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杰奥瓦里·阿锐基是纽约大学宾哈姆顿分校“布罗代尔经济、历史体系和文明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之一 ,著名的世界体系论者。《漫长的 2 0世纪 :金钱、权力和我们社会的根源》是阿锐基的代表作 ,该书从世界体系的宏观视角重构了近代以来的资本积累周期 ,即体系积累周期。阿锐基继承了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的定义 ,即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隐蔽的经济制度。但在研究资本积累周期时他放弃了布罗代尔和其他学者经常用的百年周期 (或价格逻辑 )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他认为这两个周期出自对市场经济的商品价格长期波动的观察 ,是以经验为依…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是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一致的,社会学由此找到了属于自己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文章侧重对“理想类型”方法的早期运用“功能性”(实际)意义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分析了韦伯对“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儒家伦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与“亚洲伦理工业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H.卡恩在《1979年及其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一书中,把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地区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并以令人信服的经济数据证明,儒家文化在推动现代化的经济增长方面显示了强大的活力。“亚洲伦理工业区”也许是一个比“儒教资本主义”更为恰当的概念,因为,这一地区能够被看作一个完整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基础。这种伦理基础构成了东亚工业文明精神。然而,对东亚工业文明精神的讨论由于一些学者对韦伯理论的误解而引入歧途,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对“韦伯命题”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4.
刘易平  文萌川 《社科纵横》2011,26(6):168-170
帕森斯认为,韦伯的一切努力都在作对马克思驳斥的尝试。由于是帕森斯最早把韦伯介绍给英语世界,结果就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韦伯反对阶级分析,韦伯被视为一个观念主义者。本文试图从韦伯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他对古代社会的分析两方面来证明,韦伯并非是一个观念决定论者,相反,韦伯也十分明确地坚持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建刚 《社科纵横》2012,(5):109-112
韦伯在本书的重要贡献是探究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意义。事实上也是在告诉我们宗教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却认为韦伯是"欧洲中心论"的集大成者。这种结论无疑是错误的。而对韦伯理论臆想出"欧洲中心"后,又乐此不疲地加以批判,实在是不良风气。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而一些学者对难以接受的西方理论观点动辄以"欧洲中心论"批判之,则是根本错误的文风。  相似文献   

6.
“卡里斯玛”是M·韦伯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种特殊的、在并非人人都可企及的意义上被理解为“超凡”的个人品质。卡里斯玛是提供超越日常生活需求之外的一切要求的基础,这一点在越是远古时代,反映就越明显。因而,文明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恰恰是卡里斯玛“超越精神”逐渐被世俗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要求所排斥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古代文明有关方面的比较,来说明两种文化在“超越精神”方面的差异及其社会历史根源。作者认为,如果说中国古代自秦统一后出现的官僚帝国形态,抑制了中国文化中“超越精神”成分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没能产生象新教伦理那样的诱发资本主义的精神驱动力成分的发展,那么当代资本主义在驱逐了它的宗教背景之后,同样陷入了一个官僚统治的、敌视卡里斯玛、消解一切“超越精神”的文明发展的困境。这是我们今天必须正视的时代命运  相似文献   

7.
路畅  蒙克 《社会》2022,42(2):1-28
理性化在韦伯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韦伯对行政领域理性化(即官僚制的出现)的论述并没有像对经济领域理性化(即资本主义的诞生)的分析那般细致和系统,尤其是韦伯没有如揭示资本主义精神背后的加尔文宗教义那样,揭示官僚制的宗教伦理基础。通过重返被韦伯视为理性官僚制典型的普鲁士官僚制于17—19世纪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路德宗虔敬主义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普鲁士官僚制精神的兴衰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以启发我们从官僚化的价值伦理角度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8.
斯宾格勒提出了一种"文化形态史观",打破了社会历史理论的托勒密体系--实现了"哥白尼革命".他摒弃"进步"史观,用一种世界历史的"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认为历史不应是某一思想家主观"设计的产物",更不是单线索、直线式、由低到高、由恶及善的进步历程.他认为历史没有规律,有的只是"命运".汤因比继承发展了斯宾格勒的历史观,认为文明的发展、生长是一系列"挑战"、"应战"的结果.这种文明形态史观有积极的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布罗代尔对其过于简单化的文明史观很不满意,从历史的长时段出发,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第一,批评历史宿命论.第二,回避历史的时间,只注重短时段的事件.第三,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与多种(无论是八种还是二十一种)文明形态相矛盾.第四,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抽出几条"规律"、"法则"、"模式"来剪裁历史.最后,布罗代尔决定抛弃文明模式(包括各种翻版),主张用"长时段"结构理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今年的《社会》第一期上“家庭社会学”讲座第一讲中讲到婚姻的三种形式时转述恩格斯的话:以通奸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相适应的。这里面多加了一个“资本主义”的前置词,这与恩格斯所述“文明时代”的含意是否符合?有人认为这“文明时代”是指奴隶社会,哪种理解正确?  相似文献   

