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场无间道     
大仙 《决策探索》2009,(17):84-85
我对职场没啥感觉,人在呢,我是人在职场,但又不到场,身体在场,灵魂不在场。人生就是职场,只要杀进人生,就等于冲进职场。  相似文献   

2.
每到年关前后,晒福利、扒福利一族最为活跃,很多人虚荣心、猎奇心大爆炸,各种新奇特、令人羡慕嫉妒恨的福利,从各类非官方渠道散布,有时真假难辨,却吊足职场人胃口。2012年大环境不理想,很多公司福利大缩水,但那些标杆企业依然在彰显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用了15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让中国人认识了他。这位中国年轻的高级执行官,如同坐火箭一般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升迁,其职场生涯如同一部将白领染成金领的"卫氏职场史"。小秘书脑袋装着总经理思维或许在一般人眼里,他从小就是神童,数学天才。但卫哲自  相似文献   

4.
《林黛玉进贾府》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品读这一部分,让刚刚步入"红楼"世界的人们认识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和"放诞无礼"的王熙凤。如果从秘书学的视角来分析,初到贾府的林黛玉好比刚入职场的新人,王熙凤更像驰骋职场的“老手”。这样,《林黛玉进贾府》便有了积极的秘书学意义,给我们深刻的职场启示。  相似文献   

5.
金旺 《秘书之友》2009,(7):44-46
人在职场中会遇到许多两难选择。那么,怎样抉择才是正确的呢?本文结合具体事例,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着手,希望对职场中人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毛文 《决策》2014,(6):90-91
如果把职场大环境比喻成一部机器的话,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其实就是一个零部件,每一个人各司其职,才能让机器更好地运转起来。由于年龄、经验、资历、专业各有不同,每个人所起的作用会有不同。但不可否认,螺丝钉角色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必经之路。所以如果能把螺丝钉的作用发挥好了,也是职场成就的一部分。有专业调查显示,耿场的螺丝钉们有更多困惑.所以我们来一一揭开螺丝钉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职场无间道     
我对职场没啥感觉,人在呢,我是人在职场,但又不到场,身体在场,灵魂不在场。人生就是职场,只要杀进人生,就等于冲进职场。  相似文献   

8.
周姝 《经营管理者》2006,(11):43-43
<正>在职场中,你不能只是将工作做好,还应该让人知道你做得很好,好到让人觉得不能将你手上的工作随便交给别人去做,好到应该属于你的称赞、甚至是工作不让别人抢跑。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必须更多地证明给别人看。天天加班也许是个好办法?但比自我剥削更好的方法是自我展示。在不同的职场环境中,如何能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给别人留下好感?  相似文献   

9.
纸鸢天涯 《领导文萃》2008,(19):124-128
用了15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让中国人认识了他。这位中国年轻的高级执行官,如同坐火箭一般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升迁,其职场生涯如同一部将白领染成金领的“卫氏职场史”。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称赞卫哲富有远见,将帮助阿里巴巴B2B公司成为世界顶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张辰 《决策》2015,(Z1):96-97
虽然"35岁"有如此多的劣势,是职场倦怠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职场黄金期。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人才市场上的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危机"。随着年龄的增大,80后即将迎来他们的"35岁危机"。人到35岁,无论是转行还是创业都要重新定位,成本都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进入职场的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并接受过系统化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初入职场有鲜明的工作特点,但其职场角色由学生身份向组织人转变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在职业环境中影响新员工角色转变的主客观因素,针对新员工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在提出如何实现角色转变对策时,强化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引导管理的责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职场政治是人们参与职业活动时产生的准政治关系,其核心内容为职场中人的权力与利益的争斗。虽然职场政治也以追求和维护权力或利益为中心,但它不同于公共政治和公民政治,不以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为其运作法则,而是利用其自身特定场所产生的规则进行运转,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在性、变化性、非正式性。职场政治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起伏,它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也可以败坏一个人的事业。因此,很多人对职场政治  相似文献   

13.
<正>职场竞争的严酷性,使职场中人需要通过认真的规划和学习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才能既满足职场竞争的需要,又应对不可避免的失意与打击。因此,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职场心灵鸡汤就成为职场中人的必需。对于职场中人来说,通过心灵鸡汤来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使得内心逐渐成熟,从而更坦然地看待职场中的成败得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心灵鸡汤也有其内在的不足。职场中人在看心灵鸡汤的时候多是处于受到挫折的时期,缺少对于心灵鸡汤的理性判断,以此作为自己成功的助力,恐怕难以奏效。只有更为理性地认识心灵鸡汤,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促成自己  相似文献   

14.
高宁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刚开始做的是库房管理员,负责搬卸货物,清点库房。因为工作枯燥,不到半个月,他就坚持不下去了,想要离开。经理看他比较机灵,于是执意挽留他。并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职场就好比是高楼,大家按照工作能力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站在不同的楼层里。而职场里的人分为人力、人手、人才、人物。  相似文献   

15.
陈振平 《决策》2014,(2):98-99
回家过年。亲朋好友少不了一番问候,但问来问去总逃不脱这么几个方面:收入、房子、对象、孩子。可偏偏,这些问题就是职场人的痛处。  相似文献   

16.
从一介书生到职场新贵,再到白手起家的小老板,或许他日还能成长为行业巨鳄,刘洋的人生注定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7.
毛文 《决策》2014,(12):90-91
<正>剑剑有奇招,职场的亮剑也有法则。职场人必须优雅而又魅力十足地亮剑,而且一定要备点别人没有或者不留意的"干货",要做到每一次出剑都是自己最佳的亮相。活跃在职场上的80后、90后们,是有幸跟随互联网时代兴起和蓬勃发展的一代年轻人,他们享受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职业场上最严峻和最激励的竞争环境。学历、背景不再是分仲伯的必要条件,优秀也已经不是职场的唯一筹码,他们在职场竞  相似文献   

18.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但是,一些职场最基本的底线、万万不能突破,一些职场的规则与潜规则,我们也不可忽视。希望各位职业同仁,高唱“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这一战斗歌曲,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19.
萧洁云 《经理人》2008,(11):186-187
我有很多年的职场经历,从刚入行时的普通销售人员,到CA中国区的总经理,到现在做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做过很多种角色,经历了很多商业事件,有一些感悟和体会来分享。纷繁复杂,但让自己记忆最深刻也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王运宝 《决策》2010,(12):14-19
职场生存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所谓戏如职场,职场如戏,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好的“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