋传》中得到集中体现汉武帝通过对“公羊学”的推崇,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书·武帝纪》)中,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天人三策”的奏章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因此他向皇帝建议“罢黜百家”,用思想的统一来维持天下一统儒学“大一统”的观念还有国家领土统一的意义。“大一统”的本意是说以统一为纲,以确立有序的社会制度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标为大孔子一生向往、歌颂、寻求“一匡天下”的“大一统”,这种理想就落实在他所编写的《春秋》一书中.也许用少数民族政治家对于儒家“大一统”的理解,更有助于说明问题。“和而不同”和“大一统”思想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大一统”使得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 ,但是 ,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 ,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 ,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道德规范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人类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之真假 ,另一方面取决于对道德目的的认识之真假。这就是道德“应该”确证之逻辑 ,也是优良道德制定之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贵于物”的原则是对人的价值的尊崇与肯定。从先秦直到明清,历代儒士都高扬着“人贵于物”的大旗,使这一原则不断发展、充实、完善。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儒家学说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因此儒家尊崇人的价值的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独具重视人的价值的特色,且使社会生活也相对于中世纪的欧洲更加文明和人道。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7.
"是"与"应该"是先秦儒家论人性的两个维度,前者即人的实然之性,而后者即人的应然之性。为了消解两种人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最终实现人的应然之性,他们都提出了相应的修为方法,最终使两种人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元凯 《南都学坛》2009,29(3):133-135
在先秦儒家的政治学说中,“仁政”是其核心部分,而“仁政”的重要特征是以仁义道德作为为政之基和立国之本,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和为政理念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儒家劝学是指中国古代儒家以一定的形式手段来劝勉鼓励个体或群体行仁、修礼、重德、学习.本文描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和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家大师劝学的基本风貌,大略地说明了其中原因,揭示出了蕴含其中的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唯物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则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从两者统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 ,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价值系统核心的道德价值,随着学界“价值热”的不断升温,它已日益凸显为价值学与伦理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这两门学科间尚缺乏很好的、全面的对话,以致在相互吸收、借鉴对方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上,还不尽如人意,造成对道德价值的本质问题见仁见智,且各种观点间的分歧还日渐增大。因此,本文力图从价值学和伦理学的交叉视角,把道德价值的本质重新概括为:道德价值就是指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并进而厘析了这一涵义的道德价值所具有的几大特征,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都是关于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思想。儒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 ,以纳“仁”入“礼”的“仁礼学说”为指导的“仁一统”思想 ;道家形成了以“道”为核心 ,以“道论”为指导的“道一统”思想 ,两者关于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前提条件、方式途径等各有所论。儒道文明一统思想对于统一、多民族、全面进步与发展的中国古代历史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以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也有望发挥新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儒家和谐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借鉴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正确解决当代社会存在的环境危机。儒家和谐现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宝贵思想来大力推进我国的和谐外交,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这些主要内容在道德、行为、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现代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知行统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内涵,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知行分离现象,不仅要深入把握知行转化的内在机制,从小事做起,提升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要完善道德行为的激励机制,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1989年柏林墙倒塌这一历史转折为背景,分别对德国转折文学的定义、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转折文学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还简要阐述了转折文学所反映的转折后德国的社会风貌以及转折文学给德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伦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是中华民族悠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精华 ,千百年来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针对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继承的角度 ,本着创新的精神 ,探讨传统儒学伦理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 ,以期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与先进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的复杂内容可以区分为核心价值、实践路径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核心价值就是儒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包括:肯定人的现实价值;主张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肯定人的基本权利;“民贵君轻”蕴涵的“人民主体”的思想;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思想道德武器,具有先进文化性和永恒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及其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认为,道德是人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具有至上性,主要表现为:人优越于其他物类在于有道德、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道德价值高于力的价值等。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义利关系,重义轻利;著书立说,文以载道;立身行事,重名轻身;治国方略,重德轻法;研究路向,重道轻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