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现实社会的网络映射,微信创造了崭新的“共在感”和“圈层关系”,承载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基于独特的形态、结构与动力系统,微信场域构建了“圈层区隔”和“层级分化”的传播秩序,呈现出半封闭、多节点、多层级的非典型生态格局。微信传播机制具有天然的自我约束性和稳定性,逐级过滤、时间延迟、空间割裂等因素显著降低了舆情风险指数。与此同时,微信场域存在难以甄别舆情风险要素、深度传播与社会动员、信息勾连与信息遮蔽等潜在风险,易导致市场震荡、信息异化、技术异化等舆情生态失衡现象。因此,应从舆情主体、信息、环境三个层面入手,以创新性思维构建微信舆情防范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躲灾避险的本能习性?决定了灾害事件信息极易成为社会公众的共鸣性话题? 微信朋友圈的灾害事件信息传播 容易诱发网络舆情?对灾害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形成倒逼? 在实证分析微信朋友圈灾害事件信息传播特征及存在问题的 基础上?认为应从最大程度凝聚社会防灾减灾力量出发?对微信用户群体的防灾避险利益诉求进行再认识?从全社会防灾减 灾层面?通过科学、正确的灾害事件信息传播引导?将微信朋友圈建设成为防灾减灾的信息平台和灾害知识学习的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社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充分和对称并没有避免公众同情与事实本身形成偏差的出现。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网络上的发声成为了节点化生活中的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转变为文化资本,公众同情作为传播过程中核心节点——话题序参量媒体参与社会资本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公共舆论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每个微信用户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讨论网络"——朋友圈。微信的"朋友圈"是基于虚拟关系与现实关系二元交叠而建立起来的连接,"我"决定朋友圈的结构的同时,也深受"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影响。在以微信为媒体的科学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朋友圈"强连接的信任度,来提高科学传播的信度;更要充分发挥公众号的弱连接,不断地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并通过这些公众号将一些新的科学信息持续地介入到各个不同类型的朋友圈层,来影响大众的生活,使科学传播深入社会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信息碎片化是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碎片化容易在公众中激发出刻板印象效应,造成信息的误读。通过对"罗尔事件"的网络民族志考察,还原事件主角罗尔"重男轻女"公众形象的建构过程,指出信息误读背后既有信息不足的原因,也有情绪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有某种基于微博、微信运营的市场理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微传播场域复杂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微博对手机媒体移动性与网络全球化两个特征的深化,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为敏感,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快速影响、改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文化知觉。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着"政治权利话语方式"与微博"大众日常话语方式"的冲突,要积极利用微博"正能量"传播政府形象,则需首要厘清两种话语方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微博构建的网络文化本身探源,为地方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找寻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平民化的现代社会中,敏感性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只会妨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无法揭示谣言信息传播的社会机制,不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规避、化解谣言。基于此,需要首先明确界定网络谣言的内涵与外延,指出其具有遮蔽事实与揭示真相的双重可能。进而分别从谣言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角度分析了网络谣言生成的群体动机,认为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是网络谣言传播、繁衍和选择的社会机制。最后,针对治理网络谣言的"寒蝉效应"困境,应该正确处理网络谣言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处置危害严重的网络造谣者,切实打通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鸿沟,最终避免群体性、危害性网络谣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切入,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存在一种由家庭圈、挚友圈、共事圈、师生圈和陌生圈共同营造的"圈文化",并且其使用者在此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形象。从态度、认知与行为三层维度对微信朋友圈使用者的角色扮演行为进行审视,探讨这一行为对现实世界中社会互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传播时代的话语表达具有话语主体愈加圈层化与大众化、话语内容更加口语化与娱乐化、话语场域呈现公共化与多样化、话语方式趋于碎片化与分众化、话语逻辑呈现批评化与片面化等多元化特征。微传播时代对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微传播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应注重话语主体适应圈层与多元融合、话语内容融入日常与贴近生活、话语场域注重公共空间与多元拓展、话语方式分层叙事与分众叙事、话语逻辑层层递进与严密完整。为此,我国应该从健全红色文化话语主体圈层多元融合制度、完善红色文化话语内容与时俱进诠释制度、健全红色文化话语场域一核多元建设制度、完善红色文化话语方式因时制宜叙事机制、健全红色文化话语逻辑完整严密论证制度等方面推进新时期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作为一种以校园网络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信息亚传播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内涵及影响的分析,高校应该主动在校园网络上构建沟通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过滤网络信息内容、如何合理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如何把握不同群体的差异性等方面上来,从而才能合理利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特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场域"一词可指人类生存的居所,也可指外在于人的、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置身性空间。而传播符号学视角下的"场域"一词主要指符号场域,它强调符号意义生成与传播的场域空间。符号场域之场位或在场者的置身性角度(身份等)会作用于符号赋意活动,以影响意义生成与传播过程。而整个场域的空间结构中,在场者的身份不同,意义的生成与传播活动又会随之变化。符号场域的空间性关系、人的置身性位置这些在场的空间性结构方式会通过赋意行为作用于传播效果,它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活动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从2016年直播元年至今,我们对于网络直播已不能再仅仅定义为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以及媒介载体,而应视作多元主体携带各自优势资本参与所形成的复杂场域。近年大量资本涌入该场,其间权力博弈的伴生问题已破坏了场域生态平衡,网络直播行业由爆发式增长的增量红利期进入深度盘整期,应对资本驱动下的权力进行一定规约。从经济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发现场域内的资本驱动生成了诸如合同纠纷、偷逃税款、冲动打赏、变相网赌等不良现象。以法律+行政的“他律”结合行业主体“自律”,配合新兴技术,多方施策方可突破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瓶颈,建构网络直播场域新生态。  相似文献   

13.
