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经验主义、心灵主义哲学,探讨语言共性和个性;通过对比经验主义与心灵主义,阐明语言共性的内容及证据以及语言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结论是:经验主义和心灵主义都不是语言理论得以建立的完美的哲学基础,在语言实践中,经验主义继续得到广泛应用,而心灵主义则受到语言哲学界的欢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布隆菲尔德语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仍有很大应用价值;而建立在心灵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对自动翻译等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指导作用.经验主义和心灵主义并非完全对立,二者在数理语言学中得到了统一,成为数理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学主义是现代哲学的一大景观,与人本主义一起撑起了现代哲学的两条生命线。科学主义具体表现为数学主义、逻辑主义和物理主义,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科学主义的主旨是用自然科学同化乃至取消哲学,实质是把哲学由价值理性改造为工具理性。科学主义的后果是通过系列的操作和处理,拉大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变成虚假材料的堆积。  相似文献   

3.
颜景虎  陈文殿 《齐鲁学刊》2005,4(5):123-126
休谟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休谟哲学从对经验主义立场的肯定到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怀疑,这一哲学思想的变化对自近代以来的认识论哲学的怀疑论思想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它开启了康德哲学对理性的重新考察以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历程。同时,体谟的怀疑主义思想对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运动,对欧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波普宣称他杀死了逻辑经验主义。但逻辑经验主义实际上既没有被波普杀死,也没有死亡。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最大挑战是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及其后来的发展。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对于科学研究仍然有效,他的分析方法仍然是哲学分析的基本方法。科学哲学研究仍然沿用逻辑经验主义建立的概念系统,当代科学哲学所阐释的仍然是对逻辑经验主义提出的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回答。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中“正统派”的科学合理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科学哲学中被称之为“正统派,的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合理性标准,无论是前者的归纳证实还是后者的演绎证伪,都是超历史的、超科学的,是所有科学家“应当”遵守的方法论规范,因而是理性主义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詹姆士到罗蒂的实用主义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具有积极、创新和求实的性质,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工具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不是“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而是实践、经验、效果三位一体;它重行动反空谈,重效用反虚夸;主张不断探索和实验,反对施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绝对真理;重视理论结合实际,以挫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将玄学拉回现实,创立实践哲学,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方法论。新实用主义则立足“协同性”、“相对性”和“背景主义”,给绝对理性以重击。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掌握还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批判了胡适派实用主义以及党内以陈独秀、彭述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提高了党内认识,推动革命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大量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走向传播哲学--提供一个传播学的学科反思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琼林 《人文杂志》2005,(2):139-144
在传播学百年的学科演进历程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学术交锋莫过于欧洲批判理论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冲突.这两大学派在传播学方法论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但这一冲突之后,经验主义方法论依然主宰传播学研究领域,而很少人去重寻批判理论之精髓,它所展示的人文型方法论之可能性,以及传播学研究的哲学思考向度.传播哲学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了深远的学科建构的潜在资源.传播哲学所提供的理论方法决定着传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是世界上两大课程流派.他们不同的知识观体现在课程的各个方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一经验主义(或称经验论)在我们这里名声很不好。且不说以往的哲学著作,就是新近出版的一部《哲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仍这样解释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轻视理论,夸大感性经验,否定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在实际工作中狭隘保守、目光短浅。”经验主义有许多派别,以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说,是重视归纳、分析、比较和实验的,把局部经验误认为真理不是它的特点。从培根以降包括工具主义创始人杜威和提倡逻辑实证论的罗素等等,他们都是思想家,说他们都轻视理论,是不…  相似文献   

11.
