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降边嘉措所著的《最后一个女土司》是一部具有传记性质的文学作品。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对藏族作家降边嘉措的《最后一个女土司》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代女作家群中,李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当一批富有才情的女作家,潜心于描摹纷纭世事中形态各异的两性情境时——琼瑶之擅长于描写富于浪漫情调的理想爱情;廖辉英之独钟于传统女性的情感弱质;袁琼琼之敏察于现代男女之伦常;萧飒之善于透视蛰伏在都市男女情欲中的人性;姬小苔之热衷于摹写具有浓郁青春气息的情爱;欧阳子之体察于情爱中的心理微澜——  相似文献   

3.
阿英 ,即钱杏屯阝 ,安徽芜湖人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今年适值阿英百年诞辰 ,以撰此文以表示纪念。阿英在 192 8年至 193 0年间 ,除了创作不少革命小说外 ,还写了些较忧愤深广的人生小说。二十年代 ,兵灾捐疫肆虐中华。有识之士目睹江河破碎、民不聊生、忧心如焚。他们拍案而起挥如椽巨笔 ,揭露社会罪恶 ,抒写悲惨人生 ,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特别是文学研究会高倡文学为人生的口号后 ,写实主义思潮迅速成为当时创作的主潮。鲁迅、叶绍钧、鲁彦、王统照、庐隐 ,乃至郁达夫等人 ,都怀着对劳苦大众“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执着情感 ,描写他们倍…  相似文献   

4.
古代小说被轻视的历史境遇实质是权力文化和文人文化对民间文化排斥的结果,表明了广大庶民在政治、经济不平等之后的文化不平等的历史事实。小说观念上,因其远离“大道”和“街谈巷语”而被权力文化与文人文化分别从政治、道德层面和艺术层面排斥。在小说主题上,其“忠义”的政治倾向其实并不一致。忠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意识的伦理化,义则是个体化的人格境界。后者往往构成庶民社会破坏社会既定秩序的道德依据。小说内容的传奇性是以庶民的“尚奇”意识为导向的,是其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人生物想和心理体验。由神怪、侠义、公案、性爱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奇物、奇人、奇事、奇情不仅是庶民的道德需要,也是审美需要,完整地体现了庶民社会的宗教、道德、政治和婚爱价值观。以奇为是的叙述显示出古代小说美学形态的幼稚和商业机制的早熟。而叙事的大团圆结局与其说是一种审美原则,莫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庶民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作为文学理论的传统诗学已跟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需要探索科学的新方法来揭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殊性,由此涌现出彼此争鸣的诸多诗学流派,它们都延续诗学对象为诗的古希腊传统.在高扬史诗而贬抑小说艺术性的语境中,巴赫金以哲学-美学家身份涉足文学研究领域,以长篇小说为突破口,试图革新诗学研究范式,重新描述已被小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他发现了长篇小说体裁不同于史诗来源的古代民间狂欢节文化渊源,找到了小说研究的对话主义方法论,借此进一步探讨了人文科学的对话哲学基础.巴赫金在研究小说时建构并完善自己的对话和狂欢化理论,主要并非政治上的苏联意识形态使然,而是符合其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唯其如此,他的诗学思想才会成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学术思维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异常繁荣茂盛的景象,浙江也不例外,据我初步估算,从1979年至1987年间,计有长篇小说24部左右,中篇小说至少达174部,而短篇小说则更是不胜枚举。其题材,起初不外乎反映改革、表现伤痕之类,而叶林、徐孝鱼《没有门牌的小院》(《清明》1982年第1期)的发表,则是致力于写小人物和江南市井俚卷风情的开端,也是新时期以来的浙江小说作者,继承鲁迅、鲁彦、许钦文等乡土作家的传统,立足于  相似文献   

7.
丰村小说所呈现出的启蒙精神和文化反思意识正是通过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实现的.丰村笔下,有在抗战烽火中已经站起来的坚定的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的青年农民形象,有正在荡涤自身劣根性而逐步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还有封建宗法农村孵化出的典型的文化孪生者.同时,丰村还塑造了众多知识者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 杨向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博士导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1988年5月,笔者借山东大学历史系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之机,采访了年逾古稀的杨向奎先生。问:杨先生,您是《文史哲》的创办人之一,您能否谈谈当年《文史哲》  相似文献   

9.
金庸小说的主题以理想主义开始,逐渐过渡到批判主义,最后以解构主义结束。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除了表现最为常见的侠义精神之外,还隐藏有一条儒学线索,其中既有对儒家精神的张扬,也有对其不足与缺陷的反思,这为我们重新审视儒家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  相似文献   

