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创生 《探求》2002,(5):70-73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系统是由俗民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民俗事象本身固有的结构所构成,由表现体、对象、背景性概念三个要素的关系之间作用而形成规律。民俗符号可分为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和非语言系统的民俗符号,它们都各自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意象作为符号创造符号、运用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文化。文化由符号组成,并通过符号得以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因此没有符号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也没有人类的今天。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①符号使人类从对自然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对自然实在的迷茫、混沌与蒙昧中摆脱出来,重建了一个真正人化的世界,使人类获得对于宇宙本体的更大自由。符号使人类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进而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3.
审美文化的结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审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和艺术思潮发展中的新现象。审美文化结构作为审美文化主体生命活动型态的展开方式与表现方式有不同层次,从历时性视角看,审美文化的结构表现为由浅入深、由显型到隐型特征,分别以审美文化产品、审美文化现象、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文化符号等层次排列。作者对审美文化结构系统的内部要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的方面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其中任意性指的是孤立地看单个的语言符号,其"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而非任意性则比较复杂,它又表现为三个具体特征,即限制性、约定性和临摹性,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把语言符号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而观察到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语言符号的不同特征,相互之间不具有矛盾关系.对语言符号各种特征的理解应具有兼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最具代表性又最通俗易懂的外显层面。城市靠符号来记忆,城市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濡染城市记忆的窗口。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软实力特征是历史性与当代性、国家性与地方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等的交汇。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既应加强已有城市文化符号的维护和传播,更应有意识地新建一些代表北京的世界城市特征的新型城市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一符号学是由语言学发展而来。鉴于人类对符号的理解是受到其生长地区的文化影响,因而需针对人类运用符号的现象,以语言学理论及符号学理论来分析其民族的生长背景及其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将一切表达形式都视为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学探讨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按照符号学的观点,世界上的任何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符号系统,事物的一切表达形式都可看做是符号,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化都是符号的组合,同时这些符号的意义取决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符号学讨论的重点是符号的形式及其代表的意义。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 0世纪60年代的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高素养文化公民的培育以及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包含相互交融的四个子系统:校园文化价值系统、校园文化体制系统、校园文化传媒系统和校园文化符号系统。校园文化的特征表现为特、精、传。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以非强制而令人愉快的方式濡染学子的文化心灵,使他们养成始终不渝地向往人生更高境界的文化自觉习惯。  相似文献   

8.
吴莉  刘立群 《学术交流》2012,(12):176-179
认知符号学认为,人类所有的认知活动都发生在符号系统内部,即所有的认知过程都是符号过程,反之亦然。转喻符号是由形式、事物和概念构成的三维实体;转喻意指跨越形式世界、事物世界和概念世界三个本体域;转喻表征是语言、现实和思维三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从认知符号学的维度探讨转喻与话语的关系有助于人类全面和深刻地理解转喻的认知基础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不是人为加上去的,而是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积累、总结、提高之后的共同选择.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浸润到城市的各个领域,汇聚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消费文化: 没有规则只有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冠伟 《学术交流》2005,(3):152-155
消费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正在经历的一场文化变迁,以物作为媒介和以符号、影像为特征的广告充斥着社会生活.消费文化在大众时尚的范围内对同质性的大众文化整体相颠覆,消费文化的个性不确定性使其与权威性的消费实践和风格相抗衡,注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了以语言为主体的符号学在现代科学文化系统中的价值,认为符号现象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符号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思维科学相并立的基本科学门类。以语言为主体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超越意识的体现,是人类文化的基本框架;对于符号现象,我们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缜密的研究和探索;而构建真正科学的符号科学乃是未来科学文化整体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技术为艺术构筑了一种全新的视像符号系统,该系统创造的数字视像艺术始终处于生成变易之中,表现出与中国传统象数符号系统及其意象思维相通的特质.时比分析两个系统发现.以"现象以定数,定数以立法"的象数符号系统表达模式,在数字媒介下发生倒置.因法而运数、运数以立像,立"像"以尽"意",是数字视像生成的原理.数字视像艺术的符号系统,实质上是"象数"观的逆向展现.象数符号与视像符号系统跨时代、跨地域、踌文化,在当代数字文化语境中实现了深度、有机的融合,体现出人类对艺术规律的本能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符号,自然结构五十年代末期的人类学,其理论格局由三大学派组成:沿袭拉德克里大—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的英国结构功能主义;师承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的美国心理文化人类学;以及以怀特和斯蒂德为代表的美国进化主义人类学。他们的追随者从六十年代起就试图以新的分析程序、新的操作定义,来保持和发扬各自理论的长处及其解释能力。共同的动力和实践倾向逐渐形成三个派别:符号人类学、文化生态学和结构主义。符号人类学是被反对派们用以指称芝加哥的济慈、他的同事和康纳尔的特纳。严格说来,二者有着重要的区别。济慈接受了韦伯和帕森斯的影响,代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是传统传播、交流和延续的工具,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沟通的主要媒介。传统制约、影响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反过来影响传统。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语言符号系统能够成为主体观念把握传统的中介和工具。而人作为文化与传统的存在,只有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才能获得并改造和超越传统。作者在最后探讨了传统精神与文字符号的关系,肯定了中国文字符号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文远竹 《探求》2016,(3):21-24
《广州大典》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标志或文化符号,对于广州文化认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渊源、群众基础、时代气息三个方面。《广州大典》是广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具有开放性和跨文化性等特点,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书籍传播属于社会运行机制中的文化机制,与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都有关联,直接影响社会运行的条件和因素。书籍传播是社会文化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符号互动行为,由书籍引发的文化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将导致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类”形式的体现,具有整合性、功能性、符号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的艺术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而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动机及创造进程、功能实现、符号建构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整体制约。而另一方面,艺术又并非纯然出于对文化的顺应,艺术创造在个体差异性、审美超越性、形式独创性等方面显示出对文化模式、价值规范、符号系统的“反弹”效应。从而在对文化的顺应与反叛之间,艺术创造体现了自身广泛的自由品格和极大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人类文化的研究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语言研究成了人文科学家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性特征: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即能利用象征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能把他认识的世界用象征符号固定下来,反映出来,在人际和代际传播。人用象征符号赋于世界以“意义”和“秩序”,从而拥有了一个世界。而语言正是人类创造的最完善的符号体系。古代埃及人曾把全部过去的时间分为三段,即神的时期,英雄(酋长)的时期和人的时期。作为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传承。而传承又主要是观念和信息意义上的。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文化形态只有转化为间接的符号存在形式,才能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不断复制自身并世代延续下去。以符号为载体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表现为行为的模式和思想观念上认知和价值评价的二重反映形式,它们的传承具有不同特点。其中价值观念又构成了知行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20.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