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法发展日新月异,而环境保护的效果却越来越让人担忧,这也许是环境法学者始料不及的.传统的环境保护采取的硬法治理模式,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保护形势面前日益暴露出其弊端,而软法治理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有助于高效应对环境问题,并能够实现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正如回答4的平方根是±2而不是2一样,对环境保护中的软法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环境保护目前的困境提供一丝线索.  相似文献   

2.
持有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赋予投资者相应不同层次的剩余索取权,但这个剩余索取权的实现需要靠相应的法律规定来保证.由于世界各国在公司理财方面的法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国家的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效果差别较大,并进一步导致了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各不相同.如德国股票市场相对较小,投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进行;意大利的公司很少公开上市等.本文通过考察全球49个国家的公司理财方面的法律条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腐败问题是伴随海外投资的一种普遍现象。考察晚近国际仲裁机构对涉嫌腐败的佣金合同及主合同的仲裁情况,表明仲裁机构的主流做法是或者行使管辖权裁决合同无效,或者基于投资涉嫌腐败不具有合法投资身份,而不行使管辖权。在有确凿证据证明投资者存在腐败行为的情况下,仲裁庭甚至会撤销已经做出的有利于投资者的裁决。我国海外投资者应避免此种违法行为,我国立法也应对此种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领域区域合作的兴起以及灾害防治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的广泛建立为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建立了软法性的灾害管理合作法律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义务责任不明确、没有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没有法律拘束力的缺陷,这些缺陷不利于实现中国—东盟灾害防治的真正合作。为此,中国—东盟可以通过两条道路实现灾害管理合作的硬法之治。第一条道路是制定《中国—东盟灾害防治合作条约》,另一道路是借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模式,中国加入《东盟灾害管理应急协定》。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现有的不同层级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各有不同聚焦点,且施教方的责任比较明确。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施教方的责任,但还需要从实施层面继续关注其作为一般法和上位法的统领作用,并基于公民义务论以及受教育权利义务论合理配置硬法和软法规范,通过完善施教方履责监督机制来落实。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日起公布实施的《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中的海外投资者定义已经蕴有现代投资定义之神髓,但仍然存在不足。该文分析了世界各国投资者类型,结合我国国情考虑,提出我国构建投资者定义的设想,以期为将来建设完整的海外投资法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矿业是高污染行业,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超常规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矿山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环境保护可以保障矿区环境良好,矿产资源可以得以永续利用,但由于现行矿区环境立法存在体制缺陷、制度不完善、难以有效实施等问题,使得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环境制度建设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应通过建立严格的矿区环境准入机制,建立矿山企业自身环保机制,明确行政执法主体,通过调整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矿区环境立法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行政监管、调控等相关制度,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中投资专章的环保规则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两个典型的案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究目前世界上处理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的做法。经研究表明,虽然NAFTA采取了在投资专章纳入环保规则的一种新的立法模式,试图去协调投资利益和环保利益,但实践中NAFTA未能较好地处理投资与环保的冲突,仲裁员屡屡牺牲了东道国的环保目标。最后仔细分析了出现此种研究结果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我国在签订对外投资协定时能吸取NAFTA的经验教训,较好地处理投资与国内环保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个国家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历史地看,一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律地位一般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代国际法并没有明确禁止一个国家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从而,一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存在在国际法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而且,按照国际惯例,有关国家往往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以租借的方式来在他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并赋予有关海外军事基地以一定的特权与豁免。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因能弥补相关硬法的缺陷,而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并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主要治理形式。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在监管标准、主体、方式和路径等方面均无法达到食品安全全球治理的期待和要求,亟需变革。由于软法的作用和效力仍存有争议,且不同国家的利益差异较为明显,其变革之路必将困难重重。在人权规则的持续发展和南南合作与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下,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的变革方向逐渐明晰,或将在理念、制定和实施上有所革新。中国已经开始探索并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的国内转化路径及其范围与重点,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下,为了食品安全国际法治的早日实现,建议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并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向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研究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向环保产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境外投资必须依靠健全的境外投资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境外投资存在缺乏统一的境外投资立法,境外投资保护制度覆盖面狭窄等诸多不足。为推动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我国应建立统一的境外投资法律体系,完善投资保险制度,建立境外投资企业鼓励和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环境法治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伦理学将原来仅限于人与人之间才有的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界,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实现了伦理观的新的变革,并由此催生了环境立法。这种转变了的伦理价值观逐渐成为人类环境立法的重要理念基础,也是环境法治得以实施的道德前提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浙商"海外非行商风险日益凸显,不断遭遇特定行政限制、恐怖袭击、绑架等非商业风险,其海外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提高"浙商"安全意识,强化海外风险防范能力,构筑避险机制,既是"浙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是中国法治化的精神支柱,法律信仰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情感、法律意识和增加公民的法律知识,以扭转法律信仰危机,是法律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法宝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但面对今年来各种重特大火灾及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据居高不下的现状,作为直接面对火灾的消防部门来说,社会发展、装备滞后、宣传教育不足、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发展上做到“以发促防”、装备上做到“健全监制和合理装备”、宣传教育上“做深做透”、管理上做到“明权名责”,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国际贸易新问题”,GATT规则及其争端解决实践对此问题基本上持回避、谨慎的态度。随着新世纪“千年回合”的启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再次成为瞩目的热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该如何面对这一“国际贸易的新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将对多边贸易体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则及争端解决机构对该问题的态度进行全面阐述,并对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行政机关负担起对环境保护的主要职责,由于实践中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违法或不作为,造成了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理论的提出、试点改革等实践,我国于2017年确立了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本文立足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司法实践,着重分析检察机关办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面临的立法不足、线索收集渠道单一、检察建议效力需要增强和事后监督不完善等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环境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对于依法治理好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已逐步完善,但对于公民环境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现行的环境权保护相关法律,提出了应在法律上确立环境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完善公民环境监督权以及环境权的救济等法律法规,以使公民的环境权得到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和有限性特征凸显了公平和正义的份量,对环境责任的“分摊”不公和对环境利益的“分配”失衡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贫困和环境危机,深刻地触及到环境问题的核心,这也为正义引入环境领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