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中的概念溶和是人们构建意义时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它体现本体与喻体两概念系统的整合重组。人们对同一隐喻的不同理解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倾向,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因素对隐喻意义理解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隐喻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润饰词藻、令描述锦上添花的修辞手段。在乔治.莱考夫引导的认知语义学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下,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但是部分新鲜和抽象的隐喻机制已经超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解释范畴,由此引发了概念整合理论者对创层性概念化过程的深入探索。本文尝试性地论证,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种理论究其本质是互补性和交互性的,并非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学界必须将两股探索洪流融为一处,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揭示困惑人类千百年来隐喻机制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及其认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认知性,隐喻通过将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来理解目标域。概含隐喻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三类。概念隐喻具有帮助人们理解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思维在两个认知域或概念之间建立认知联系。隐喻解释涉及理论很多,通过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结合汉语实例对隐喻认知功能进行一个侧面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隐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对通感的认知基础、原则和机制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试用概念整合的理论分析五大感官之间的隐喻映射过程,指出:通感隐喻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整合的过程;通感隐喻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神经的体验;各感官之间的隐喻映射是有一定规律的,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通感隐喻遍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三方面对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分析,并揭示英语隐喻意义产生的演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对学位论文语篇的探讨多集中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匮乏,其中对文献综述中投射语言的隐喻性实现方式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对广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章节中使用投射语言的主观倾向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也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主观倾向性或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非隐喻式句构远多于隐喻式句构。此外,从主观倾向性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的投射句构比较多样;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句构的使用相对单一。从本科毕业论文语料的分析可见,学生倾向于使用以人称作为投射小句的主语,并较多使用言语或心理过程的显性投射动词,这与母语为英语的本科生的使用习惯具有较大的偏差。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较弱的整体性倾向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思维关系密切。本文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于思考和决策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及每天所经验的和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奇隐喻的复杂意象结构难以通过单向的跨空间映射加以描述,而需要反映多重心理表征的动态概念网络来阐释其语义结构浮现机制,建构由语义失配所引起的创新语义,以助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运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数据对这一认知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利用动态概念网络,结合英语语料中的新奇隐喻,对复杂空间交错下语义表征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概念整合理论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在话语深加工中的心智空间运演方式,探索意义在大脑中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隐喻是多模态化时代的普遍现象,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视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以概念隐喻和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具有生动、直观、动态性和叙事性的特点。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过程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动作过程与图像的关系、概念过程与图像关系的阐释分析,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语言修辞手段之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从隐喻入手学习英语词汇,有益于突破传统英语词汇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隐喻性思维能力。该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含义,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作用以及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为英语词汇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爱情,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常常借助隐喻才得以表达。通过分析大量中英文有关爱情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思维的共性导致汉英使用共同来源域,而由于民族文化的原因,隐喻来源域也有所不同。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的概念纯理功能,然后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及其分类,并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常见形式名词化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认为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之中;它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概念隐喻主要分为四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管道隐喻。大量的英汉日常表达式说明,概念隐喻支配着一词多义现象或不同意义之间关联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另外,概念隐喻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许多常规性习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来表达和传承。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概念隐喻,且自成体系。通过分析比较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异同,进一步阐明概念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中英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在概念隐喻指导下,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视角下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拟人的研究局限于修辞学范畴,主要考察拟人的修辞功能和效果。认知语言学认为,拟人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而拟人也是一种隐喻。拟人隐喻思维很好地解释了拟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探讨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有助于加深对拟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2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财经新闻涉及复杂深奥的理论,所阐述的事件也离普通人的生活较遥远.为了吸引读者,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形象生动地描述,财经类新闻标题中常常出现隐喻现象.文章选取160例财经新闻作为样本,分析发现财经类新闻标题中战争类和体育类的隐喻最为多见;而使用天气、生老病死、婚恋嫁娶、交通的隐喻也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