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八五年秋,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在他五年前结婚的妻子美国人芳妮·奥斯本的陪同下,住在汉普郡伯恩茅斯一幢他们叫做“斯开里伏”的漂亮小房子里养病。一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芳官是十二个小戏子中的正旦,后来做了贾宝玉的丫环。在贾宝玉是诸艳之冠,他怡红、颂红,对爱情有独特的个性追求的符号意义上,小说通过芳官的名字、言行思想协助宝玉凸现其性格特性,又通过芳官的命运归宿预示了宝玉的命运走向趋势,由此体现了芳官作为宝玉的从属符号的意义。而这也反映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探究出不同的价值,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基.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和短篇小说《保罗的夫人》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来管窥莫泊桑本人的爱情观,继而得出莫泊桑宿命论的爱情观:他是幻想美好爱情的,但他对爱情所持的态度却又是悲观的;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无论是否建立在婚姻上,因为在他眼里爱情就像一场虚无飘渺的游戏。  相似文献   

4.
租你一辈子     
鲁人 《小康生活》2005,(1):54-54
亚妮和小兵是在青岛一家集团企业里认识的,亚妮是正式聘任的,小兵是打工一族,亚妮是小兵的班长。用亚妮妈妈的话说,那么多人追你,干吗喜欢上这个小县城来的憨小伙?一个人睡不着的夜里,亚妮也曾一遍遍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他哪儿?喜欢他高大伟猛的个子,温柔敦厚的笑容?想想也就这些吧。  相似文献   

5.
伤痛的初恋     
魏西风 《今日南国》2006,(11):45-45
我16岁那年被村上一位烂眼的阴阳先生骗去做了他的徒儿,那时因为我逃学,常去他家和他的女儿二妮玩。他骗我跟他走时对我说,跟着他在外面吃得好喝得好,并说把二妮许给我做媳妇。于是我就跟着他去了,我管他叫师父。师父专给人看阳宅驱鬼,人称他阴阳先生。听村里人说,师父是河南发  相似文献   

6.
吕斌 《小康生活》2006,(1):71-73
缘分在同事中降临,他赢得了她的芳 心。他跳槽后,她也换了工作,拥有一间 新装修的办公室。 没人注意到任何不妥,他们享受着甜 蜜的爱情。不久,体检报告却宣告她落入 了白血病的魔爪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现代电影最杰出的编导———英格玛·伯格曼除了一生孜孜不倦地迷恋于上帝、生、死及爱恋这些生命终极意义命题的探讨外,对影像艺术自身的探索也成为他钟爱的主题。剧作《魔术师》以心理学为视点揭示了艺术的假定性和欺骗性。《假面》则探索了艺术创造、艺术品与艺术接受之间的依赖性、互补性关系。而《芳妮与亚历山大》则更多地从艺术社会学着眼,表达了伯格曼对宗教与艺术的两种情感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沈从文,曾经有过而且仍在不断出现种种误解,尤其是对他的爱情描写误解更多.我认为,沈从文决无意于做一个爱情小说家,尽管我们可以称他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爱情描写的圣手,但他所作的努力是以爱情作为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来凸现不同文化形态,并做出自己的历史的审美的选择.正如沃罗比约夫所说:“爱情的艺术描绘和表现确实是一块神奇的结晶体,它使人们得以观察到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同时,借助于它的反射,爱情自身的实质也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10.
爱情的科学巴里莫尔(J.Barrymore)认为,爱情是介于遇见一位漂亮姑娘与发现她看上去象一条黑线鳕之间的一段快乐的间隔。弗洛伊德的看法略为不同,把爱情称作短期发作而自然痊愈的精神错乱——一种对你和我都是暂时的神智迷乱。门罗(M.Monro)一连提出3种定义。他说,爱情  相似文献   

11.
我和赵俪生老先生交往二十多年了.论年龄,他长我16岁;论学问,更差好几截儿;论辈分,他和先师景芳先生是朋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赵老都是我的老师一辈.我却和赵老成了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赵老谦虚,再是先师景芳先生和赵老是好朋友.可以说,二老的友谊自然由我继承过来.逐渐赵老跟景老的通信,就转变为我跟赵老的通信.  相似文献   

12.
盖茨比是渴望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然而,由于他的梦想是建立在虚幻而非现实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他要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盖茨比既没有实现金钱梦,也没有实现爱情梦.盖茨比的梦想破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预示着美国梦本身的破灭.  相似文献   

13.
让·雅克·卢梭是享有世界盛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在其《忏悔录》中,他描绘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蕴含着他的爱情观。因此,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的剖析,挖掘其爱情观,借鉴其精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理性认识的自觉,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责任和宽容意识、道德和选择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秀色不可餐     
一位男士向我打趣:你若是男性,有三位女子让你挑,你会挑谁?他把三位我们都熟悉的女人摆在我面前:天生丽质的妮,女人味的琪,聪慧的芬。我不假思索地说:“妮不在我的选择中,另两位我倒是举棋不定。”说完,我将他一军:“你呢,挑谁呀?”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美好的体验,而描述爱情的诗又往往联系着诗人的亲身经历。诗,都是诗人心趣的表露。当爱的真挚热烈、自由时,徐志摩歌唱和赞美爱情;当封建传统摧残爱情时,他向封建势力开火,当爱情走向低谷时,他的诗低沉、衰怨;当爱情走向破灭时,他的诗懊丧、叹息,但并不彻底失望。徐志摩有他自己的世界和属于他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凉山彝族一直生活在大渡河、金沙江流域的崇山峻岭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经济、政治、民族等多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凉山彝族长期处于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生存状态,其文化传承因而更具独立性和完整性。在凉山彝区广泛流传的《姿子妮乍》是毕摩用于驱鬼祈福宗教仪式的驱鬼诗。受彝民族传统述源思维的制导,诗歌用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演绎鬼的起源,是一首文化意蕴极为丰富的彝族原生态诗歌。《姿子妮乍》把美女、君主、英雄、鬼神、爱情、宗教等母题交织在一起,兼具宗教仪式与艺术审美的双重功能,有着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代,润色鸿业的大赋占绝对统治地位,使汉代文风平直呆板,缺少革新精神.汉末文坛巨匠蔡邕的恋情赋则独树一帜,蔡邕在赋中热情地歌颂爱情,大胆地表露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蔡邕的恋情赋对美女的描写细腻生动,对爱情心理地刻画淋漓尽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赋中以常人的口吻描写普通人的爱情婚姻生活,丝毫不带道德教化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汉末文风,对后代的恋情文学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是自觉攀登莎剧高峰,而又善于消化创新,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国现代戏剧家.他于1942年创作的<孔雀胆>,在选材和立意方面,很像"中国式的<奥赛罗>".仅看两剧所显示的爱情真理,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主要内涵包括主体的致命弱点是爱情的内部蛀虫,旁人的自私破坏是爱情的外部敌人,个人荣誉和政治愚忠是爱情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作表达了他一生的理想,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他歌颂爱情、吟咏自然,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美"是徐志摩诗歌的精髓和生命,意境美、意象美、音乐美是他诗歌"美"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己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