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有很多联系和类似之处,但最好不要将两者简单地混同起来。两者发展历程不同,代表人物不同。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反科学实在论、可证实性,主张用现象主义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反对科学解释。逻辑经验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主张用物理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支持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2.
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宗旨使它遭遇到心物问题。石里克、卡尔纳普、费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心物问题的拒斥有两大失误 ,其一是忽视了此问题的历史价值 ,其二是忽视了此问题背后的问题。三位哲学家为将心理语言还原为物理语言而提出的指称同一理论至少存在本文指出的四个缺陷 ,因此是不能成立的。心理体验的独特性决定了不可能将心理语言还原为物理语言 ,因而不可能在物理语言的基础上实现科学语言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纲领确立于现代逻辑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构成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构建所依托的本体论预设。逻辑经验主义后来所陷的理论困难,虽然表现为源于逻辑困难,但实质上源于这一本体论预设本身固有的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了实证主义哲学体系反形而上学的历史使命,认为哲学问题只涉及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一个命题或理论的意义在于对一个适当的可观察语句进行事实检验。笔者试图在逻辑经验主义和法学研究方法之间勾勒出某种逻辑上的联系,发掘出逻辑经验主义遗产中可能蕴含的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莫里兹·石里克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维也纳学派的重要成员。在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维特根斯坦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自身的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并与维特根斯坦也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为了对深入阅读、研究以及正确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有所帮助,从语言、逻辑、哲学3个角度对《哲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反映维特根斯坦哲学体系的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性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给予"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对形而上学和逻辑的本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简要历史回顾,特别是通过对一种对后现代主义有着深远影响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形而上学观的探讨、评价,来加深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后期要贯彻的经验主义的原则是指:我们在语言活动中,借助于哲学上的全面综观态度,意识到语词的每一次使用的独特经验积累,以及这一次使用所具有用法的自明性。维特根斯坦后期比前期的经验主义较彻底,克服了前期的形而上学思想,由此提出其语言哲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题逻辑的原子命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布拉德雷问题的解决来看,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基本事态的提出,将基本事态看成世界的逻辑原子,并遵从了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才得以避开哲学上对本体的无穷追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维特根斯坦的两部代表作——《逻辑哲学》《哲学研究》的思考方式进行分析,并基于这种分析阐述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的理解。认为,虽然维特根斯坦早期和晚期的思想有很大区别,但它们仍然具有内在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不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而是在他的思考方式上,即主要体现在对现代逻辑方法的运用上。正是这种思考方式导致了《逻辑哲学》的清晰与《哲学研究》的含糊,标示出早期维特根斯坦与晚期维特根斯坦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简顾争论的历史背景,以便使争论的意义更清晰;突出深化争论的要点、揭示思想观点之间的联系;阐明、评价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新观点,引申它对于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维特根斯坦认定伦理内容是作为形而上学主体所有的人生意义或世界的意义问题。据此,他也就认定了伦理学具有不同于各门自然科学的独特的性质。但是他对伦理性质的表述是散乱的,见之于他的多个作品当中。通过对这些散乱资料的考察,能够看出他拙劣语言表达之下隐藏着关于伦理性质的清晰思路:伦理是超验的,因而不能用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达或言说,也不能进行理论化的解释;伦理关涉的事项只与人的实践行为有关,所标明的是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中经常通过对语言与艺术尤其是音乐的比较表达其对审美的看法。他认为审美不等同于愉悦感,也不是经验性的适应,其中存在着共通的但无法明确加以言说的规则,这也就意味着审美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意义。另外,他还认为审美具有教会我们面对对象并意识到其中的规则,从而超越经验个体的立场的功能,这使他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14.
经验论和唯理论作为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在反对盲目的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方面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与进步意义。但是,由于这两种理论脱离了实践的基础,因此,又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上的局限性,陷入各执一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哲学史地位,通过对语言游戏的思辨,发现在持续的命名活动中,语言游戏找到一个“基础”,又找到摆脱这样一种“基础”的方法,这可以视作隐藏在语言游戏中的“反基础主义”作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样的语言游戏中,应注意区别三种关系,即整体的语言真理性的传递与由各种语词组成的整体存在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语词用法的观看与这种观看对我们行为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名称的一次使用与持续使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思想在两个向度上影响着文学理论的知识建构:一是以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为代表的对抗形而上学哲学的思路;一是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家族相似"的概念考察思路。反思二者,更加明晰文学本质作为一个价值问题的存在,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文化研究,在如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作出民主多元的文学理论建设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改进语言,就是在我们的语词使用中强调经验和语法的并重;这样可以避免实际使用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归结为语言分析或语言批判.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自然语言哲学."意义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论"就是这两种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两者各有侧重点前者注重"逻辑分析",致力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造理想的人工语言;后者提倡"自然描述",强调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研究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其结果为西方语言哲学开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均以划界为首要任务。康德的划界是明示的、外在的,而维特根斯坦的划界是默示的、内在的。这种差异根源于二者不同的逻辑方法。康德的先验逻辑既关涉形式,又关涉内容,所以在界限之外也有所说;而维特根斯坦的数理逻辑只关涉形式,所以惟有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