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艺伎     
《青岛画报》2006,(12):78
根据编纂于1928年的<胶澳志>所载,日本人最初出现在青岛的时间,大约是在1901年.此时在青岛的日本人仅有五六十人,除了几个德国洋行机构的职员,多数是从事"陪侍服务"的歌女舞伎.从20世纪初开始,青岛与这个隔海相望的岛国就有了贸易上的往来,青岛与日本在1903年的贸易额是15033关银两,次年,这一数字就增至183337关银两.1907年,日本著名大财阀三菱、三井、横滨正金等先后在青岛设立了办事机构,开始在这座新兴殖民城市的商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此时胶澳经济贸易的大权仍掌握在德国人手中.根据1907年4月的人口统计,常驻青岛的日本人已由最初的五六十人增加到33户,196人.  相似文献   

2.
话说栈桥     
青岛建置始于胶澳设防。从设防之初至今,有一个建筑一直与青岛这座城市相生相伴,它就是被誉为青岛的象征和标志的栈桥。百余年来,青岛这座城市"越长越大",栈桥在见证了青岛荣辱兴盛的同时,其模样和功能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位于青岛湾内,与太平路相垂并与小青岛相望,初建时为清政府在青岛设防的规划之一。从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四营兵进驻胶澳起至1897年德占胶州湾,清政府为胶澳设防建造了一系列包括栈桥、总兵衙门、炮台、兵营、军火库  相似文献   

3.
王栋  贺中 《青岛画报》2011,(6):94-95
胶澳德意志皇家邮局旧址如今已被改造成青岛邮电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青岛的邮电历史。安徽路5号,那座带有德国北部哥特式风格的老建筑,承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1898年的罗达利洋行,到1901年的胶澳德意志皇家邮局,到如今的青岛邮电博物馆,在历史长河中,它巍然耸立,述说着一段段往事。  相似文献   

4.
正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之一,传统文化根脉发达,资源丰厚。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文化是青岛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和表征,是青岛城市之魂和青岛精神的集中体现。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历来备受关注,古称少海,史载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清代及以后则称胶湾、胶州澳、胶澳,近代叫胶州湾。清代以降"艳称胶州湾为屯船第一善埠",英国称之为"历史的地理枢纽"。可见此片  相似文献   

5.
红岛轶事     
开栏的话今年是青岛建置120周年。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开始在胶澳设防,此为青岛建置的开始。青岛,这座建置前的海口、昔日的小渔村,经过百年的发展、蜕变,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在这120年里,青岛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凌辱,经历过翻身解放的吐气扬眉,更经历了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然而在青岛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故事远不能用120年来概括,早在6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即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纪录,这里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岳石文化。后来历经战国风云、秦皇汉武,明代嘉靖年间"青岛"二字已见诸史册,万历六年开放了"青岛口"……本期开始,"青岛史话"栏目与您见面了,该栏旨在搜集青岛历史中的珍贵点滴,还原出一个完整的大青岛,向青岛建置12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6.
《青岛画报》2011,(6):86-93
1、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6月14日,清内阁明发上谕,议决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之始。2、公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率4营驻防胶澳,并兴建胶澳总兵衙门在前海建铁码头(今栈桥),供海军运输之用。3、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1月1日,巨野教案发生。11月14日,德军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在胶州湾登陆,章高元率部退至沧口。史称胶州湾事件。  相似文献   

7.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周围作为德国殖民地.德国立即大力开发青岛,欲建为远东"小柏林",美国、英国、日本、俄国人来青岛发展,美、英、俄先后建立了领事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青岛城市的起点。一部分人认为,青岛城市的历史始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在青岛胶澳设防,此为青岛建置之始。也有人认为,汉代不其县是首次的行政建置,其范围包括了今青岛市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高新区(红岛、河套)及即墨区所辖马山、灵山一线以东、以南。由于东汉时期合并了皋虞县,辖区最大时还包括今莱西市辖区东南角与莱阳市辖区西南一部。其范围与现在青岛市范围大抵相同。但是,如果您对胶  相似文献   

9.
正广兴里坐落于海泊路63号,据考证是青岛最早也是最大的里院,反映了青岛里院所具有的中西合璧风格及商住两用功能,是大鲍岛民族工商业崛起与发展的经典写照,见证了青岛近代开埠以来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历史轨迹。1897年11月14日德占胶澳后,青岛被动地进入了城市化与近代化的轨道,德国人企图将青岛建设成为一个"纯德国式城市"并在1898年青岛的第一版城市规划中显示出德国人实施华洋分区的理念。其中德县路为欧人区和华人区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
回眸青岛公路发展的60年,弹指一挥,沧桑巨变,天堑已变通衢。今天的胶州湾畔,阡陌交通,巨龙腾飞,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宛如一条条彩练在胶澳大地上飞舞延伸!  相似文献   

11.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这是电影的正式诞生。而电影与青岛结缘,是在三年后的1898年,德国电影摄影师在这年冬天拍摄了胶澳租借地的风土民情。青岛,一座和中国电影同龄的城市,是世界早期电影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影视发展的亲历者。从20世纪初,青岛广西路的亨利亲王饭店音乐厅、中山路的水师饭店礼堂开始放映电影,到如今每年百余部影视作品在青拍摄,影视明星辈出,青岛与影视早已生就了一份难舍难弃的情结。  相似文献   

