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西文化中,人类都怀着一种普遍的月亮情结。虽然月亮只是自然界中的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了人类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母系社会知识的缺乏,古人发现月亮和女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女性和月亮产生了最原始的崇拜,并且不约而同地认为月亮是女性象征。文章通过对一些典型文化现象的分析,试图找出女性化月亮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月亮神话的文化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亮神话是世界性的古老神话 ,其主导内涵是“生命的繁衍与永恒”。在原始初民的解释中 ,最初月亮曾是丰产感应 ,然后成为拟人化的实体———月亮神 ,进而演化为月亮女神 ,而到了月亮崇拜的最高阶段 ,则成了高洁的圣母。长期以来 ,在民俗文化观念里 ,月亮就是女性的象征。月亮神话的主题演绎表现出女性原则的深刻内涵 ,月亮成了女性特质的“集体表象”。  相似文献   

4.
月亮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且尤以女性诗,特别是在闺怨诗和思妇诗中出现次数最为频繁。月 亮虽然只是自然界中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是华夏“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离愁别恨为主题且具有柔婉 风格的诗歌中,月亮体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并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女性特有的轻柔祥和的气质,细腻委婉 的情绪。本文作者从女性诗中有关月亮情境融合的意境来论述月亮意象女性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5.
《金锁记》中具有象征性的月亮意象反复出现,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意味,成为贯穿人物心理的重要线索。月亮反射出女性的心理和女性命运,由此体现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劳伦斯的作品里,月亮的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月亮是美好的大自然代表;是美丽、高贵的女性象征,能很好地表现出劳伦斯式的主题——性爱主题;最重要的,它是女权主义胜利的象征。从他的几部作品来探索月亮的意象以及其所反映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月"是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自古以来,有关"月"的诗作颇为丰富,由此产生了各种内涵。月亮意象产生的女性化联想在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诗歌中得以充分的诠释,月亮意象成为从年轻女子到母亲以及命运和孤独的象征。蒂斯戴尔的月意象吸取了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同时她也赋予月意象以时代的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意象体系。  相似文献   

8.
内容、体裁丰富多样的唐诗,不仅仅表达诗人个体的情感、意绪和心境,更多地表达了经过千百年发展、积淀下来的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相继的共有的情感、意绪和心境。唐诗中月亮意象丰富而多彩多姿的意蕴,是深刻而高远的艺术创意和千古诗心的丰厚载体。月亮在诗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抒情、达意、释怀的一种文化符号、情感载体和心灵止泊的温馨港湾。  相似文献   

9.
浅析“荷马史诗”女性观的双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对于"荷马史诗"所做的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都认为,在史诗中有一种男权思想,女性处于劣势的地位;论题试图在理清这种"男权中心"、女性处于"待救"状态的表层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揭示"荷马史诗"时代与史前社会母系氏族时代的传承关系,以探究史诗中所隐藏的关于"女性崇拜"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王兆胜散文中的女性叙事,都把女性想象成为无私奉献的地母形象,视女性的柔性为天地间最有力量的主宰者,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崇拜倾向。从女性叙事的话语谱系角度看,王兆胜的女性话语属于劳动妇女和传统道家文化的范畴,与当代激进的女权主义话语保持着距离及张力。王兆胜的这些女性话语虽看似有些保守、落伍,但旨在驱使女性解放运动走向健全、正确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于夏志清的鲁迅研究普遍评价较低,批评的焦点集中于夏志清的鲁迅研究带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偏见,而没有辩证指出夏志清的鲁迅研究的潜在意义和价值。对于夏志清的鲁迅研究的评价,应该把它放到整个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的格局中来考量。夏志清的鲁迅研究最大意义在于打破了同时期大陆"一体化"的鲁迅研究生态,疏离和突破了同时期大陆"神化鲁迅"的研究范式,启发了多元化乃至"众声喧哗"的鲁迅研究生态格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特奥蒂瓦坎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是一座神秘之城,众神之城。实际上,对于古人而言它同样神秘得难以言喻。公元14世纪,被认为是墨西哥文明先祖的阿兹特克人来到这里,他们被眼前高耸的金字塔和周围巨大的石砌神庙所震慑,于是将眼前奇迹般的建筑群称为“众神之城”(City of the God)——这就是特奥蒂瓦坎名字的来历。他们认为这是神灵创造世界的地方,众神在这里升起了第五个太阳。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白族民歌中月亮这一特殊形象具有鲜明的意象性,这一意象在白族民歌中的频繁出现有其自身和外在的原因。月亮意象在白族民歌中具有其他意象不可替代的特定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姆的月亮     
佚名 《社区》2010,(23):12-12
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回答这样的问题似乎并不难。很多人笃信生活的目的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16.
曾金财 《社区》2014,(26):48-48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晚月朗星稀,一轮明月像一盏宫灯照亮人间,秋风微送,空中云彩洁白而灵动,田野间虫鸣鸟语,清脆而动听,这大概就是中秋月节的前奏曲吧。看着夜空上皎洁的月亮在云际间涌动,彩云时而像一匹马儿闻风追月,时而像一座山峰屹立于月亮之上,思绪穿越时空界限,回忆起故乡中秋夜“请”月亮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7.
《人到中年》不仅提出了知识分子处境这一社会问题,而且包涵着女性问题。以往的评论大多只注意前者,本文把陆文婷放置在女性文化背景中审视,揭示了其在双重压力下悲剧性遭遇的社会历史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8.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茹志鹃的小说,其独特性显而易见。茹志鹃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关注女性的角色转换,并以人道情怀关注人自身的生命价值。茹志鹃用女性的眉笔细腻展现了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心灵历程和情感变化,显示了茹志鹃在十七年时期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美"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20.
曹禺剧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他塑造了一系列大胆泼辣、个性鲜明、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众多怯懦、无力的男性形象。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与其童年生活、演戏经历密切相关。对女性的过分崇拜和长时间扮女角形成的自身“性别错位”使他的爱情、婚姻充满曲折。对众多怯懦、无力男性形象情感上的亲和与理智上的否定,则表达了他对“性别错位”产生的脆弱性格的恐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