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时制”和“时”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时制”是一个语义范畴概念,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我们把其中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法手段所表达的时制意义称之为“时”。在印欧等形态发达的语言中时制问题备受关注,对其认识也是逐步加深;而在现代汉语研究中,中国学者很少涉足时制问题。本文认为汉语这种没有“时”范畴的语言如何全面表达“时制”这一语义范畴还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语义功能语法是重视语义、表达的语法研究理论。20世纪末《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的发表标志着这种理论的建立。汉语语法范畴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有其独特性,所以其建构也就与印欧语系语法范畴的建立不同。时量范畴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意义重大。《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由名词"时、时候"放在各类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VP时"、"VP的时候"的句法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一般语法著作都认为其语义性质是表时间.笔者认为该结构有表"时间范畴"和"条件范畴"两种语义功能,文章试图探讨形成"VP时"结构语义功能差异的内部机制并系统描写其不同范畴下语义功能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晋语的时制标记"来、也、了、嘞"兼有表语气的功能。首先,这些词既属于时制助词,又有单纯表语气的作用,因此应分为两个同形同音词。其次,它们在表时制的同时往往兼表一定的"申明"语气。通过对句子及时制标记所表语义的离析,可以观察到时制标记功能中兼有语气功能,以及时制标记向语气词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功能语法是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中国特色语法研究理论。它以语义为基础,语义语法范畴为中心,词和词组为基本单位,分类为重点,结合语义与表达研究语法形式,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文章对语义功能语法的上述特点进行了评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语义功能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从范畴出发围绕语义与表达进行对外语法教学,其次运用此理论的研究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问题,最后以此理论为基础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句法和语义必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本文即以上古汉语为分析材料,从空间范畴意义入手,讨论上古汉语空间范畴意义的语法化方式,突出了语义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缺乏印欧语狭义的形态,表达语法范畴往往通过广义形态来实现,时间范畴的表达也不例外.汉语虽然不是依靠像英语那样动词的变形来实现,但是表达时间范畴的手段丰富多样,有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固定的结构以及零形式等等.这些形式有时候还是夹杂在一起使用的.这种复杂性和独特性就加大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我们就要抓住这些重难点,提出简洁实用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时间范畴可以根据人的不同时间观念细分为时体范畴和时间系统两部分;时体范畴是一个语义范畴,可以通过词汇手段或语法手段来表达;对先秦汉语的时间范畴研究应以时体范畴研究为重点,研究中应当对语料进行区分,采取以时体范畴统摄时体表达手段的做法,对时体表达手段的研究应当定其性,别其异,释其理,并最终建立一个能概括先秦汉语时体范畴的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9.
盂县方言的时制系统首先包括先事时、当事时和后事时。先事时标记为"来;"当事时分为当事—现在时、当事—过去时、当事—将来时三类,标记词是"哩"和"咧;"后事时也分为后事—现在时、后事—过去时、后事—将来时,标记词为"也"。同一句子用不同的时制标记词语法意义就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时期,疑问代词“那”、“那里”及其复合形式都较为常见。根据明清山东方言材料来看,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是其主要的语义功能,其中虚指和任指用法都是由询问用法发展而来。疑问词“那里”的反诘用法也源于询问用法,而“那”反诘用法的来源则略显复杂:一部分是汉魏六朝时反诘用法的延续,一部分则是从询问处所的用法发展演变而来。随着“那里”的“里”音的弱化、磨损,出现了“那儿”,“那儿”的“儿”语音又进一步磨损和脱略而出现了“那”。据此推断,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那”是原有疑问代词“那”和“那里”——“那儿”——“那”的合流。  相似文献   

11.
与一般陈述句相比,祈使句的时间范畴有着许多特殊之处。本文立足于祈使句时间表达系统的特殊性,分析了祈使句的时间特征,描写了祈使句中时间表达的语言形式,讨论了祈使句的时制、时态与其表达形式以及祈使句的时相及其动词时间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树达先生的“施受同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个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这属于语法范畴;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施与和接受两个对立的义项,这属于词汇范畴。“施受同辞”应限于词汇范畴,且应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法歧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任何自然语言的内在特性,本文以大量典型例句就英汉语中语法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时体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热点,情状体假设是该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在以英语为目的语的有关情状体假设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大部分结果支持情状体假设,但是也有与情状体假设的预测相悖的情况。国内对情状体假设的研究较之国外还比较缺乏,有待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世界上的任何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语法范畴也不例外.认知范畴与语法范畴在典型与边缘、范畴与范畴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定时量的模糊性与主观性问题,采用例证法,以《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为范本分析了不定时量“一会儿”、“一阵儿、”和“V一下”的模糊性与主观性,对研究不定时量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时态与时间关系紧密,但是0时间现象却没有明确的时态归属。传统语法在分析0时间概念的“客观事实”时,只是把这种现象罗列在一般现在时内,忽视了对其归类。对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进行子类分析时,主要线索是被研究对象与时间的关系,但是处理“客观事实”时,则以现象替代了这种关系,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提出“0时间一般现在时”,不仅符合上述分类的基本线索,还有充分的依据、明确的辨别标准、进一步细分的路径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不同于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的范围需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 ,词类活用不能以今律古 ,要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9.
运用模糊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现在时间概念的模糊性和英语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指出.英语一般现在时不仅用干表示现在时间范畴的行为和状态,也可用干表示过去和将来时间范畴的行为和状态。实际上正是现在时间概念的模糊性在英语语法中的具体反映,说明英语一般现在时是一个模糊的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20.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