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执行人,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理念、手段和方法,势必要作相应的调整.笔者认为,要做一名家长信任、学生敬爱的班主任,应具备爱心、诚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相似文献   

2.
教师上课有激情是课堂的有效性保证。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充分备课,充分读懂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充分读懂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读懂课堂,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活动,创造生成,点燃孩子们求知的热情,充分调动情感诱因,结合文字意境,把握情感,顺势绽放,做到师生情感共鸣,以确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有效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梁卓恒 《生存》2020,(10):0218-0219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充满诗意与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伴着轻盈优美的交响乐,简洁而干净的故事情节在纯美而温情的各种蒙太奇叙事结构中缓缓展开,整个画面都笼罩在一层灰暗的色彩之中。然而,一股明亮而耀眼的爱之光冲破了这种沉闷的宁静,实现了对生命和人性原始而巨大的感化。本文将从电影的主要元素及其深度方面阐释影片中所蕴含的智慧大爱与人性光辉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正平度现有学校幼儿园共576所,在校学生17万人,在职教职工1.5万人。近年来,平度教育人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在青岛市社会满意度测评中,连续6年位居青岛各区市同类部门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暴力事件、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紧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其特有的价值理念及独特的助人方式,在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不仅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与生命教育的理念高度融合。同时,社会工作体验式的助人方式又给生命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个人、团体及社区三个层面入手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厚刚 《社科纵横》2010,25(3):156-158
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突出而敏感的问题,当前大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频发,凸显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和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作为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老子有着独特而深邃的生命观,对于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本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茂全  赵晓红 《社科纵横》2008,23(10):102-103
文学不仅应当关注人的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也应当关注生态环境.生态文学以优美的语言、鲜活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生态思想担当起了当代生态建设的文学责任.生态环境教育的文学途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一种躯体性意识。自我意识作为一种精神,也就是要使自己超越于自然,把自然之存在引入意识之目标。意识要在自我中设定自己,并把对自身的设定环节作为中介物,从而发展出人的精神。人就是在自然的躯体中设定出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大学生自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仍,通过访谈等定性研究,笔者得出这背后的原因是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是教育的终极意义,教育与生命有着内在、本质的联系。本文就试图从分析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自杀的深层动因,呼唤大学教育向生命价值的回归,补上生命教育一课。  相似文献   

11.
张淑卿 《学术交流》2012,(12):208-210
伊丽莎白·毕晓普被称为20世纪美国奇特的女诗人。这缘自于:她在诗歌创作的数量上以少胜多;童年命运多舛;所创作的168行长诗《麋鹿》历时26年。此诗以诗人的一次班车之旅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她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尤其是作品所呈现的真实描摹、自然清新、张弛圆润、意象隽永的艺术风格,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因此,《麋鹿》可视为毕晓普生命旅程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新闻教育是培养新闻人才的基地。在迅猛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闻事业中,出现了一些新闻道德失范现象,凸显出新闻教育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新闻教育中存在着各种知行脱离的现象,过分重视知的方面,相对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闻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新闻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新闻教育蕴含着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是新闻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学校教书育人应当追求的目标。知与行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高校只有通过知行合一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3.
殷慧  廖春阳  Hou Jian 《孔学堂》2023,(2):66-77+173-186
王龙溪服膺礼教,推崇礼法之士,在家族和地方进行礼义教化;同时他坚持以礼修身,通过持礼工夫来提升道德修养、恢复良知。但由于当时社会上礼义与礼仪相割裂,产生了只重仪式不重礼义的现象,故王龙溪对异化后的礼教进行批判,将其视作一朵结不出果实的千叶之花。其批判的目的在于强调礼义,他以良知解礼,同时在讨论“良知”时侧重于“无”,追求斩尽枝叶、洗净铅华,以礼义统摄繁文缛节,最终实现良知的光复与礼义的回归。在“无”的方面,王龙溪比王阳明走得更远,因此产生了流弊,开后世“非名教所能羁络”之肇端,但又与泰州学派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家庭、学校、社会:少年儿童教育的协调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少年儿童是21世纪的建设者,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培养这一代人是一顶具有战略意义的跨世纪工程。作为不同的教育载体,家庭、学校、社会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形式的互补性,以体现自身特点的不同方式,共同承担着培着世纪人才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教育的大系统,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配合,共同运作。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则表现出许多运作不协调乃至相互掣肘的现象,令人忧虑。一忧教育内容不协调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今的教育:“学校是理想教育,社会最高员教育,家庭…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 0月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长尼古拉·德米特利耶维奇·尼康德罗夫出版了他的专著《俄罗斯 :千年之交的社会化与教育》(以下简称《社会化与教育》)。此前 ,他曾经出版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 :俄罗斯模式》(1 996)和《俄罗斯 :世纪之交的社会珍品》(1 997)两部教育专著。新书《社会化与教育》可以说是前两部书逻辑上的继续 ,它是从俄罗斯人现在面临的社会角度来研究教育问题的。全书共分 6个部分 :1 社会化与教育的基础———精神财富 ;2 生活、健康与大自然 ;3 爱情、家庭、色情与性 ;4 教育、文化与闲暇时间 ;5 劳动、职业与…  相似文献   

16.
未来教育的发展亟需创建中小学教师定期访学制度.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同质化现象普遍、校际合作机制缺失、培训形式单一和理论培训供给过剩等问题.创建教师定期访学制度能弥补现有培训的不足,有利于突破校内较为封闭的静态学习环境,构建校际间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创新需求导向的学习模式,生成本土原创的实践性知识与理论.该制度的目标主体是中小学教师;访学周期应设为每隔6年一次,每次6个月;应给予访学双方教师一定补贴;制定有关教师访学的管理细则;建立教师在职培训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7.
18.
全球性的环境灾难对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如果说.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是朴素直观的神性"敬畏".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是机械论视野下的遮蔽和断裂,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应当积极寻求自然之"返魅",这是人类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建,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也是后现代视野下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19.
虽生华发,心态年轻;侃侃而谈,幽默睿智;心系学生、情系教育。也许这样的词汇不能够完全涵盖孙迴老师的风采,因为眼前的他如一本大书,内容厚重、承载深深、带着岁月虽不明亮却遮掩不住的光辉,只读几页是不能够穷尽他的内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