10.
文学创作是作家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生命体验出发,调动自己的形象积累、感情积累,在审美理想的烛照下,围绕着某一线索,经过增删、整理、浸润,而予以书面化的十分复杂而独特的过程,文学作品则自然是社会生活通过作家头脑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作家生命体验的符号化。文学评论,或者称之为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成就、得失、规律的解读、阐释或评价,当然应当参照社会与人生,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所谓文学评论的社会人生参照,是指将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社会人生图景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与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开始出现并鼎盛于三十年代初.出诸一个整体构思的《子夜》《林家铺子》和《春蚕》,分别从大都市的资本家、小镇商人、农村农民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实行了多向整体性的解剖.稍后的《多角关系》近似这三部(篇)小说创作构思的迭合:其中二老板唐子嘉相当于三老爷吴荪甫,洋货铺老板李惠康代替了林老板的角色,佃户赵三保等又多少反映了老通宝们的状况.不过这部中篇远不如前三者成功.抗战以后的茅盾小说如《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也程度不一地带有社会剖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油大亨》、《石油大豪》、《石油大华》系列长篇小说的评论,展示当代石油伟业中石油人不断创业、为国奉献的襟怀;同时也指出当代石油人不仅阳刚大气,而且也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屐履以及丰富的感情世界。女作家苗向阳以细腻而富于哲理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当代石油人的人生构建。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江淮论坛》2013,(2):158-164
阿城无可选择地站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带上,他参与"关于中国文化再辨析工程",以其小说,留下与传统文化筋骨相连的深深足印。边缘化的启蒙教育,边缘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阿城小说的一副"边缘之相"。他的小说文本,多是由私密性、无发表目的的"手抄"转化为"铅印"。他不入新时期文坛主流,独具与众不同的"风度":"不焦虑"的风度,"人性之真"的风度,"笔记体"的风度。阿城小说是中国抒情传统古老的"根"绽出的新鲜的"绿"。  相似文献   

14.
蒋锦璐的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她的<双人床><城市困兽><美丽嘉年华><爱情跑道>等小说也以女性生存主题及地域文化色彩延续了其审美立场和写实风格.而其中表露的女性焦虑与困惑又是女性生命体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执著书写两性关系的冲突,解构当下的婚姻伦理,以一种技巧艺术的理性和道德社会的判断来定位自己以人为本的文学立场,实现了以情感穿透故事的新突围.  相似文献   

15.
论魏润身的文化小说霍秀全在当前文学创作不很景气的状态下,北京文坛悄然淡出了一片新的小说景观,并正在引来人们日渐专注的目光,那就是魏润身的小说创作。魏润身的小说世界其实是颇斑斓的。他在生活的画布上描绘着文学的“通景画”①。第一扇被推开的是传统文化小说之...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是转型期文化的内部结构。这个文化冲突贯穿于当今思想界、文学界的各个领域 ,构成诸多的思想论争。本文对新市民小说进行了文化批评 ,分析了小说主人公们价值选择的多向性和矛盾性 ,用艺术形象揭示了这一转型期文化的内部结构。生活的逻辑告诉人们 :思想解放虽然是转型期文化的主导方向 ,但并不能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那些合乎人性要求的内容 ,依旧对现代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这就形成传统与现代既相互否定又相互肯定的复杂关系 ,并在这种肯定与否定的互补中推进新文化的建设。对新市民小说进行的这种文化批评 ,打破了长期统治思想文化界的单向思维方式 ,为文化选择提供一个更加符合历史要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六六的小说通过描绘当代人的家庭、婚姻和情感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都市人物形象,展示物质化时代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生,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当今社会部分知识女性的精神和肉体都逐步物化的现象,为当今女性的发展亮出了警示的红灯。但她的小说还略嫌粗糙,有严重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8.
曾春燕 《南方论刊》2007,(12):86-87,73
汪曾祺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追求和谐的审美风格。在艺术上,充分展现出小说的诗化意境,并且通过"回忆"的构筑方式,营造和谐美的意境。作者八十年代的小说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然性",体现其人道主义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井盐文化是以井盐为载体,以井盐的生产、贩卖、使用为中心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形态。川籍作家陈铨出生于上世纪初一个"因盐城邑"的古老县城富顺,富顺在一千多年的井盐生产中积淀下的井盐文化早已深入人们生活、心理、认知等方面。井盐文化中的重教化使陈铨成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大学教授,同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铨又以自己的故乡富顺为地域背景,创作了《天问》和《彷徨中的冷静》两部乡土小说,并在其中展现了浓厚的井盐文化,如环境、题材、主题表达的"盐味"。为学术界在探讨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的深远影响方面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