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南京进口水果市场的实地调查,分析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的主要因素.该研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将其按购买频次界定为三类:极少购买、偶尔购买和经常购买.结论表明,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条件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有重要影响.同时,教育程度、购买目的和购买地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
受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选择机制影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行为呈现出竞争性购买阶段、混合性购买阶段及合法性阶段.在社会工作服务的竞争购买阶段,政府秉持效率导向,采取竞争性购买行为.在混合性购买阶段,兼具效率特征与合法性特征,政府购买呈现出由效率导向转变为合法性导向的趋势.在非竞争购买阶段,政府秉持合法性导向,采取非竞争性购买行为.针对不同的购买行为阶段性特征,政府需要建立制度规范、确立组织边界以及改进购买技术等举措来完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3.
罗晓光  王顺 《学术交流》2008,(3):100-104
顾客在购买行为结束后所发生的一切与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及与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有关的外显行为.实行对顾客购后行为信息的收集与测度方法进行研究,企业留住顾客、培育忠诚顾客有重要的价值.顾客购后行为信息是企业开展顾客购后行为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购买行为历来是许多学科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复杂多变、千差万别,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甚至同一消费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时期,其购买动机、购买方式和购买过程都是不同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能解释和反映所有消费者对所有产品的购买行为模式。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立足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消费者购实行为模式。本文重点介绍在理论界具有代表性、有较大影响的五种模式,即马歇尔(Marshall)模式、巴甫洛夫(Pavlov)模式、维布雷宁(Veblenian)模式、EBK模式和哈华德——希思(Howard—Sheth)模式。  相似文献   

5.
理解农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逆向行为,对于重建消费者信心,维持农业企业市场份额,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农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逆向行为模型,分析了补救策略、可追溯性、公信力、负面宣传和不良口碑五个前因变量对消费者消极情绪和逆向行为的影响。从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和汕头四市采集了465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补救策略、可追溯性和公信力对消费者消极情绪有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负面宣传和不良口碑对消费者消极情绪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消极情绪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逆向行为。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行为:定义分歧与本质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国际流行的新兴学科,国际学术界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众说纷纭以至于消费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至今存疑.本文以比较系统地研究西方学者各种理论观点为基础,进一步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将消费者行为的本质特征界定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罗晓光 《学术交流》2006,(3):112-115
顾客购后行为对企业营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顾客购后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因素取不同变量的情况下,顾客购后行为不同。因而相同的购后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体现的顾客对企业产品评价、态度、满意程度不同。产品类型、购买类型、购买者类型、预期反应与成本对顾客购后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先驱品牌优势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市场进入次序的优先而产生的品牌优势有助于抵御竞争者行动,而先驱品牌优势主要在于市场份额、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转换成本.先驱品牌优势的形成受品牌声望、品牌情感和参照群体三个维度的影响.品牌声望增加先驱品牌被选择的机会,降低竞争性营销活动的威胁;消费者对先驱品牌的情感导致品牌间市场份额的差异;参照群体的价值现与规范可以内化为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促使消费者购买先驱品牌,从而形成先驱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住宅本身具有异质性,在时间序列分析过程中单纯采用交易均价进行核算无法剔除住宅异质性带来的价格差异变化,从而使得住宅价格波动不仅反映供求和投资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住宅本身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报告期中剔除住宅异质性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可以为分析由市场供求等其他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越来越依赖其他消费者发表的产品评论辅助其作出线上购买决策。线上评价体系中的差评因其高诊断性似乎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如果差评不同维度的诊断性存在差异,从整体上讨论差评的诊断力就不准确,而这正是前人研究所忽视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差评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是否受负面线上评论文本内容质量的影响。以从众效应和归因理论为基础,采用二项逻辑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差评的数量和负面评论文本内容质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均有负向影响,更重要的是,差评数量和负面评论文本内容质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差评数量并不必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只有当负面线上评论文本内容质量较高时,差评数量才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本研究为企业战略性地管理负面线上评论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