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折射出了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贯穿着文人出世入世两种人生观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儒道合一”的特性。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渔父"形象,透过其形象,可以窥测出在中国文化熏染下的文人立身处世行为和林林总总的心态.简言之,"渔父"现象的背后,贯穿着文人出处进退两种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的矛盾冲突.深究包裹在"渔父"形象中的文人心态对于深刻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心理,了解中国文人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人格品行的看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渔父词是宋代文学重要的创作领地,但在两宋300多年的进程中,因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渔父词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分析苏轼、朱敦儒、陆游、张炎为代表的四个不同时期的渔父词作,揭示在同样的渔父身上所隐含的宋代文人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4.
《渔父》反映的是屈原沉江前生活的一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 ,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是佯狂玩世 ,逃避现实 ,但并非黑白不分 ;一种是明辨是非 ,宁死不屈  相似文献   

5.
《卜居》《渔父》中塑造的客是“高士”的形象,从文本形态上看,地位和屈原对等。二篇是楚人根据屈原沉江的传闻敷衍成文,在定型过程中显现出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的悖离与错位,最终成篇定型在西汉时期。《渔父》中屈原的“设辞”见于《老子》《荀子》,可视为先秦共用文本。二篇都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其成因与屈原思想的内在矛盾和后人对他沉渊殉志的负面评价有关。作者虽对屈原的处境怀有同情,但对其人生选择则是不明言的否定与批评,这对把握秦汉乃至后世屈原思想之接受,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是中国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古代文人笔下的渔父纷繁复杂,既有超脱旷达、恬淡自适、乐山爱水的隐逸者,又有怀才不遇、苦等时机、期待一飞冲天的垂钓者,还有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侠义者.林林总总的渔父意象,寄寓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勾勒出古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唐时,在岳州洞庭诗歌史上,张志和创作的《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是岳州洞庭诗歌中的第一首专咏洞庭的词,也是第一首以渔父为题材的词。本文从一个较全面的角度探讨《渔父歌》在岳州出现的主客观原因,并就其对岳州洞庭诗歌产生的影响作一个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于其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当今大学生,特别是西部大学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值得深思。文章拟从唐宋诗词中的渔父形象所映射出的自由道德意识,考察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通过对四种情结──忧郁情结、老儿童情结、渔父情结、浪子情结的粗浅描述和分析来揭示比较广泛地存在于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游离社会的意向,并借用一天文学术语“逃逸现象”来表达这种意向,旨在暗示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逃逸”.对四种情结的描述和分析大都站在社会实践的角度上说明造成情结的社会原因;并辅以引用的许多诗词作语言实例,意在表明这种“逃逸”更多程度上是一种语言现象,而非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纵向考察中国历朝统治者对渔业的管理、渔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渔民的生存状况,同时结合"渔父"作为"隐者"这一文学形象的形成发展史,对文学形象的产生进行社会学观照,论述诗词中"渔父"形象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渔父》四首与自张志和以来渔父词的传统写法不同,抒发悲悯情怀是这组作品抒情上的主要特色。从体裁看,《渔父》四首实为诗而非词。考诸苏轼贬黄州期间心态,本组作品采用类于词的长短句形式,实与作者当时不敢作诗的处境有关。同时,这组词又真实反映着苏轼居黄期间的思想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2.
诗文中的"渔父"意象,古已有之.本文选取古代韵文中典型的"渔父"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在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透视出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并试图阐释体现在"渔父"身上的"儒道合一"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渔父》一调在音乐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中日两国皆见创作,且曲辞齐、杂言体兼备,是研究早期文人齐、杂言辞关系的理想切入点。通检唐五代中日“渔父”系统之歌辞,对其载录调名及体式进行比证,厘清《渔父》一调曲辞的留存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两国《渔父》歌辞的形态、辞格,并与唐诗中“渔隐”题材诗歌比较,可知中、日《渔父》歌辞的写作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前者为“依调填辞”,后者为“依辞写辞”。早期文人曲子辞写作以“歌辞”观念而非文体观念为主导,不存在明确的齐、杂言分体意识。齐、杂言体的自觉分判,产生于“依调填辞”转向“依辞写辞”阶段,而音乐环境的差异是催生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对齐、杂言体分体意识产生之细节的甄辨,还原了曲子辞在发生期与书面文学诗歌系统间联结、互动、分流的历史。   相似文献   

14.
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渔父形象,文人们在这些形象身上寄寓了或出世或入世的理想。元代文学继承了此种由"渔父"现象延伸而来的关于仕与隐的思考,而仕进之路的堵塞,既使元代文人认识到自身无力改变现实,不如寻求自在的生活,同时文人的传统又使他们对自身的遭遇愤愤不平。这种由"渔父"情结引发的复杂心态需要有适合的文体承载,传统的诗词不适合表现这种特殊的心态。起源于民间的散曲以其特有的语言和风格引起了元代文人的注意,并着力创作,从而成为"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中庸”,这是孔子和谐观的一种表达。“和为贵”,在处理国家、家庭、朋友之间的事务时都要“和”,在个人的生活态度上“心平气和”,不能太冒尖,也不能消极,要处理好“和”的一个尺度。“和”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范畴,由“和”凝聚而成的“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鉴于此,对《晋书》中的“和”进行探究别具意义,有助于明晰“和”的文化存在。“和”字在《晋书》中出现频率很高,共出现954次。《晋书〉中的“和”被分成了自然、生活、文学、科教、国家、宗教等类别。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推陈出新”论,作为其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时态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继承性学说和批判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在历时态意义上,又是对传统诗学“通变”说的现代性与革命性转化。  相似文献   

18.
世初之初,我国学术界围绕孟子论舜的案例和《论语》“父子相隐”的观念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实际上,普遍与特殊这种西方式的两分模式并不是解读任何文明、文化、伦理价值的唯一标准,对孔子思想的真实理解应回到《论语》文本本身。“亲”“仁”“爱”“礼”只有层次上的差别,无根本性质上的对立,“亲亲”是“仁”“礼”之根源,血亲是人伦之情的发源地。重视家庭的儒家传统文化,超越一切功利的“亲亲之光”对缓和当今多元主义文化的冲突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学中的"渔夫"(或渔父)形象产生于不同的土壤,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原因、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士的特征,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智者.他们身上,体现出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意蕴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各民族语言中一般都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颜色词,这些词除了表达自然界中的色彩外,还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红”与“黑”是汉俄语中两个意义比较丰富的颜色词,他们的文化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别。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红”与“黑”文化意义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