符号价值是指在某种意指关系下,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在市场交换中由于满足了人对声誉、社会地位、权力等等欲望的精神需要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符号价值生成财富幻象的形式和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符号价值作为终极价值,被人们所崇拜和追求,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目的因;二是符号对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区分成为人们追逐财富的不竭动力,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动力因;三是符号运作对生产、市场以及人的消费偏好的左右,并通过智能化媒介,如电视、网络、微信等载体,把符号运作所逻辑设定的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不断向大众渲染和撒播,构筑覆盖全社会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拟真世界,使大众屈从于符号价值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符号运作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形式因。上述诸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人们对于财富的崇拜由传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走向符号拜物教,从物化、异化走向幻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两个舆论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本文将用户生成内容作为透视突发公共事件在舆论场域生成中的一个切入点,以场域理论和舆论学相关理论为支撑,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研究样本。着重阐释了官方场域和非官方场域中用户生成内容差异化的具体框架,差异化信息判断下回归理性的责任归因;不同叙事方式中"橄榄型"情绪共振结构凸显;原创内容涌现和"官方+非官方"多媒介互动的膨胀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场是新时代下形成社会共识的熔炉,而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微博舆论场作为网络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扮演了事件的扩散器、意见箱及调解员角色。"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之后,便迅速形成了针对该事件的微博舆论场,其表现形态是以最快的速度及时传播最新讯息,并用多样化的讯息表现方式建构着各类舆论话题,表达着不同传播主体的话语诉求,宣泄着网民的集体情绪。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人们发布信息、获取信息、表达意见、探讨公共话题的公共领域,但是当前网络公共空间里却存在着各种话语乱象,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谐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哈贝马斯的交往思想对认识网络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治理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乱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运用哈贝马斯交往思想中的公共领域、交往理性和话...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作为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已崭露头角。社会学的渗透使传统传播学的领地在悄悄扩张。庞大的网民队伍奠定了网络传播的基石。网络传播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网络传播也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信息发布权的分散对传统话语霸权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话题的辖域与层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话语中不仅存在单话题 ,还存在多话题。话题的辖域有大有小 ,可根据辖域的大小将话题分为语篇话题、语链话题和语句话题三类。根据话题的性质和功能 ,多话题可分为情景话题、主旨话题、论元话题三类 ,多话题的排序一般遵循情景———主旨———论元话题的序次。话语生成的组合顺序多为逆向组合。  相似文献   

19.
“圈层化”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入圈难、传播难和见效难等困境,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受到冲击,认同受到消解,对于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要通过话语主体的重塑、话语内容的供给侧改革、话语表达的创新和话语价值的传递等策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真正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正能量赢得传播,发挥主流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Web2.0技术构成了当代中国价值共识问题的重要现实背景.选取"5·28招远麦当劳案件"为代表性个案,通过新浪微博用户的互动讨论贴分析微博场中价值话语的建构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早期基于开放互动的群体性价值反思受制度与符号的双重制约,前者通过话题榜时间限制、话题管理权制度与关键词处理方式等制度设计将相关热门话题推至微博场的边缘空间,后者通过"键盘侠"这一身份标签抑制了微博用户的积极性,二者合力导致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价值共识缺乏稳定的时空基础与符号资本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