10.
作为"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和旗手,伍德从资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四个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总体批判。从资产阶级角度,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阐释了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也具有破坏性,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同资本家、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不能混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深刻全面把握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剥削模式,揭示资本主义的双重性,也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向灭亡的宿命。从民族国家角度,她认为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生动体现,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地理空间界限,创造了一个全球市场。从社会主义角度,她认为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矛盾无法调节及其崩溃基础上,建立在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基础上,只有超越资本主义的虚假民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伍德对《共产党宣言》中资本主义批判的揭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利平  陈嘉涛 《社会》2018,38(6):91-124
本文着重考察齐美尔个性观在其生命哲学中的展开。以个性观在德国思想史中的演变为线索,追溯了自文艺复兴经十八世纪启蒙时代,再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之后的一系列重要变化,集中讨论了尼采--作为生命哲学的最初阐发者--的贵族理论是如何影响齐美尔的。尼采笔下备受推崇的个体,在与世界整体相剥离之后,失去作为类存在的归宿感,这也是齐美尔探讨现代个性如何持存的起点。齐美尔在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分工、艺术创作之形式的转变以及个体生命时间的展开(尤其是死亡的意义)等不同的层次上,对以生命为立足点寻求个体自我的统一作了深入论述。文章最后回应了韦伯和卢卡奇对齐美尔的批评,笔者认为两者分别从理性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反思了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李荣山 《社会》2005,40(3):1-31
韦伯在权力与伦理之间的纠结,鲜明地体现了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学说的双重性。和马基雅维里一样,韦伯看到,随着近代国家的兴起,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价值领域,与其他价值领域相冲突,但又不能彻底脱离其他价值领域。因此,他拒绝纯粹信念伦理,主张效果取向的责任伦理。不仅如此,他还直面马基雅维里时代尚未凸显的现代官僚制问题,把政体伦理降格为行政管理的正当性,从而使官僚制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走向前台。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是一位“新马基雅维里主义者”。韦伯没能也无意彻底解决权力与伦理的冲突,他接受政治的“手段—目的”在伦理上的不一致之非理性现实,但他留下的官僚制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早已不只是一个德国问题,更是一个当代政治的普遍问题。今后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研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还要从观念层面解释中国如何从传统伦理性的“家产官僚制”演变成今天的官僚制。  相似文献   

13.
张旅平 《社会》2013,33(5):29-58
德国社会学创建的年代正值经典(自然)科学处于顶峰的时代。在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社会学方面一度盛行因果一元论的决定论。为了改变此种状况,韦伯把“价值分析”引入社会学研究,设立了因果性说明与意义理解两种研究进路。这不仅弥补了方法论的不足,而且还形成了文化意义的社会动力学。凭借此种方法,韦伯最终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西欧不同地区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现代性变迁问题,并为后人发明“轴心文明”概念和深化这一视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reconstructs Marx's relationship to democracy and liberalism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his early work which was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s of understanding democracy as a kind of society. Only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civil society—a political economic, sociological,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could the true nature of citizenship be discerned. In contradistinction to liberal political theory, he would argue that political theory could not stand on its own if it analyzed only the state. Marx came to underst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beral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as what he called a sophistry because it undermin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mocratic agency of workers. This was a sophistry, not because he opposed political democracy, but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undermined the possibility of democratic agency. Citizenship could be nothing but a “lion's skin” of politics concealing the nature of civil society beneath it. This contradiction would drive Marx's thought forward as he moved from liberalism to democratic socialism with hi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apitalism from 1843 until the end of his life. The essay illustrates two closely related claims about Marx's thought regarding liberalism and democracy. First, I argue that Marx engaged in a democratic critique of liberalism; second, and as a response to his democratic critique of liberalism, Marx developed a more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and hence believed that political democracy w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freedom, though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5.
As Marx matured as a thinker, he became more acutely aware of the obstinate hold which capitalism exercised upon society. Consequently, he was forced to complement his theory of revolution with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I aim to explore Marx's ideas on this point as they emerge in three of his more mature works, i.e.,Capital, Grundrisse, and the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 My enterprise is guided by my convictions that (i) the notions of ideology, power and force are still central to debates in modern social theory, and (ii) Marx's development of these notions has the intrinsic merit of providing a useful and sophisticated contribution to such debates.  相似文献   

16.
跨越与过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二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香 《学术交流》2003,3(12):123-126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在取向上具有二元特征:一是在社会制度上要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二是在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上又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创下的优秀遗产。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始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渐进式进行,等等。这些都是马恩关于"中间站"思想的中国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把当今时代表述为"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作者把当今时代表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竞争,经过反复较量,逐渐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其自身的矛盾。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使人类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凤莉 《创新》2012,6(1):50-54,127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关键,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精神内核。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长,其现代性维度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是与劳动辩证统一的推动新社会成长的基本力量,是一种文明;理性精神作为现代性的价值之源,体现在资本战胜封建地产、"金钱没有主人"战胜"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事实中;进步的观念是现代性的社会发展维度,它表征封建地产所代表的所有制结构必定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将谱写新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9.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占有、经济运行、阶级关系、分配形式四个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有对生产力的适应力;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改变了资本主义进程;社会主义的成就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消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成就,增添了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