12.
刘冉冉 《唐都学刊》2008,24(5):91-93
从乾隆末年至道光中期,在查禁以澳门为基地的鸦片走私贸易方面,清朝政府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并不断加强禁烟力度,这是1849年以前中国政府在贸易方面拥有对澳门管治权的一个重要证明.根据档案资料可以看出,澳门同知、澳关委员、香山知县及县丞等地方官员在严格执行朝廷禁烟旨令、严厉查禁鸦片走私贸易、全力维持对澳海关管理权方面,是采取了坚定的立场并为之付出过巨大努力的.  相似文献   

13.
正观海山,海拔66米,占地85亩。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建胶澳总督府在山的南麓,故称"总督丘"。因德国人在山上建高尔夫球场,又称抛球山。日本侵占青岛后,改名八幡山;山前的路改名八幡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改八幡町为观海一路,山名改为观海山。观海山是青岛市区内最矮的一座山头了。过去在观象山顶俯视观海山,就是巴掌大小一块绿,被楼房逐渐蚕食的可怜兮兮的一块绿,像沙漠里的绿洲。1984年,市、区政府整顿观海山,官方数字:共植树1562棵,铺草坪  相似文献   

14.
正信号山,曾有多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说法一·1897年11月,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时,首先强占了信号山,以此作为制高点,把枪口对准清政府的总兵衙门,迫使清军撤离。后来,在山上建立了青岛最早的一座无线电台,设立了指挥船舶进出胶州湾的信号导向台。因此,德国胶澳总督将该山命名为"齐格纳山(德语‘信号'的意思)"。目军侵占青岛后,更名为"神尾山"。先进的导航技术的运用,取代了信号导向旗,信号山结束了信号导航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5.
正青岛上海路小学始建于1920年,原名"胶澳商埠中华基督教私立尚德小学校",是一所有着优秀历史传统,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百年老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色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山东省艺术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山东省雏鹰大队、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环境友好单位、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节约  相似文献   

16.
王栋  贺中 《青岛画报》2012,(7):84-85
著名的"红房子"医药商店旧址、胶澳皇家邮局旧址、博德维希-卡比施百货公司旧址……20世纪初,广西路是德国设计师们张扬激情,展示个性的建筑试验场,是名副其实的"欧人街"。百年后,一个循着先辈的足迹前来青岛的德国人这样写道:"漫步于青岛的街道之间,只有来往的人群才可以看到一些东方的痕迹……走在广西路上,仿佛就像在柏林的一条街道上。街道是德式的,房屋的风格以及  相似文献   

17.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产自青岛,此事早已广为人知并为国人称道.但大家也许并不了解,青岛出产的石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曾畅销外埠,受到建筑业界青睐,在上海国际饭店等重点工程中使用,被誉为"国货之光".这些产品皆来自青岛一家民族企业——中国石公司. 德租时期,本地花岗岩被广泛使用 青岛建置以前,未见有规模开采石材的记录.章高元驻兵青岛后,建设栈桥、兵营、炮台所用石料皆从威海石岛运来.德租青岛后开启大规模城市建设,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德国当局和建筑公司曾在沧口以北、青岛山北麓、小鲍岛村东南、太平山脚下、沙子口等地陆续开辟多个采石场,以满足筑港、筑路、军事设施等工程石料的大量需求,其中以青岛山采石厂最具规模,还配建有一条至大港的轻轨铁路.  相似文献   

18.
1871年在上海由海关医官贾米森(Alexander Jamieson)医生主编,以英文出版的《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期刊的嚆矢。它是清末中国海关关册《海关公报》(Cus-toms Gazette)的一部分,旨在记录中国通商口岸的疾病种类、数量,并将其置于当地的气候、风土、生活习惯中加以分析。《海关医报》中有关瓯海关的记录可以说是目前有关近代温州疾病的最为完整的外文资料,它不仅弥补了传统文献对于此类内容记录的不足,同时也对深入研究近代温州疾病医疗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埠要闻     
正5月6日,澳门-青岛企业交流会在青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及澳门中国企业协会一行7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会上介绍了澳门近期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政策和驻澳中资企业经营情况,对澳门旅游产品进行了推介。青方作了《向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的新青岛》主题推介。会后,青岛市商务局分别与中资(澳门)职业介绍所协会、澳门中国企业协会签署了《推进青澳人力资源信息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澳门金融机构与青岛市的"走出去"企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头把持着明媚前海的风景区,一头照应着城市深处的琐碎,安徽路流动在内里的是龙凤呈祥式的皆大欢喜。青岛开埠伊始,安徽路还被一条幅度不算窄的沟壑平分。"占地十二亩,为狭而长之谷,杂植花木,因坡为园,接收后增植花木三百余株"。《胶澳志》寥寥几笔,便详解了这条沟的前世今生。可以读出,彼时的建设者并未因此规避大沟的天生地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