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有关文本为对象,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为主要线索,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特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当代价值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与新实在论观点比较黄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大都以批判反思黑格尔哲学为起点而建构起来,诚如怀特所说:“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19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费尔巴哈在说明人的自然本质时陷入庸俗唯物主义,在说明人的精神性和社会性时又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人入手,克服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矛盾,建立了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主要是由于实践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存论内涵讨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支配性的社会权力,而不是纳入经济范畴体系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理性前的交往形式,其讨论的核心内容是个性与交往的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存论内涵的分析给我们指出了研究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一条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道路,分析资本运动自我扬弃的感性辩证法;另一条是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道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研究扬弃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守奎 《江汉论坛》2007,7(12):40-43
人及人的本质问题是贯穿于哲学史的根本问题.传统哲学或人学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问题在于,把人的本质看成相对于人之存在而言的先验的、外在的悬设,致使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相疏离.因而,要深化并推进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和研究,必须把人的本质真正归还给人,立足于人之现实的实践生存论立场,把人的本质内在地理解为是在人之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性存在,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之实践活动的敞亮与展开.  相似文献   

6.
<正>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暴力论的荒谬性时说,统治和奴役的种种关系是经过两条道路产生的。 一条道路是,在原始公社的基础上,起先被赋予了某种全权以维护共同利益的社会公仆逐步变为社会的主人,这种主人分别成为东方的暴君,成为希腊的氏族首领,成为克尔特人的族长等等,最后,各个统治人物集结成为一个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主体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人权批判为归旨的人权观的重要理论支撑.缺失这一支点,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就不得而知,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就犹如无源之水,马克思恩格斯人权观自身的理论建构也成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空中楼阁.然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从人权主体方面揭示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得益于他们对人权主体向度的开拓.双重向度的划归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权主体认知上的内在逻辑和对资本主义人权本质的真实批判.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1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的本质"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遵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即从对宗教异化的批判转向对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对立基础上政治异化的批判,随后又走向对经济领域中劳动异化的批判,这三种异化批判为马克思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创造了逻辑前提。同时,这一逻辑路径的生成始终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的前提条件,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对立,批评了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所谓社会主义“异化”的错误理论,阐述了为什么要宣传、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澄清了多年来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混乱。胡乔木同志指出:“跟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以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的概念为出发点,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是人的本质观上的二次根本变革,为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学习这一理论,对于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于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道路是有益的。 一 马克思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在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创立是关于人的本质观上的一次根本变革。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众说纷纭。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为了反对神权统治,曾为人的感性的存在和需要进行辩护。他们把意志自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期通过批判利己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他分析了政治解放所造成的人的二重化,进而阐明了人们的阶级差别和对立。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用人固有的社会本质来批判以货币为中介的异己交往关系,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阐明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是对利己主义的人的理论抽象。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对人的孤立化理解,马克思强调,利己主义的人处于社会联系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既定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了施蒂纳的极端利己主义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真意是以社会实践为契机,以历时态的发生学方法为基本原则,将历时态的发生学方法与相对静态的共时态研究结合起来,从“类”和“社会关系”两个基本视角具体研究人的不断变化着的本质。它的实质是“发生本质论”。发生本质论的提出,对于探讨人的本质无疑是一条新思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切哲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成了“热点”,从理论上说,仍然是对人的本质问题探讨的继续。在我们看来,无论对主体性问题的讨探,还是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都不能忽略实践观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引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这段话来界定。这并没有错,然而承认它是一回事,真正理解和运用它又是一回事。因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本身是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只有从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点出发,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再认识胡渝目前,在诸多哲学著作中,论及人的本质时,都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那段话,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认为这个论断是对人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的来源与本质刘敬鲁关于价值的来源与本质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两种典型的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由实践创造的,价值来源于实践,价值的本质是人通过实践表现在客体上的人的主体性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并非一切价值都是由实践创造的,因为有相当部分的...  相似文献   

15.
王峰明  王璐源 《学术研究》2022,(3):29-35+177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文本来看,首先,既不能把经济学的“两条道路”都看成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不能把第二条道路仅仅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道路和方法。因为第一条道路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这是研究过程;但第二条道路则相反,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是叙述过程。若没有第二条道路,任何经济学都无法立足于本质和规律对事物做出解释和说明。其次,既不能认为马克思拒斥和否定第一条道路,也不能把两条道路绝对对立起来。因为若没有第一条道路,就无法透过事物的现象表层揭示和把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第一条道路为第二条道路奠定了唯物主义原则和基础,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最后,不能认为第一条道路的“抽象”是包含了经验内容的“特殊”,因而是与现实事物相联系的;而第二条道路的“抽象”则是排除了经验内容的“一般”,因而是与现实事物无关的。因为任何抽象,无论其抽象的程度有多高,都是对现实事物的体现和反映;特别是,抽象程度的差异本身就是对现实事物发展程度的差异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16.
财富概念是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总结和哲学革命的前提,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财富指示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性空间。财富的本质实现与劳动的本质实现相一致。财富是人类的直接自然界,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根据,也是社会建筑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想从哲学上把握历史的运动,发现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一致,就不能没有财富概念。  相似文献   

17.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朱宝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哲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十余年的哲学改革历程,以1986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前一时期是由“实践标准”的讨论所引发的对极左思潮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周志山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现实运动,一门多学科视点聚集的“显学”,已越来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热点。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正是从几十年不断发展着的发展观念中得到的一条基本结论,它通过人...  相似文献   

19.
笛卡尔以降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始终是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人道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哲学模式。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要求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性存在。正是从历史性视域出发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重释,使得他们在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革命中肩负起了重构与颠覆的历史重任。然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性视域,开辟了两条不同的理论路向,并由此引发了现代主体性哲学的两种迥异的命运。马克思在批判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形而上学内涵的同时,又在新的基点上重建了历史性的实践主体性哲学,而海德格尔则试图从根本上拆毁和颠覆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力求建构非理性主义的历史性生存论哲学。这两种极为重要的哲学形态,为20世纪欧陆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性的思想地基。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不是人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有一些人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这些同志虽然力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人的本质,但在结论上却和近现代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一致.当时虽然对资产阶级的自由观有过许多批判,但自由和人的本质的关系却未见有明确的分析论述.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些看法.自由,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人为了使自己生存以至发展,不断地和客观环境作斗争,使客观环境适合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客观环境是不依人的意志而任意改变的,它有着自己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人是不能违背这些规律的.因此人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