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高团体疗法是根据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弱势专门设计的干预方法。它通过对团体成员的游戏经验与偏好、游戏发展层次、同伴关系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的分配,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流程。大量的研究表明,乐高团体疗法是一种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技能的提升、刻板行为的改善及象征性游戏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显著的成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灾后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实践领域都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我国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及干预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向:在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应激反应研究方面更注重实地调查和模型建构取向;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途径的探究上更重视系统援助体系的构建;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方面更加重视多元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后失依儿童面临着创伤压力、丧亲哀恸以及依附关系变迁的三重弱势困境.社会工作应基于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介入失依儿童寄养安置,增进其依附关系的建立;开展多层面的心理干预,妥善处理灾后心理危机;提供失依儿童个案管理,促进其可持续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分析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机制。采用干预实验研究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得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得分上组间差异显著(p<0.01)。这表明,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显著降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并在改善留守儿童自我聚焦和外界关注方面有着积极效应。团体绘画艺术疗法的推广和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力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期将承续上一期"2008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围绕儿童心理、儿童家庭与社会教育、媒介与儿童发展以及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从特定的观察视角,就2008年度上述领域以及儿童流行文化等热点话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91-95
本研究选取了14名存在情绪困扰的自闭症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7名家长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咨询,另外7名家长则组成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使用情绪弹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测量,以探讨团体咨询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在干预后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和积极应对得分较前测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团体咨询是提高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因其不可预测性、突发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地震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不论对受灾群众、医护救援人员还是媒体工作者来说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应激反应就会变成应激障碍,会给受害者造成长期的、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地震灾害对于不同群体危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灾后的心理重建,使受灾群众尽旱脱离灾难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挫折心理干预是一个永久性话题,灾后青少年心理干预尤为值得关注,抗逆力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干预视角,主要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注重个案的差异性,注重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抗逆力视角下灾后青少年挫折心理干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灾后青少年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助于灾后青少年心理康复,更有助于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2008年度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灾难,给上千万灾民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带来巨大心理创伤。此次大地震突袭之后,灾民心理创伤问题引起助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中,儿童作为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成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心理援助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团体心理辅导是首选的高效援助方法之一.它具有主动性、支持性、稳定性等特征,对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协助其获得新的社会支持、学会新的应对方式,进而促进其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灾后团体心理辅导可采取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心理晤谈)、分享报告等方式,对灾后复课的学生,则可进行班级座谈,以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