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民族论坛》2004,(2):17-18
酒和文化总是共生共荣。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已经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而数千年的古老民族文化也因为酒的滋润而更加丰厚、甘醇。藏族的谚语说:“喝酒不唱歌,便是驴子喝水。”流传于云南彝族的古歌谣唱道:“迎新客!四方朋友至,八方来。端起酒杯敬客人,请喝酒!彝家礼节要喝酒,要唱歌!”这些谚语和歌谣道出了酒与艺术之间的联系。透过浸润在酒中的民族艺术,我们可以体验到少数民族那炽热而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酒兴之至载歌载舞饮酒和歌舞,是少数民族节日庆典、婚丧礼仪中必不可少又密不可分的两项内容。在澜沧江、怒…  相似文献   

2.
“跳菜”,是云南大理州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家人举行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隆重仪式。它是彝家人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也是彝家人底蕴深厚的一种饮食文化。婚宴那天,宾客云集,婚宴场上一片熙攘。按习俗,不论来客有多少,都只摆十桌席,所有的来宾都在这十张席桌上轮流入座,故称“流水席”。十张席桌坐满宾客后,未入席的人便把婚宴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跳菜”开始。午时刚到,鼓乐齐鸣,在嘹亮欢快的乐曲声中,上菜(即表演“跳菜”)的大师傅率众师兄弟一起登场亮相。他们双手拱揖,先拜“三界”神仙,后拜“三…  相似文献   

3.
美酒与毒酒     
藏族人离不开茶,门巴人离不开酒。聚居在墨脱的门巴人,通常喝的酒有三种:一是玉米酒,一是鸡爪谷酒(藏语叫“曼加”),一是大米酒。制作的方法十分相似,先把粮食煮熟,掺进酒曲,放在竹盘内发酵。饮用时,取出若干酒酿,装进一个下部有塞子的竹筒内,兑上凉水。稍顷,拔开竹塞,凉水通过酒酿滤出,就成了清凉可口玉米酒或“曼加”酒。如有喜庆活动,或遇尊贵客人,酒里掺酥油、鸡蛋,在酥油筒内加以搅拌,就更为清香甜美。门巴人离不开酒墨脱门巴人之所以离不得酒,有传  相似文献   

4.
说马奶酒     
马奶酒,是一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的佳酿,很早就从漠北传人内地。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西汉太仆下设“家马令”,职掌酿制马奶酒。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将“家马令”改名为“挏马”,后来就称马奶酒为“挏马酒”,或简称“挏酒”。唐代称马奶酒为“乳醅”。  相似文献   

5.
“夜郎国”里酒师胜吴刚神秘美丽的月宫有玉兔捣药、嫦娥舞袖、吴刚捧酒的故事。年复一年,吴刚捧出的只有桂花洒。而贵州“夜郎国”里的酿酒师,在短短的近几年里捧献出了多少种优质酒呢? 安顺酒厂总厂厂长、工程师李幼鸿,是安顺解放时首任专员任命的第一任厂长。初任厂长时,他常常出席省和全国轻工部酿酒会议,次次都拿不出名优酒,使贵州为  相似文献   

6.
咂酒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独特的饮酒习俗。在鄂渝边区的“茶盐古道”上,土家族也有咂酒的习俗。说到土家族的这一习俗,不得不提李方庆,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才使土家族的这一古老饮酒习俗得到发掘。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瓦峨尔公社拉一洛生产队的彝家山寨,过去顶着“左”的影响培育起来的自留林,如今在党的政策照耀下更加郁郁葱葱了。这里,社员们房前屋后、河畔沟边和山坡上,到处树木成行,绿涛滚滚,花香鸟语,格外清新。  相似文献   

8.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岭山一带的过山瑶瑶胞,因长年居住在高山地带,而那里的雾气、湿气大,当地的瑶族人故有泡“酒浴”的习惯。瑶家“酒浴”,即每次入浴前,在约35公斤摄氏40℃的温水中,加约0.5公斤饮浴两用的特效酒及30克左右精盐,身体泡入温水中约10分钟。浴后使人感到全身舒服,皮肤光洁如玉。瑶家人把这种浴称为“驱寒玉肤”之浴。浴中所使用的酒,是一种以大米和酒糟为原料的清酒。其制法是将经发酵的酒糟和发酵的酒米混合,再蒸制多次而变清酒。所谓清酒,就是瑶家人自制的米酒,色淡黄,醇香可口,存放越久越好,其味越香。瑶…  相似文献   

9.
无悔的青春———记毕节地区民宗局局长陈长友文/远程这是一片神奇、迷离的土地,它回响着古老而又年轻的跫音;这是高原上最绚丽夺目的一道风景,它记载着一位彝家汉子坚强执著的跋涉足迹。在这片充满挑战的高原红土地上,有位彝家汉子用心血和汗水弹奏出了跨时代的强音...  相似文献   

