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相似文献   

2.
欧纳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当代美国,也是世界上具鲜明特色的作家之一。1919年,这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凯旋”的英雄带着二百三十七处弹痕和无法医治的心灵创伤开始写作。在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佯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他引用美国老一辈“意象派”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作为题辞“你们都是迷失的一代”(A Lost Generation)。从此,海明威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迷惘的一代”的最主要代言人。1929年,海明威发表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AFarewell to Arms"),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并奠定了其在此类文学中的首脑地位。  相似文献   

3.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登上欧美文坛的。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小说引用格特鲁德·斯坦因的一句话“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作为题词。“迷惘的一代”即因此得名。 由于社会力量的分化和演变,三十年代海明威逐渐放弃了那种空虚、软弱的人物性格的刻划,而代之以具有坚强不屈的个性的人物典型。对付狂暴的世界必须有坚强的个性,描写不畏强暴的“硬汉”性格成了海明威一段时间内作品的主要精神。但一九四○年发表的《丧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等待的一天》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等待的一天》为例 ,剖析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和主题坐标 ,阐明了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以简练的文字、消解了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状况和对生命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海明威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有的评论家认为他一生都沉溺于迷惘之中,笔者认为这一提法不符合海明威的思想实际。本文把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分析他的四部主要小说,说明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在不同时期既有联系也有发展,经历了从迷惘到清醒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迷惘的一代”是一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流派中的成员经历过战争的创伤,渴望寻求理想生活,他 们对美国的社会现实感到焦虑,选择了逃回欧洲去,在此过程中经受历练,获得对艺术和生命的真知。卡伦.霍尼在精神分析 方面的研究恰好科学地说明了这一过程。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在诠释“迷惘的一代”这段经历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迷惘的一代”首先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因此,我们研究“迷惘的一代”,就必须把它与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与美国这一时期的繁荣联系起来。在这一时期内,有两位重要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和约翰·多斯·帕索斯,在美国还没有卷入一次大战时,就自愿到意大利前线和法国前线服役。另一位重要的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也应征参加了美国军队。这些作家和其他作家一部分作品直接描写了战争,另一部分作品描写的是战后和平时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塑造了"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体现了"迷惘的一代"的文学的基本特征,他本人因而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然而其女主人公布莱特@阿什利却遭到了人们的谩骂和唾弃.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海明威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并指出布莱特是时代的新女性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新探索和妇女观──《伊甸园》的底蕴何昌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七年,海明威用自己那杆心爱的猎枪对准自己的头颅扣响了板机,世界文坛巨星,“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海明威的去世令世人震惊。然而,海明威的陨落并不意味着其作品出版的终结,到1986年...  相似文献   

10.
“迷惘的一代”文学用新的表现方法丰富和突出自己的创作个性,后来独树一帜,使美国文学别开生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歌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战后一代人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孤独、怀疑和彷徨。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对战争从热情参与到深恶痛绝,对爱情从逢场作戏到真挚负责,对困难和厄运,艰辛抗争,表现出他是一个“硬汉子”。战争的残酷,爱人的死亡,又使他走上了迷惘和绝望之路,反映了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残的“迷惘的一代”所共有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关好的希望,使他一度迷惘。但是经过痛苦的彷徨之后,他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出了迷惘,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硬汉子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都无一例外地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  相似文献   

13.
美国《时代》杂志1978年4月3日刊载了一篇文章,名字叫《The Far Side of Friendship》,写的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故事。某日午餐桌上,海明威不无炫耀地对朋友们说:“我快要认识阔佬了。”而他的朋友、评论家玛丽·科拉姆当场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惟一差别就是富人钱稍多一些。”科拉姆说的到底对不对,谁也说不好。那时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与菲兹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对其后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小说的异中趋同、同中存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印第安营寨》(《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中,主人公尼克在与父亲一起出诊的过程中所体验的稚嫩的人生“历险”初步反映其对死亡的思索:生与死可以看成是一对兄弟,生死是一个圈,有生就有死,死中孕育着生。正是这一“死亡情结”之初体验贯穿了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始终,蕴涵了其人生哲学:生活总是辨证统一的。生命与死亡可以比肩为邻,相互较量。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很多美国人从肉体到精神受到很大摧残,尤其是一些青年人,他们对社会和人生感到迷惑不解,产生了一种厌战心理和悲观失望的情绪。当时的一部分青年作家把这种精神状态反映在作品中,于是一类以虚无和幻灭为标志的迷惘一代的形象在美国文学中诞生。由于厄纳斯特·海明威的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迷惘一代精神上的迷惘和痛苦,引起了世界文坛的瞩目。海明威成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创造的迷惘者的形象大部分出自他的反战小说。这类小说包括长篇《太阳照旧升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世界中,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知道海明威的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评论家菲浦·扬所说的这句话,一语道出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在当今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一矢中的。确实,在人们的心目中,《老人与海》仿佛已经成了海明威的代名词,同时它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我一拿起这本书,就仿佛觉得终于找到了我平生所追求的东西。对了,先生,这本小说是我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既然如此,把握住《老人与海》的主题意蕴,考察一下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明威“这个老头”就显得极为关键了。《老人与海》典型地体现了海明威作品主题的双重性:永恒的悲剧与昂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一定社会的反映,社会又为文学提供了历史背景。在美国短短的文学史上,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带给了人们不少的思维空间,尤其海明威笔下的那些主人公。他们能够让人们永远记住除了他们刻有作者本人的印迹这一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从海明威的主人公形象分析看出,他们性格各有不同,却始终有个共同特征:抗争、坚定。海明威笔下的人物不仅为他那个时代带来思考和原动力,更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与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时代的杰出作家。进入二十世纪后,正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优秀作家为美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与海明威一样,菲茨杰拉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四十六岁的一生是短暂的,其创作生涯不过二十年,但他以自己特殊的文学天才和辛勤创作为  相似文献   

20.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所著长篇小说,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为主题,通过对小说中的悲剧人物亨利的描述表达了反战的情绪和对人生的困惑。小说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悲剧的必然性。《永别了,武器》也是一战之后美国社会众多反战小说中最为著名的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