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按照“依法依规、应保尽保”原则,中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落实保障房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土地供应、跟踪开发建设、查处违法改变土地性质.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落实并及时转化为有效供应.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依法加强监管,切实落实房地产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保障性为重点的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2010年4月15日,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通气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四川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来源渠道主要有存量土地、收回的闲置土地和政府储备土地三种.目前,全省存量土地已基本消化完毕,收回的闲置土地由于多存在征地、拆迁补偿等历史遗留问题,难以马上投入使用,而政府的储备土地由于以经营性为主,因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来源难以得到长期保证.因此,为确保四川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长效供应,完善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机制,规范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工作,笔者建议,可制定四川省保障性住房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工业化和城镇化用地需求,贵州省加大对批而未用、用而未尽等闲置土地的查处力度,目前已对2008年以来供应的近4万公顷建设用地进行了清理,并清理出3000公顷闲置  相似文献   

5.
未来5年,我国将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其中2011年1000万套,将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但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它们需要实实在在地站在土地上。因此,能否有充足的土地供应,是影响保障房工程进展的首要因素。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地如何做到"应保尽保",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会带来一些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落实土地供应和土地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意见明确,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将闲置的公益性用地优先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政府近日决定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或强制收回,或高额征费,或实施退出机制,对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尽最大可能盘活土地资源。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目前处置闲置土地阻力不小。由于土地闲置原因非常复杂,土地闲置方式也越来越隐蔽,对于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闲置土地许多地方并没有及时催缴闲置费用,对满2年未动工建设的闲置土地应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关规定也没有普遍执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前我国住房供给模式发生的结构性调整,以及住房保障制度将长期维持的预期,我国城镇住房供给的"双轨制"格局已经形成。在住房供给双轨制背景下,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保障房建设的土地供给问题。协调好有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建立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土地供给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胡平 《城市》2013,(2):59-61
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商品住房成为住房供应主体,保障性住房建设却几经变迁,经历了缺位和补位。在实施"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被提升到政治高度,成为"十二五"时期最重要的民生举措之一。中央要求"十二五"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其中2011年、2012年分别建设1000万套,后三年共建设1600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相应地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提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保障房建设现场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要继续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好质量安全关、公平分配关,更好地发挥保障房建设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李克强说,2011年是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最大的一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了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为"十二五"保障房建设开了一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一度“园区热”和“房地产热”的影响下,形成了大量的城市闲置土地,浪费了国家的土地资源,违背了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根本方针。深圳是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的城市,也是最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城市,现已响起城市建设用地告急的警报。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一份报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的城市土地资源越发显得匮乏,不能再盲目扩大土地供应总量,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目前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已超过470平方公里,是全部规划建设用地760平方公里的67%。他们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中山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用地政策,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存量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难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向“存量”要土地中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闲置土地处理的意见》,对全市土地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对现有闲置土地进行重新认定,加快推动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3.
在严把土地关口的形势下,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着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是破解用地瓶颈的良策.建设用地置换足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依法取得的零星分散等不宜利用的建设用地,通过调整合并为适宜利用的建设用地或者与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进行调整的行为.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但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起步迟,操作起来有许多地方要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钱斐 《科学发展》2023,(3):107-113
针对不同人群住房需求,上海应构建“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处理好住宅用地与新城、产业分布、交通线路、绿地等的关系,提高住房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通过城市更新,为完善品质生活配套服务拓展空间,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紧凑型的住房用地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保障房建设现场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要继续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好质量安全关、公平分配关,更好地发挥保障房建设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华 《科学发展》2013,(5):28-32,23
当前,浦东集体建设用地低效、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资产价值尚未真正体现,尤其是乡镇工业用地聚集度低,布局分散,点多规模小,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工业产出率不高,厂房、场地闲置严重。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实施土地二次开发,可以有效利用存量用地,盘活土地资源。要通过确权登记发证,进一步理清产权界限,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能重叠;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利益;加快相关财政体制衔接.保障流转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7.
张传勇 《科学发展》2013,(12):72-75
面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巨额的资金需求,各地政府纷纷尝试多种保障房建设融资模式,其融资途径涵盖银行贷款、地方债、私募债、公积金甚至是企业债,保障房发展的资金困境似乎正在化解。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一是发债资金使用流向的监管,二是保障房债券的偿还。保障房项目利润率低,建设周期长,单纯依靠财政投入难以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应该发挥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多方参与、风险共担与风险规避的保障房投融资平台,吸引民间资本、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银行信贷、信托、保险、社保等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从源头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6月25日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纪念活动上表示,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当前“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命题的重要出路,要加快建立激励约束并重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19.
王魁  张晓星  吴南 《城市》2010,(9):56-61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居民住房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办发[2010]10号)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文件,加强了政府对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干预,进而定下了未来住房建设的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     
国土部:今年700万套保障房用地应保尽保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今年,我国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需求矛盾突出。国土资源部将加强土地调控,重点保障“三农”、保障十生住房、社会事业等用地需求。同时,对今年确定的700万套保障性住房用地实行“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