10.
纳西窨酒     
窨酒是云南丽江县纳西族人民一种传统佳酿。窨读印(yìu),是地窨子、地下室的意思。窨酒就因为藏在地窖中时间长而得名。它是用大麦、高梁和小麦酿制的。酒色是自然的桔红色,不加任何染料,真象李白诗句所说“玉碗盛来琥珀光”;酒味香甜,开封后满屋生香,喝起来舒适爽口,提神助兴,把盏难舍。据说还有延年益寿的功能。纳西窨酒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清道光年间,就已经大量生产。纳西族有一种传统风俗,凡贵客临门或家中有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人看到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这件器物时,都一时难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它并非如今常见的壶的造型,而是仿造自古代青铜酒水器“盉”,敞口带盖,腹部圆鼓,曲柄直流,下承四柱足,因此被称为“盉壶”。又因其通体饰以藏传佛教莲托八吉祥为主的青花纹饰,被命名为“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同样式的瓷器存世有多件,散见各地,但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此件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因其是乾隆帝赐予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礼物,更显得尤为珍贵,属于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吴景军 《民族论坛》2003,(10):20-21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有一个侗寨群叫皇都,传说古夜郎国王从这里经过,被这里的风光所陶醉,许诺在此建都,于是从远古起,这里就叫“皇都”了。近年来,湖南将这里辟为旅游点,建侗族文化村,向人们展示侗族的民俗文化。“皇都”福地,从此热闹非凡。今年8月,我与一批广西柳州客人慕名来到了皇都侗族文化村。盛情的拦路酒“今天好,今天好,今天是个好日子,男女老少迎贵客,贵客来了没有什么来招待,唱首山歌敬客人……”寨门前,一束红绸横道,十多位侗家姑娘笑意盈盈的守在那里,唱着山歌把壶端杯将路拦住。“依侗乡风俗,客人进寨必须先喝了这杯拦路…  相似文献   

13.
牛,在彝族同胞心目中,是农家的希望,丰收的寄托。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先民们把牛崇拜如神,从而繁衍出一套套别具风情的崇牛习俗。居住在云南滇西北山区的彝家人的崇牛习俗古朴而别开生面,另有奇趣。 牛在彝家人的崇拜习俗中,首先是祖先的化身。民间传说,在混沌的远古  相似文献   

14.
酿酒 辽代契丹人的酿酒分官酿和私酿两种。在皇都上京城内建造的酿酒工场——麹院属官酿。麹院酿制的酒,主要供契丹皇室人员及高级官吏们饮用。民间酿酒的小作坊——酒家属私酿。主要满足下级官吏和平民百姓们饮用。当然,由于“酒家”的私人酿酒“风味”独特,所以,偶尔契丹皇帝也“微服”到这些“酒家”赐银“市酒”。如辽穆宗耶律璟就曾  相似文献   

15.
兔年七月,准确地讲是农历的七月初四、初五,我在部队时的彝族亲密战友李氏阿山,特来邀我去他家过彝家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花脸节”。由于花脸节是云南省邱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我一直未见识过,于是,兴冲冲地邀了两位笔友前往他的家乡云南省邱北县普者黑村。  相似文献   

16.
穿过喧嚣的城市,走进温柔的视线。远方的黑颈鹤啊,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这里白云缭绕湖水湛蓝,湛蓝湖水荡着悠悠小船。这里红叶似火漫山冈,片片红叶是秋天发出的请柬。啊,彩云之南乌蒙山,你是世上最美的家园。点燃希望的火把,照亮所有的明天。美丽的黑颈鹤啊,把仙境带到了人间。这里乌蒙磅礴金沙水暖,滚滚春潮卷起时代巨澜。这里江山如画铺锦绣,迷人的风光看也看不完。啊,彩云之南乌蒙山,你是世上最美的家园。彝家汉子彩云南的云,乌蒙山的山,乌蒙山就在以礼河畔。河水潺潺云里唱,唱不够彝家男子汉。彝家汉子长得壮,挺挺腰杆能背山。彝家汉子个…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省元谋县第一中学里,有一个被人们誉为“彝家小勤快”的学生,叫李玉贵。一个阴雨天的早饭后,上课的钟声响了。李玉贵刚要去上课,忽见同宿舍新来的汉族瘫痪学生仲显云匍匐在门口叹气:“唉!今天不能去上课了。“李玉贵刚迈出门槛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台湾过农历新年的民间风俗,跟福建、广东等地区几乎完全一样。除夕,全家老少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欢度岁末,台湾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不论老幼,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日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讨吉...  相似文献   

19.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8-11
作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四特酒一直是江西引以为做的知名代表,既代表了中国千年的酒文化,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更代表江西人民火热的红土情怀。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扬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11月12日邓小平在樟树考察时,喝了四特酒,赞誉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今天,江西又创”四特”,只不过这次它不是名酒,而是”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色人才“。是一部推动江西民族地区发展、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轨道的秘籍……  相似文献   

20.
用彝族杨梅酱消肿止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酱是滇西高山、半高山地带彝族群众最喜欢的传统酸质调味品。每年农历五月间满山遍岭杨梅成熟时,彝家人支起土锅熬制杨梅酱,称为“熬菜味”、“熬药”。 熬制出的杨梅酱呈膏状,色泽黑里透黄,味浓酸,酸里含着浓浓的山果香。用杨梅酱调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神,食之使人精神倍增。杨梅酱还有一个妙处,即炎夏之日食之能消热去暑,严冬食之能驱寒增暖,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 杨梅酱不仅是调味美食,还是一剂地方特色药。青杨梅果就有消食通嗝的特效。而杨梅酱消红肿热痛效果快速明显,可用来治疗扁桃体炎、牙痛、牙龈红肿、眼热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