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管理水平等会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导致不同的生育控制结果。中国的人口控制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即越是拒斥人口的城市转移,就越使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使城市化所具有的人口自然控制功能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平衡不同规模城市的财政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5年经济数据分析了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评价系数,并认为存在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等级规模不协调和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所谓城市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衡量某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重要的测量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850年,世界上只有4.3%的人居住在人口两万人以上的城市里,那时只有伦敦、北京、巴黎三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1950年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到29.63%。1970年增加到36.95%,1985年达41%。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与城市人口的增加成正比,1950年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有48座,1970年超过百万人的城市达98座,预计到2000年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达236座以上,这种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但最近几十年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主要还是在发展中国家。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多3000万,时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是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城市大量涌现,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由于美国国情特殊,其城市人口的增长模式也很独特:1880年之前,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外国移民奠定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础,而本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以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在19世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迅速增长,美国人口流动趋势呈现出多向性和交叉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解放后海南城乡人口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海南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人口变化的规律,提出了10年(2001-2010年)中海南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的速度要求,并分析了实现海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950至1975年世界城市人口从7亿增至16亿,预计到2000年将达32亿。而农村人口则增长缓慢,1950年为18亿,预计至2000年将达30亿。即到2000年为止,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将在城市中居住和生活。这种迅猛发展的城市化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1950至1975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三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都是解释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就业,单一城市和城市群在吸引人口实现就业转变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我国268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实证研究发现,地级市层面工业化速度大于城市化速度,省会级城市则是城市化速度大于工业化速度。这种人口集中的特征凸显了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国十大城市群2006-2015年的数据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越协调,对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显著,这进一步证实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城市经济水平提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表现为大量农业人口脱离土地、向城市聚集,同时该部分人口的生活方式向城市状态转变.该文依据成都市城市化进程的2020年发展规划,研究成都市城市化发展中的农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年上海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以来,人口生育率连续保持负数,其人口绝对数增长主要缘于人口的机械增长。同时,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人口生育率的急剧下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广东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领先省份,深得市场经济风气之先,其人口控制却是老大难省份。通过两者对比,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只有与城市化、现代化相结合,才能起到人口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模约束: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镇化处在加速时期,更应该重视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土地、水资源之间达到合理配置.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城市化实践,广义的城市化符合可持续发展.广义的城市化理解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比重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土地、就业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规模是确定城市规模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遇到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要注重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约束,把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在资源承载力基础上,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三元复合系统的最佳耦合发展,使城市更加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口城市化的特征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人口城市化资料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对上海人口城市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上海具有过度人口城市化的特征。通过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上海人口城市化的未来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虑了外来人口因素后 ,指出上海过度人口城市化特征将在较长时期保持不变 ,并对城市基础设施带来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人口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结果一方面使得城镇人口越米越多,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最终将占据优势;另一方面工业化速度也越来越快,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大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城市中心区人口聚集加快,人口猛增,城市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凡宜于工业化发展的地方,新城镇纷纷崛起。这时,由于城市化还处于初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30%。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它们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用1985-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人口增量结构分解并分析各部分年度发展趋势,得到如下结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因市镇的新建、扩建以及城市地域的重新划分而增加的城市人口年均占城市人口总增量近40%,高于自然增长和城乡迁移占比,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及后续发展困难;自2005年之后,城市人口增长构成逐渐趋向合理,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趋稳,城乡迁移则构成了城市人口增量的主要部分,其中农村人口的非户籍城乡迁移所占比例呈趋增态势,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转向市场导向的以城乡人口迁移为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偏差;第三产业的结构层次较低,吸纳就业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落后,现有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较差;人口流动的政策限制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人口迁移与人口城市化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陕西省人口迁移和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通过系统的仿真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会引起农村向城市大量的人口迁移,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科技水平对城乡人口迁移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时,会引起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减小,对人口城市化水平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降低劳动生产率只能在短期内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长期来看,并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对农村土地的占有采取严格控制时,对人口迁移具有一定的阻止作用;当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时,城乡之间的迁移人口会有所增加,而人口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都市     
这是地球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2025年之前将建造超过170座大型铁路交通枢纽。到2030年,该国城市居住人口可能超过10亿。因此,当人们谈论城市化及城市发展之路时,中国是不可忽视的。统计数据是惊人的:美国仅拥有9座人口达到或超过100万的城市,而中国则拥有近100座。其中5座内地城市被列入了本年度的榜单。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城市失业率逐年增长、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放慢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即“放慢人口城市化论”;第二种观点认为,鉴于当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村又面临农民收人增幅大幅回落,“三农”问题突出,因此,应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即“加快人口城市化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口城市化进程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即“适应人口城市化论”。对此问题,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我国应加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逼趋势。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发展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主要劳动人口)向非农业或城镇转移。这一点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基本相同。至于农业人口转移的条件、速度和规模必然涉及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规模和容量。这方面,不同的国家是不一致的。或者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不同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第27条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繁荣,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和新城市的出现将是必然趋势。”本文旨在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加以探讨,主要分析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原因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等问题,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来说,主要有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区域性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语言、宗教等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考虑异质性的门限回归模型,从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生活方式和城市化形态三个方面研究了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城市化中,人均实际GDP小于18561元的低收入组城市人口规模与碳排放的关系呈现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形状,拐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为44. 6723%。大于22721元的高收入组城市人口密度对碳排放的弹性最大,系数为0. 2325。城市化生活方式中,家用汽车弹性系数是大于23186元的高收入组最大,系数为0. 1930。白色家电弹性系数是小于16441元的低收入组最大,系数为3. 5887。城市化形态中,城区建成区面积弹性系数是大于23659元的高收入组最大,系数为0. 9580。人均公共交通车辆弹性系数为0. 1652。而介于20536元和23659元的中收入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碳排放弹性系数为-0. 75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