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管理法修改重点保护农民权益"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称,现代化进程背景下,耕地保护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应互动平衡8月7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是要处理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背景下,不使耕地过多过快地流失,同时还要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之间形成互动平衡的关系。当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重点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国土资源法制工作暨<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指出,修改<土地管理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要保障,是总结提升多年来土地管理改革实践经验的必然要求.国土资源立法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向华北五省(区、市)、成都督察局向渝川滇3省(市)发出例行督察意见书等,国土资源部今日表示,2012年土地例行督察驻地督察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透露,近期,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将统一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察,这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成立以来首次对占补平衡进行督察。  相似文献   

4.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的制度基础。自《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保护耕地就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20多年过去了,耕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耕地保护的任务却越来越重,耕地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耕地保护工作出路何在?找准问题,厘清成因,拓宽视野,跳出既有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祛除耕地保护工作之痛。  相似文献   

5.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保护耕地,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用地制定的保护耕地的系列土地管理制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占用耕地越来越多,保护耕地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建设用地的强烈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回顾二十多年来的土地管理工作,保护耕地有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越来越紧,保障发展用地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十地总督察徐绍史目前以囡家土地总督察身份召开9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会.这是在2009年将依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十资源郜三部委15号令实行地方政府负责人耕地保护问责制的一次"预警".  相似文献   

7.
由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亲自布置的"建立集约节约用地新机制"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当中,书面稿年内就会完成。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土资源部近期启动了"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行动"。为此,前后共有十余支由国土资源部相关司长带队,并联合国土资源部下属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加强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严格执法督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日前,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06-2010年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首次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以及换届考察实绩分析的参考依据。为什么进行这项考核,此次考核工作的主要思路和特点是什么,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就此,《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相似文献   

9.
“6&#183;25土地日”是一个纪念土地立法的节日。1991年5月,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够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10.
1991年5月2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每年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省份之一的福建着手构建保障发展用地、耕地保护、和谐征拆、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执法监管五大共同责任机制,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确保"十二五"实现单位G D P耗地降低30%和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福建人均耕地仅0.55亩,远低于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万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标志着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理念与行动,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深入把握这项政策,记者近日《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通知》的出台背景、重点政策、特点等进行解读。数量与质量并重,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记者:请问,出台这个文件,有什么背景?负责人: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提高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保证耕地数量,同时必须在耕地质量上有所保障。只有统筹数量与质量,耕地保护的国策才能正确、全面地落到实处。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相似文献   

15.
"有了耕地保护基金,我成了自家士地真正的主人,土地成为我‘老有所养'的保障."2008年4月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东岳社区2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颁证仪式上,65岁的杨春兰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因为从此以后,她不用再靠天吃饭了,对未来的老年生活充满信心. 市委"1号文件"定调 "发展与保护是矛盾的统一体,既要保障发展,又要保护耕地,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国家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成都来说,就是要守住660万亩耕地.为了坚守住这条‘红线',我们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敏说.  相似文献   

16.
一土地登记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并据此颁发土地权属证书的一种制度。从其内涵和具体行为来说,土地登记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的具体法律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从而确立了以土地登记为基础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制度。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  相似文献   

17.
五,关于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挖废、塌陷、压占了大量土地资源,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中,约有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可以使损毁土地重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经济高速增长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基础上,制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19.
土地登记是土地产权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权利及其它事项记载于专门的薄册,以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维护土地权利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成立土地统一管理机构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发展和完善,现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障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湖州吴兴,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行政区,诞生之时便遭遇国家连续出台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然而,短短的6年,这个区便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9%的显著成效;在国家严控土地闸门的情势下,连续5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招商引资目标。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区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连续6年保持上升态势。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统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