经验主义的合法性理论将被统治阶级的相信、赞同与否,作为合法性的标准,而缺乏对大众赞同、认可依据的说明,这种只看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做法,会因为价值伦理维度的缺失而陷入"历史解释的无标准性".而规范主义的合法性概念,则完全排斥了大众赞成、认可的经验基础,而去寻求一种永恒的正义基础和标准,从而陷入了一种抽象的思辨.哈贝马斯"重构式合法性理论"主张合法性是某种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价值,既具有大众认可这一现实基础,又蕴含着相应的价值理念,从而超越了经验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种哲学,既要创构起一种独特的存在理解方式和秩序建构方式,又要建构起赋予这种存在理解方式和秩序构建方式以系统阐释的知识谱系、价值系统和存在精神,前者是哲学的精神历史学,后者是哲学的知识形态学.孔子哲学无疑是一种"不具有完全知识形态"的、体现其广阔政治诉求的道德哲学:其赖以生成的精神历史学,是"变中求不变"和"不变中求变"的历史经验主义;其赖以构建的精神形态学的基本框架是"仁德一公道"理念,它统帅起了人伦主义的知识谱系与救世主义的价值导向系统,以及以血缘一政治的等级平等、独立、自由为最高精神信念,以人本、公开、持守、担当为具体精神原则,以践行、尽性为实践理性指向的存在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哲学渊源为研究始点,重点对非缘身认知计算表征的两种重要研究范式的哲学和其它学科基础给予考察和分析.认知计算表征思想有其问接和直接的哲学渊源.尤其是笛卡尔身心二分法和霍布斯的"推理即计算"以及早期分析哲学和逻辑经验主义对认知计算表征思想产生直接哲学影响.就其学科基础而言,早期认知科学各个学科为心智数字计算表征的符号主义、功能主义和认知主义研究范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为心智联结主义计算表征研究范式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从而使它们成为非缘身认知科学的两个重要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前半叶是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的金色年代。它始于哲学家罗素证明基本的数学理论是不一致的,这导致数学基础的危机和关于数学性质的激烈争辩。卷入这场争论的涉及蓝姆塞、维特根斯坦、弗雷格、胡塞尔、皮尔斯、罗素和怀特海等一流哲学家,以及外尔、彭加勒、哥德尔、希尔伯特、布劳维尔、策梅洛和塔斯基等杰出数学家。然而,这一史诗般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关于数学基础的争论很快结束了。经历了多产的30-40年代之后,逻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似乎对先前的哲学争论失去了兴趣,至少他们不再热衷于20世界前半叶“大主义”的那种数学、逻辑的哲学争论。然而,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仍在发展,新的问题很快又进入了当代哲学争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理论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哲学的维也纳学派应该称之为逻辑经验主义,而不是逻辑实证主义.从该学派诞生的时间顺序、资源条件以及主要代表人物所接受的教育与他们当时面临的科学发展状况来看,它既与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同时,又是经典实在论与实证论、经验主义等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卡尔纳普作为这个学派的关键性代表人物之一,他阐述的科学理论的层次结构模式与区分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的工具主义的科学理论观,第一次明确与突出了科学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对象域;为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提供了批判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但是,它蕴含的二值逻辑的思维模式,并没有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而消失,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从历史、实践、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视角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共和主义的复兴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政治传统,而是对共和主义进行更加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拓展与阐释.在规范政治理论中,当代西方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在公民身份、自由、民主与美德等维度上做出了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又区别于社群主义的阐释,深化了在相关问题上的理论分析.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既体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批判与挑战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范式的同时其本身也在反思与辩驳中不断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7.
张晶晶 《兰州学刊》2011,(5):131-134
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从经验主义到唯理主义,再到体验主义的转向,而在语言学界,从结构主义到生成语法,再到认知语言学,正是这一哲学转向的具体体现。文章对汉语取舍构式的研究就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而认知语言学的根基正是体验主义哲学。像"宁可"、"与其……不如……"、"非得……"和"偏偏……"等取舍构式,所表达的都是取舍主体根据自身的主观标准对取舍项所进行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期西方科学哲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变化的核心是一种实践论哲学逐渐取代了表象主义、认知主义的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方法受到排斥,关注点开始从内在的"科学认知结构"转向"科学的外部因素"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这是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任小鹏 《理论界》2010,(12):107-108
本文以英国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John Hick)为例,对多元主义宗教哲学的立论依据和宗教本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希克多元主义宗教观的康德哲学特征来反思多元主义宗教哲学的内在局限性。这一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多元主义宗教哲学基本特质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通过理性来论证信仰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多元价值反思中的西方合法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合法性理论发展到现代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验主义与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研究范式的分庭抗礼,也已持续了数个世纪。无论是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对“统治绩效”与“行政效力”的关注,还是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对“价值规范支撑”与“统治权利论证”的重视,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们都面对了一个无法轻易克服的理论困境,即“西方价值中心主义”。合法性理论在现代的规范主义回归已经成为该理论今后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如果理论家们还是带着西式眼镜看待这个世界、观察合法性问题,那么,他们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所谓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危机了,而是西方文明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